微博非会员换封面技巧:靠近眼角的地方,长了一个看起来像白头脑的东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4:20:44
最近眼睛经常痒,昨天突然发现,靠近眼角的地方,长了一个白头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要不要紧啊/
眼睛,不是别的地方,紧张啊!~~~~~~~~~
长在内眼角那个地方:(
长在靠近眼角的,下眼皮里面。
5555555555
不是在外面的皮肤上。55~~~

1、翼状胬肉是怎么回事?
翼状胬肉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它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在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结膜上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成睑裂部位球结膜上的一种翼片状赘生组织,病变处充血、增厚,并有向角膜中央蔓延的趋势。常双眼患病,鼻侧睑裂部多见。

翼状胬肉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三角形的尖端称作头,在角膜上,颈部紧接头部跨越角膜缘,头部和颈部均与角膜表层组织紧密相连,体部覆盖巩膜,成为球结膜的皱襞,可伸展到眦角部,在鼻侧者可与半月皱襞相连。根据胬肉的生长情况,可分静止性和进行性两种,在静止性的胬肉,头部境界清楚而平坦,颈部及体部血管收缩纤细、组织菲薄,可以多年不发展;在进行性的胬肉,血管充血、组织肥厚,头部呈灰白色隆起、肿胀,与头部接近的角膜浅层及中层有点状或片状浸润性混浊,整个球结膜亦表现轻重不等之炎症,生长迅速。

2、翼状胬肉有哪些症状?

翼状胬肉除影响美观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可影响眼球的运动。

3、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翼状胬肉的病因尚不十分明了,在翼状胬肉发病的研究中发现,该病主要发生在那些充满阳光,灰尘和刮风的地区,而且地理纬度与翼状胬肉有较大的关系,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尤其是长期室外劳动者更为多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故一般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长期受到风沙、烟尘、尘埃、日光(紫外线辐射)、花粉等过度刺激有关。也可能与结膜慢性炎症有关,由于结膜慢性炎症累及结膜下组织及上巩膜组织,从而引起组织增生,形成胬肉。也有人认为身体因素如: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弹力纤维发育异常而变性)有关。

4、翼状胬肉如何治疗?

应尽量避免外来刺激,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为减少外界刺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用抗生素眼药水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对于小而静止性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除了对慢性结膜炎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外,任何手术干扰都有可能促进胬肉的发展;对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可冷冻治疗,用-40℃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使之萎缩;对处在进行性阶段的胬肉,也应首先进行消炎治疗,待充血等症状减轻后,方可施行手术切除;无论何种胬肉手术均不再发的可能,术后再发率约为5~20%,为防止再发和血管新生,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后戴遮光眼镜,避免发病因子的刺激,照射β射线,激光治疗,或用药物治疗如:皮质类固醇、丝裂霉素、噻替哌治疗。

5、假性胬肉是怎么回事?

临床可见有貌似“胬肉”,而为“假性胬肉”的病变,应做鉴别。当角膜边缘部深层发生广泛的组织损伤,如角膜灼伤或腐蚀伤后,附近之球结膜与角膜病变处发生粘连,从而形成类似胬肉的球结膜皱襞,是为假性翼状胬肉。实际上不能属于变性的范畴。除形态外,它和翼状胬肉毫无共同之处。假性翼状胬肉位置可不限于睑裂范围,体部与球结膜不发生粘连,可让探针通过,而且多有外伤及角膜溃疡等病史,范围较大的假性胬肉如已侵犯瞳孔领域,影响视力,或有大范围睑球粘连者,应行手术切除。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51631.htm
翼状胬肉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呈三角形,如翼状,故名。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临床表现

1.翼状胬肉侵入瞳孔区而致视力障碍; 2.睑裂部球结膜增生、肥厚,呈三角形,胬肉进入角膜的部分为头部,跨越角膜缘处为颈部,其余为体部; 3.静止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菲薄、体部不充血、头部平坦、前方角膜透明清亮; 4.进行期翼状胬肉是增生组织肥厚、充血,头部稍隆起,其前方角膜有浸润,向角膜中央发展。

诊断依据

睑裂部结膜肥厚、增生、侵入角膜,呈三角形。

治疗原则

1.局部滴用眼药,减轻充血。 2.手术切除。

用药原则

1.对一些较小的暂不宜手术的进行期翼状胬肉可应用抗生素眼药及皮质类固醇眼药联合应用,对减轻炎症反应有效。 2.翼状胬肉切除术后为预防复发,可应用塞替哌滴眼液、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等局部滴用。

辅助检查

行“A”检查即可。

疗效评价

1.治愈:胬肉切除乾净,切口愈合。 2.好转:胬肉部分切除,切口愈合。 3.未愈:胬肉未切除。

专家提示

翼状胬肉属眼科常见病,早期应选择药物治疗。无论何种类型的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术后均可复发,复发率约5-20%,为减少术后复发,术后坚持用药、随诊很重要,再次手术的复发性胬肉应做病理检查。

http://health.lznews.cn/show.aspx?id=2358&cid=167

http://www.37c.com.cn/medicine/medicine02/14/14017.xml

麦粒肿即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针眼。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屈光不正、糖尿病、消化功能紊乱、体质虚弱及不良卫生习,惯者易患此病。有内外之分,发生于睫毛、毛囊或周围的皮脂腺者,称为外麦粒肿;发生于睑板腺者,称为内麦粒肿。本病为常见病,多见于青少年,预后较好,无损于视力。但反复或多发者,日后可能影响眼睑外观或功能。 [临床表现]
初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检查见患处皮肤红肿,触摸有绿豆至黄豆大小结节,并有压痛。如果病变发生在近外眼角处,肿胀和疼痛更加明显,并伴有附近球结膜水肿。部分患者在炎症高峰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外麦粒肿3~5日后在皮肤面,内麦粒肿2~3日后在结膜面破溃流脓,炎症随即消退。也有部分麦粒肿既不消散,也不化脓破溃,硬结节长期遗留者。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局部湿热敷,用干净毛巾或纱布,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2)抗菌素眼药水如氯霉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点眼,每日4~6次。抗菌纱眼膏如金霉素或红霉素涂眼,每日1~2次。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个别重症,可肌注青霉素或口服抗生素。
(3)脓肿成熟,出现黄色脓头,可切开排脓。但切忌挤压局部。 2.中医药治疗
(1)外治法:外涂玉枢丹或清火眼丸。取药研磨成汁,涂于结肿部位。
(2)内治法:
①风热外侵:睑部肿物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金银花、连翘15克、桔梗12克、薄荷6克(后煎)、淡竹叶10克、甘草6克、防风10克、大花 粉12克、牛蒡子10克、芦根10克。
中成药:银翘解毒丸。
②热毒壅盛:眼睑红肿痛难睁。兼有口干,头痛,发烧,尿黄,便秘,舌苔黄、舌质红,脉数有力。
治法:泻火解毒。
方药:穿山甲12克、栀于10克、连翘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天花粉12克、皂角刺12克、归尾12克、甘草6克、赤芍12克、金银花各15克、大黄5克、芒硝10克。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或牛黄解毒丸。 [预防与调养]
本病局部切忌挤压,以免炎症扩散,甚至造成海绵窦栓塞,危及生命。

中药治疗麦粒肿共18方

方剂1
金银花、地丁、蒲公英各15克,连翘、赤芍、夏枯草各10克,黄连6克,生苡仁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2
生地黄、金银花各30克,白菊花20克,大黄10克,枯矾2克
制用法:取上药一半剂量水煎顿服。取另一半剂量研末,用蛋清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每日3次。
适应症:麦粒肿早期
方剂3
生芪12克,当归10克,金银花15克,川芎、白芷、陈皮、皂角刺、山甲各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化脓期
方剂4
黄连3克
制用法:泡入人乳内,2小时后即可用消毒棉签蘸药液涂红肿处,每日6 -8次,两天即可消散。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5
芙蓉花、薄荷叶各5克
制用法:共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3次。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6
鲜生地50克
制用法:捣烂取汁,与醋同量调匀。外敷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7
黄柏、大黄、生地各2份,红花、白芷各1.5份,薄荷叶0.8份,冰片0.2份
制用法:先将生地用竹刀切片晒干研粉,再将红花、大黄、黄柏、白芷、薄荷叶研极细末,后田中冰片混和均匀,瓶装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8
甲珠、金银花、天丁各12克,僵蚕、白芷、丹皮各9克,酒洗全蝎、甘草各6克,生地15克,细辛3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风热重加连翘12克,牛蒡子9克;口渴加花粉15克,葛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枳实6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9
木通3克,滑石、瞿麦各15克,黄芩9克,连翘12克,大黄(后下)、生甘草各6克,蝉衣4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方剂10
党参、黄芪、银花、赤芍各15克,连翘、防风、皂刺各10克,白芷、川芎各6克,蒲公英2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顽固性、屡发性麦粒肿
方剂11
羌活、防风、荆芥、白芷、归尾、川芎、甲珠、酒大黄各10克,生地、赤芍各15克,金银花20克,皂角刺12克,黄连3克,生甘草6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2
黄芪、皂刺、银花、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术、白芍、茯苓、人参、炙甘草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老年麦粒肿
方剂13
荆芥3克,蝉蜕6克,桑叶、菊花、忍冬藤、败酱草、蒲公英、赤芍、决明子、白蒺藜、女贞子各9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反复发作
方剂14
夏枯草、蒲公英各20克,穿心莲、野菊花各15克,鱼腥草25克
制用法:煎液。熏洗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5
白菊花10克
制用法:头煎内服,第2煎洗眼,每日2剂,分早晚用。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6
玉枢丹9克
制用法:醋调成膏状。涂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7
枯矾5克
制用法:研末,用鸡蛋清调匀。涂患处。
适应症:麦粒肿
方剂18
薄荷、甘草、枳壳、陈皮、藿香各10克,防风、栀子、赤芍、黄芩各15克,石膏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麦粒肿

这个我也长过,就在眼角的部位,但我自己给除掉了,现在很好,都没在长。不过你要是也自己弄下去的话,要小心啊,那个位置比较不好,别伤到眼睛。还要注意消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