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降解柴油:市场竞争产业中的马歇尔两难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8 12:57:33

歇尔两难怎么解释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里面的两难问题该如何解释啊

  陈淮谈反垄断与规模经济

  --------------------------------------------------------------------------------

  2001-1-10 10:49:57 中国经济信息网

  企业凭借其资本集中、技术集中等经济优势,单独或合谋在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限
  制、排斥或控制竞争的行为,被称为经济性垄断。从世界范围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垄
  断形式,也是各国反垄断法打击的主要对象。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分拆微软事件,便是一起典型的反经济性垄断案。微软案不仅
  在国外而且在中国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人赞叹美国人铲除垄断、捍卫竞争的执著精神,
  也有人抨击美国的反垄断法是专门对付大企业的法律。
  竞争优先和规模优先
  无所谓孰优孰劣
  其实,反垄断与防止过度竞争,或者说竞争效益与规模效益的争论由来已久。据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副所长陈淮介绍,早在19世纪末,西方著名经济学家、“
  新古典学派”和“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在观察大机器工业时就发现,机器的使用
  带来的生产规模扩大既可以使单位成本降低,提高生产效率,但同时又可能导致垄断。
  后人把这一矛盾称作“马歇尔猜想”或“马歇尔两难”。
  世界各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无法回避这个传统难题,需要政府作
  出痛苦而又必需的战略选择。
  美国人是坚定的自由竞争主义者。自上个世纪初起,他们一直坚持竞争优先,宁愿
  牺牲规模效益,也要保证竞争活力。在美国人看来,鼓励竞争所产生的效益足以弥补牺
  牲规模造成的损失,并且还有盈余,所以“两利相权取其大”。20世纪上半叶,美国制
  定了严格的“反托拉斯法”。远比微软事件为早,AT&T被一分为四便成为以法律制止垄
  断行为的经典案例。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采行了与美国类似的做法。
  “别出心裁”的是日本人。陈淮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二次大战后的驻日美军司
  令也叫马歇尔,这位马歇尔将军在帮助日本制定战后复兴计划时坚持要求实行美国式的
  竞争优先战略,但日本人认为,本国资源匮乏、发展滞后,要想与国际上的“先行者”
  竞争,只有使企业尽快地强大起来。因此,他们断然抛弃了马歇尔的主张,奉行规模优
  先,以政府行为促进生产集中成为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在钢铁行业,日本政府力
  促两大钢铁企业合并组建“新日铁”,60年代崛起为钢铁大国;在汽车行业,日本抬高
  进入该产业的规模门槛,刺激了各汽车企业的扩张,70年代成为汽车大国。
  尽管依靠规模优先赢得了后发优势的日本常常嘲笑美国是“把下金蛋的鹅放在案子
  上剁”,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近百年来美国通过鼓励竞争保持的经济活力。陈淮说,美、
  日两国的不同例子说明,作为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很难判定竞争优先和规模优先哪一
  种更好。应当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外部经济环境等,辩证地看待,客观地选择。
  我们应当追求
  什么样的规模经济
  国人对于企业之“大”似乎有种特别的偏爱,进军“世界500 大”是许多中国企业
  的梦想,各级政府更是十分热衷于培养本地的大企业、大集团。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长期以来企业“小、散、乱”一直是我国许多行业的顽症,规模效益的缺乏严重
  影响了市场的集中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从反垄断的角度看,我国也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虽然近年来一些大企业
  以价格联盟、自律价等形式操纵市场的经济性垄断行为有所露头,但行政性垄断和带有
  浓厚行政色彩的行业垄断仍然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垄断障碍。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不少人认为,中国当前更重要的任务是发展规模经济,反垄断
  的着眼点应集中在行政垄断和行业垄断上,强调反对经济性垄断可能造成对规模效益的
  扼杀。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偏见。
  规模经济当然是我们心向往之的目标,我们也不反对通过必要的政府引导促进规模
  经济,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是怎样一种“规模经济”。
  陈淮在介绍日本产业政策时特别提醒人们注意,日本选择规模优先的一个重要前提,
  是其市场机制发育比较完善,有一套可以不过多牺牲竞争效益的制度保证。如果没有健
  全的市场机制作保证,所谓的“规模经济”极有可能异化成为外强中干的“纸老虎”或
  者不受市场规律约束的“狂暴巨人”,那就只有“规模”没有“经济”了。
  在这方面,我们邻国的教训值得汲取:大宇、现代等一批世界级的“巨无霸”曾是
  韩国企业界的骄傲,可是这些企业航母却难以抵御亚洲金融风暴的惊涛骇浪,接连出现
  经营危机甚至破产倒闭。个中缘由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是它们长期生活在政府的
  翼护和扶持下,未能生成应有的竞争和优化机制。
  更具说服力的事例是中国电信。据说,中国电信的通信网规模在世界上已经数一数
  二,可是为何成本和价格降不下来?不是规模的问题,而是因为缺乏竞争活力。陈淮认
  为,在我国,“垄断已经严重威胁到企业改革和扩大内需、发育市场等方面的进程。在
  竞争与规模的两难中,注重反垄断应被提上议事日程”。
  除了规模经济的制度基础,“规模”本身的含义也值得推敲。
  陈淮告诉记者,“规模”有好几种含义:可以指企业大小的规模,比如工人、设备
  等的多少;也可以指生产规模(或称工厂规模),比如,6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肯定比10
  万吨经济。但是,真正有价值的规模既不是看企业的大小,也不是看生产能力的大小,
  而是看其市场占有、市场集中的情况。“60万吨乙烯的生产能力当然很经济,然而放在
  全国2000万吨乙烯的产能中看就不算什么”。
  所以,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与生产技术手段不相关的“集中度”概念--有多少家企业
  并不重要,市场集中在前多少家企业手中才重要。“这是判断竞争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
  在垄断的重要标准”。
  这里需要顺带说明的是,集中并不一定意味着反垄断法意义上的垄断。世界各国反
  垄断法所禁止的一般只是滥用其集中优势的垄断行为,并不禁止垄断地位和垄断状态本
  身。微软之所以被法官盯住不放,主要是因为它涉嫌以捆绑销售等“反竞争行为”谋求
  垄断,而不是因为它的“大”和“集中”。因而,反垄断绝不是规模经济的敌人,相反
  地,由于维持生机勃勃的竞争机制,还有利于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
  发展规模经济
  应注意适应新形势
  与西方国家走过的道路相比,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和工业化阶段显然并不完全相同。
  陈淮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经济现象的观察,提出了发展规模经济需要注意的一些新情况,
  要点如下:
  一是技术进步对传统规模经济模式的挑战。
  新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有时容不得追求规模。我国电冰箱、彩电、VCD 等生产线
  的纷纷上马曾经饱受指责,然而正是这些“规模不经济”的生产线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
  高潮,催动了这几个产业的成熟和集中;而独此一家的华录(录像机)倒是规模够大,却
  因为生产线建设周期太长而跟不上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最终落了个骑虎难下的结局。陈
  淮的建议是,与其建规模大、周期长的的厂,不如建规模小、周期短、能够适应市场需
  求的厂。
  二是不仅生产(供给)方要实现规模经济,还需要有规模的消费者和市场。
  陈淮以汽车工业为例,“九五”我国汽车单厂规模已经基本达到40万辆。实际上,
  这个目标原本可以更早两年实现。未能实现的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的规模消费群体,始
  终产大于销。陈分析,除了消费环境等因素制约外,消费受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需
  之间缺少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独立的商业资本。只有通过流通环节的规模采购,才
  能使规模生产和规模销售更好地衔接起来。《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