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地公园规划图:香港的人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6 02:49:41
香港有多少人?

688万

2005年05月21日港府公布统计数字:
香港总人口为688万人,其中超过一半(52%)住在新界,近3成(29.7%)住在九龙,约2成(18.3%)居于香港。而在全港18个区议会分区当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沙田区(62.7万人)和港岛东区(59.2万人)。
男女比例最失衡的是港岛的湾仔区,每千名女性只对766名男性;男女比率最均衡的是葵青区,每千名女性对998名男性;最多男性劳动人口的沙田区(有18.7万人),最多女性劳动人口的是东区(有14.9万人);劳动人口参与率最高的是西贡区(65.7%)最低的是黄大仙区(55.3%)。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272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一个4人家庭普遍只能住在面积400至800平方呎(37.2至74.3平方米)的空间,如果在市区中,能居住面积达1000平方呎(92.9平方米),这家庭生活已十分富裕。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个国家及地区中是最低的——每1000人中只有7.29个新生婴孩[2]。

香港以华人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华人以外的种族,以菲律宾人一数最多,其次为美国、英国和日本。香港定居的菲籍人士大部分是菲籍家庭佣工,也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港的菲籍歌手和乐师,於酒廊或消闲场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由港英时期开始居港工作的南亚裔人士,以及来自印尼、泰国的家庭佣工。

香港现时有27,000多名警务人员(参考自警务处处长於世界贸易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期间之讲话),即平均每250多人便有一位警员维持治安。

中文名称: 香港的人口与就业结构
http://www.hongkongok.com/web/xggk/2004-02/1075745852.html

地区: 香港
介绍
介绍文件
介绍文件
香港的人口与就业结构
就业人口,又称在业人口或工作人口。香港劳动人口中从事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那一部分人口。据1991年香港人口普查报告,该年就业人口2715103人,劳动人口参与率为64%。在各行业中,制造业的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机械化程度提高,劳动力流向服务行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国内地转移。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进一步上升,这一趋势与经济结构转向服务经济体系的情况相一致。

香港的人口结构有这么几个特征:一是适龄工作的人口(15— 64岁)占社会人口总数的比重大,达50%——70%;二是15岁以下的人口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由1984年的23.8%下降到1994年 的19.4%;三是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由1961年2.8% 升到1984年7.2%,再升到1994年的9.3%;四是受供养的人口比例(即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不断下降,由1961年的每千个适龄工作的人供养733人,下降至1984年的449人,再降到1994 年的404人。

香港人口结构的这些特点是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和人口死亡率的低水平导致的结果。香港适龄工作人口数量特别多,则又与香港得到大批内地流入的青壮年以及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的高出生率有关。这些特点,使得香港社会既有了充裕的青壮年劳力,又保持了低供养率,很自然促进了其经济的腾飞。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香港社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低水平所带来的人口老化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推算表明,未来的20年,香港65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12%。这一现象将给香港社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香港人口结构还有一个特色,即人口的性别比例不均,男多 女少,差距明显。从统计资料来看,香港男女性比一直较高。1971 年为1.033,1976年上升为1.052,1981年竟高达1.089,1991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达到1.038,也就是说,每1000个女性,相对地就有1038个男性。男女比例不均在20至34岁的青年人中最严重,最高时竟达到1.155。这意味着,在这个年龄段的男子中,超过10%的人不可能找到年纪相当的配偶。

香港阴阳失调这么严重,主要还不是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在作怪,而是因为外来移民在总人口中占得比重很高,而外来移民中又以男性青壮年占绝大多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抛家弃土到香港另闯天下,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新移民们新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怎么样,要想站住脚必须奋力拼搏。这对女性来说,自然更难适应,而男人相对要好一些。正是这个缘故,移民中妇女不多。这无意中使香港阴阳失调。

由于男女比例不均,很多青壮年男子在香港找不到对象,只好与内地女子结婚,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待符合移民条件时,再把妻子移民到香港。有些人不愿忍受分居生活,便通过非法渠道把妻子弄到香港,或在香港沿海的船上安一个家,凑凑合合过日子。由于这种家庭的女主人属于非法的“黑人”,所以整天提心吊胆,不知哪天被警察发现就有麻烦。更严重的是,他们的子女也不算香港居民,因此,就学、医疗保险等很多问题都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近几年来,香港社会男女性比已逐渐趋向合理,1994年为 1.032,这一人口性比是基本平衡的。

香港人口中适龄工作的人口(或称就业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香港的就业人口中,妇女就业人口不断增加是近20年来的一个特点。现在,香港20—30岁的女性八成以上就业,30——50岁的女性就业者也达六成左右。这反映了香港社会妇女地位的提高, 同时也反映了香港晚婚、不育或少育的倾向。

从香港的就业分布来看,50年代以前外贸业或与外贸业有关行业的从业者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最高;50年代以后,则以从事加工制造业的人数为最多。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香港逐渐成为东亚的贸易、金融和旅游中心,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迅速增加,其所占比重1971年为41%,1991年已上升至62%。而同期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则由47%下降到27%。这说明第三产业已完全取代了第二产业,成为香港最大的就业部门了。香港就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与国际上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香港经济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香港地域狭小,人口众多,尤其每年涌入大量移民,按理说对就业会造成很大压力,但香港几十年来却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也与香港重视再就业训练,使劳动者能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现代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持经济不断增长,近20多年来,香港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1973年,港府成立了一个劳动力训练局,下设10个工业训练委员会,分别负责汽车修理、建筑及土木工程、制衣、电机、电 子、机器及金属制品、船舶建造与修理、塑胶、纺织、印刷等行 业的劳工就业训练。另外,还有6个商业训练委员会,负责训练 会计及金融、保险、外贸、商业、旅游、餐饮、新闻等行业的专门人才。除政府部门外,教育部门和其他各行业也都采取措施进行各种职业训练和就业指导,使劳动力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香港与多元化国际化的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具有许多不同于内地或周围其他地区的特点。

首先是劳动用工制度多种多样。

由于香港经济与国际经济紧密相联,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直接影响着香港经济,并且反映在劳动就业上。当国际经济繁荣时,香港的工商企业经营就会扩大,对劳工的需求也必然增加;反之,则会减少。生产和经营比较稳定的公司企业,要求工人相对稳定,因此多雇佣长期的固定工。生产和经营不很稳定的,一般采用长散工制或散工制。长散工实际上就是长期的临时工,他们在一定时期内固定受雇于某一老板,但身份仍是临时工,老板不负责提供膳宿或其他福利待遇。散工就是短期的临时工,建筑和装卸等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幅度大的行业常常采用这种雇工形式。

第二是劳动流动性大。

在劳动就业问题上,香港的老板和打工仔都有各自的自由。老板可以自由地选择雇员,自行决定工资形式,自行解雇员工,即炒员工的“鱿鱼”。打工仔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工作单位和工种等,当然也包括有辞职的自由,即所谓炒老板的“鱿鱼”。雇员炒老板主要是为了改变工作条件,或得到更高的收入,这也是劳动者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合理反应。

香港劳动就业的第三个特点,是失业和职位空缺同时并存。

香港作为一个以加工工业为基础,以对外贸易为主导,多种经营各显神通的工商城市,在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经常出现劳工不足的现象,遇到经济衰退时,也有失业人数增加的困扰。虽然香港的失业率一直低于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但总是有失业人口。与此同时,香港又有很多职位空缺。一方面是有人没工作,另一方面是有工没人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变化大,不断有新的行业兴起,旧的行业衰落,而一些劳动者素质不高,眼看着有新的空缺职位却不能胜任,只好随着旧行业的衰落而失业;二是由于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一些劳动条件较差,报酬又不高的职位就没人愿意去干。

在香港的615万人口中,华人占97%。香港的华人大部分是广东籍,以珠江三角州一带最多,其次为四邑人(台山、新会、恩平、开平等县),再次为潮汕人。其余为福建及广东其他市县和其它省份的人。香港人口的3%为外籍人士。在香港人讲广州话的占88%,潮汕话占1.4%,客家话占1.6%,福建话占1.9%,普通话占1.1%,英语占2.2%,所以说,香港的语言以粤语为主,兼及英语,因为许多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一代人(占居民总数60%)对原籍语言基本不会,而多说粤语或英语。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香港全境面积仅有 1 084平方公里,全港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 790人。由于香港 大多数地方是山地与丘陵,因此人口又大多集中在交通方便和地势较平坦的地方,这样在由港岛、九龙及新九龙所组成的旧市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5 920人(1994年)。在九龙的旺角区,1991年时,每平方公里竟高达116 531人。近10年来,为改变老市区人口密度过大的状况,香港在“新界”先后建设了沙田、大埔、粉岭、元朗、天水围、屯门、荃湾、将军澳等8个新市镇,人口逐渐由原来稠密的九龙、新九龙流入“新界”。到1994年,“新 界”的人口已占全港人口的45.1%,而港岛只占21.8%,九龙及 新九龙则由原占全港人口数一半以上降至现在32.8%,人口密度自然也下降了。

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规律一样,香港的一些中产阶级及富有人家都逐步迁离市区,入住郊区。这样,在港岛南区 和“新界”的一些地方,已逐步形成若干富有人口的住宅群,这也减缓了老城区的人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