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晶儿歌:《美国》的教学反思谁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0:11:37
对不起,我说的是地理,

周四开了一节《美国独立战争》(第一课时)的公开课,在这一节课里包含了我许多精心设计的环节,也在尝试着自己的一些探索。当课上完后,余校长问我:学生有没有达到我预定的目标。我肯定地说:我要的就是这样,而且1班的特别表现让我的课更完美,是所有班级当中上的最好的一节课。(当然肯定有不足之处,还是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希望听课的老师再给我一些建议和忠告,在此谢过!)

一. 先说这节课的设计思想。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的开始,它的反抗具有首创性,鼓舞性,是一段让人振奋的历史。对于这样一段历史,学生有些模糊的了解,基础较好,比如知道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强大的现代化的美国曾经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美国的一些知识为大众所熟知,比如美国的国旗、自由女神像。我要利用这些基础,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否则,学生会觉得是他本身已掌握的知识,因而失去新鲜感和积极性。

我确立了“文学为历史所用的”探索主题进行尝试;抛弃传统的知识点复习,设计了拓展训练巩固知识,让学生在无意识中顺着我的线索快乐地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修改

这节课的反思一直在进行,修改也一直在继续,直到最后定稿。反思的重点为两部分:如何把文学和历史结合,过渡自然;课件。

上学期尝试通过历史课堂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的探索,效果不错,而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它自己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这往往与历史有关,文学也能为历史课堂服务!所以我确立这个探索主题,并找到了两份资料,美国作家爱默生的《康科德之歌》和鲁迅《故乡》的片断。但历史与文学两者如何结合?《康科德之歌》,我把它用来学习新知识;《故乡》用于巩固知识,这是我早就设计好的。

在实践中,我碰到了如何引入《康科德之歌》,并把它合理利用,并且不显得生硬的问题。一开始是疑惑是先出现诗歌材料还是先讲授新课的先后问题。倘若先出现诗歌,显得突兀;先完整地讲授新课,则印证的痕迹过重,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下降,不能起到探索的效果。再是,如何用恰当语言顺利让学生进行历史与文学的过渡。经过思考,最后的处理方法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来讲述来克星顿枪声(讲述中可能不会涉及到它的时间和意义,这为诗歌价值的发挥留下了余地),我抓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战果问题——伤亡人数做文章,“为什么只伤亡200多人,你能通过这首诗歌来找到答案吗?”

在课堂上,引入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我还是没有充分发挥这首诗歌的作用,使得这节文学与历史结合的课还显得比较单薄。我在诗歌的处理上更侧重于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我们在讲述中没涉及到的问题,也就是来克星顿枪声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当时参加战斗的人员,为后一个知识点——组建大陆军埋下伏笔,把文学变成了上课的线索。我忽略了这首诗歌里所包含的强烈的感情色彩,比如“简陋”这个词还可以印证英国对北美的殖民压迫;作者对从戎作战的农夫勇于反抗的赞扬;人人都起来反对英国殖民压迫是美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等。虽然在课堂上我提出“声震全球”是不是作者的有意夸大,一学生回答的很好,一下就答道点子上,“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是殖民地人第一次反抗宗主国取得成功。”但我没有进行停顿,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感知,而其实这个问题在讲意义时,学生难以理解。假如再花点时间让学生谈谈对这个诗歌的看法,体会作者自豪的心情,则文学和历史的结合就更名副其实了。

课件的反思则主要反应在图片的处理上。多媒体课件有着不可替代性,它直观,很容易让人沉浸到当时的情景中去。本课中使用了几幅漫画轻易地解决了口舌上很容易纠缠的爆发原因,有一种心领神会,于无声处胜有声的感觉。特别是它的形象刺激了学生的奇思妙句,课堂变得更有兴奋点。但是假如图片处理不当,效果就很不理想。我为本课找了很多图片,比如保罗·理维尔的图片,上战场前的分别图片等。有的图片课堂上可有可无,有的图片甚至有负面效应,过多地吸引了学生的主意力,后来都删掉了。关于课件自己觉得要脉络清楚,尽量简洁,不要有过多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