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极客工坊邀请码:与纸上谈兵、一鼓作气、韦编三绝有关的历史人物有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7:02:34
一个成语只说一个。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明朝刘如孙根据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朝野犹夸纸上兵”。后来,人们便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鼓作气:
  春秋时代,在周庄王13年的时候,齐国君主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由大将鲍叔牙率领,部队到达鲁国的郊外时,鲁庄公知道了,请了一名谋士,一起去迎敌,这位谋士名叫曹刿。
  两国的兵将都整齐的列队在郊外,齐国的鲍叔牙刚刚打了个大胜伏,非常的傲气,根本不把鲁国的军队放在眼里,上来就命令冲杀,并且发出告示,谁先攻占阵地,都有重赏。这一边鲁庄公听到齐国的战鼓震天响,冲过来,内心非常着急,也急着命令,击鼓迎敌。这时候,谋士曹刿出来制止他,并说:“大王,现在齐国的官兵士气正高涨,我们急于迎敌对我们很不利,现在最好不要出战,等待时机”。鲁庄公听了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就下命收兵,站好阵容,不准乱动。齐国的军队冲到鲁军阵前,鲁军固若金汤,没机可趁只得后退,鲍叔牙很惊奇,又鸣鼓冲杀,可是鲁庄公那边仍然是岿然不动,鲍叔牙更奇怪了,心里想,“莫非是敌军胆小,害怕作战?我已冲了两次,他们都不敢动,如果再冲一次,他们肯定会乱了”于是又发起第三次攻击。
  这边鲁庄公也十分奇怪,更着急,正在这时一直在观战的曹刿沉着又迅速的对庄公说:“现在是时候了,鸣鼓出击!”。已经憋了很久的鲁国官兵,立刻,斗志昂扬,战鼓齐鸣,如雷鸣一样划破天空,士兵们在金鼓的响声中,如饿虎扑食一样的冲了上去。
  鲁军虽然是第一次鸣鼓,而齐国却已是第三次鸣鼓了。前两次鸣鼓,鲁国却没有动静,士兵们的情绪已经松懈了,心想这次也不会交战的,谁知对方一声鼓 响,士兵象大潮涌来,势不可挡,顿时慌了,仓促交战,可是也是松松垮垮,根本敌挡不了鲁国的气势,大败而归。
  鲁庄公大获全胜,十分高兴,问曹刿:“为什么我们只击一次鼓却能打败敌人击三次鼓?”曹刿说:“在两军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是要靠‘士气’取胜的,兵将有勇气就会胜,相反泻了气就要失败。鸣鼓就是鼓舞士气,而第一次鸣鼓时,士气最旺,没有交战。第二次再鸣鼓就差了,劲头没那么足了,第三次鸣鼓士兵的劲头已经衰退了,人也累了,这时出击迎敌最有力,我们一直保持‘士气’,这时‘一鼓作气’,肯定会将敌击败,”这就是一鼓作气的典故。
  韦编三绝: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人,还编著了不少书籍。孔子好学,年纪老了,仍然不放松学习。《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学《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古书,孔子却对它很感兴趣,一遍不懂,反复再读,直到读通为止。这样,孔子对于《易经》不但进行了研究,并把研究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后人把其附于《易经》,成为《易经》的补充部分)。由于孔子认真钻研《易经》,竟致“韦编三绝”。韦,是一种柔软的皮革。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发明造纸,书籍是用竹片做成的,称为“竹简”;把字用漆写在竹简上,再用皮带把一片片竹简象帘子似的编起来(这是“编辑”一词的来历)。孔子读《易经》,因反复研读,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修好后又磨断,前后断了三次,所以说是“韦编三绝”。后来人们用“韦编三绝”来称赞刻苦读书的好学精神。

  相对应的人物分别为赵括、曹刿、孔子

纸上谈兵 赵括
一鼓作气 曹刿
韦编三绝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