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言情宠文穿越小说:请问学形意拳的顺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8:41:28
请问学形意拳按怎么样的顺序好?是先站桩?还是先练五行拳?还是怎么样?
恳请大家指点。谢谢!
请问具体怎么练呢?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下载教材的?

站桩五行一块上站累了练拳舒展一下

站桩是基本功,所以要先练,而且站桩是以后每天都必须练的.

桩功是根本,如果不练好桩功内气不足,练什么都是白练,所以要先练桩功。五行拳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道理,要按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

下面这篇文章供你参考:

尚云祥谈形意拳
作 者:杨 维
文章出自:《武当》2003年4-5期

一、桩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有动的特点

形意拳的桩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语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膜抻开,关节才能灵活,肌肉伸缩力大,尤能增加弹性和爆发力。运用到技击上,才能抻得长,放的远,打击力大。三体式桩功虽在静态中,却突出地强调这“抻筋拔骨”隐形于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形意动作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实际上,这一特色是从站三体式桩功就开始得到训练了。
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以武术技法来讲,静中无动,就等于有形无间,空势无备。锻炼桩功为全面的筑基功夫。这是内外和体用兼修,使之按技术要求,掌握好外形姿势和动作正确,以及追求内意的训练,使之从静中求动,向意动气行,气沛周身,动静一气,形神一体的高级阶段进军,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打好基础。因此,三体式桩功又突出强调这“静中有动”的无形无相的内涵技击作用。实际这个“静中求动”的“动”就是“意”的训练,孔是神与气的内涵和内经的培育。因此,这个“动”,不仅要“求”,而且必须要有节”,故突出强调“静中有动”。由于这种内在的精神作用,对中枢神经起到良好的调整和保健作用。加上在神拔锻炼中,对肌肉的运动,使血液流畅,供养增多,加强了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故有较好的健身体疗作用。练三体式是变化人的气质,正是因为它不努拙气,不用拙力,而在沉静自然中按规矩操作,从而使肌体和精神都得到全面锻炼。
对上述“抻筋拔骨”和“静中有动”两项特点的表现和作用分述如下:

(一)抻筋拔骨的表现和作用
①额收头顶和气沉丹田,这是对身躯上下的神拔。利于上通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下固灵根(即丹田)。在“龙折身”中的顺胯、拧腰,是对身躯拧转的神拔。它会助长丹田的发劲,并贯达于四肢。 ②拔背、沉肩、坠肘,是对上肢臂部的神拔。特别是肘的裹,裹而又下坠,使肘窝朝上,在手掌俯扣正确的条件下,使肩、肘、手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并要舒展伸长。这祥,拧伸力大,“三催”(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劲整。加上内意的配合,会使气贯梢节,手会有康账感、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
形意出拳时,要求“明了三星多一力”。不仅肩窝肘窝要伸开,连攥拳所出现的腕窝也要伸开。而站三体式桩功时,前手虽是俯掌,但掌心要回收,掌指前顶,虎口挣圆,同样具有伸腕之意。在这种技术规矩要求下,虽是用意不用力,却能促进“三催”劲整,气贯梢节,劲达于指。因而使内劲放得长,打得远,助长发劲的弹性。 ③两腿弯曲,前三后七,形成“夹剪”,这是下肢腿部的神拨。前腿三成劲,后腿七成劲。特别是前脚尖朝前,前膝亦向前微挺,整个腿脚要向里收夹。而后脚尖外摆(与前脚成45度),后膝却要里扣,这样就使前腿与后腿形成既可灵活,而又沉实的“夹剪”劲。不仅对踩、膝关节,就是对胫、股肌肉,也都起到极大地抻拔作用。因为膝关节反应比较敏感,故在站桩中也会出现吱吱响动。 尤其是后膝的里扣,配合上体“龙折身”的反拧,形成腰胯间的抻拔。更增大上肢前钻,下肢前趟后蹬之劲,也大大助长腰部发劲助威力。 上述这些要求,表面上显不出什么特殊之处,但却能给周身一体,丹田发劲,打长放远,迅猛刚实,带来莫大的技击实效。这也正是三体式为培养技击实效的精微内涵之一,也可以说是站三体式的神髓之所在。

(二)静中有动的表现和作用
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动静同理,体用一源。而站三体式桩功,既讲体用之效,又究动静之理。故而它是从“静中求动”开始的。不真动就谈不到知“意”,不真静就谈不到知“性”。静为性,动为意,不静则真意就不能发动。真意能动,才会“妙用则为神”。故形意拳要求形神合一,进而追求“虚极静写时,则还于先天本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无不可也”的高超境地。而这些追求又何尝不是用意,来引化神气而求得技击上的妙用。三体式正是为了发挥动静和体用之作用而筑其基,也是“静中有动”内意锻炼的开始。它的表现和作用如下:
①内视筋骨,意注上肢梢节,在沉肩坠肘的配合下,掌指就“有动”,有麻胀感,有热流和气感,以至指关节时有吱吱响动。虽只用意不用力,却能力贯掌指,气贯梢节。 意注下肢,在前膝挺,后膝扣,又在“龙折身”的配合下,膝关节就“有动”。有酸痛感,有热流和气感,以至膝关节时有吱吱响动。这样就能使下盘根固,后腿蹬进力大,还可气贯“涌泉”,亦可治疗关节炎和寒腿等疾病。 ②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就“有动”。有热流和气感,会使丹田真气逐渐充盈,因之体强、根固、内劲中生。津多咽之,意引丹田,会有腹鸣,咕噜声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更有益于内脏和腹腔疾病。这就是所谓“练丹田之气”,“丹田久练灵根本”,亦即“固灵根”,“真气退藏于密”,也就是所谓“元神元气”相合,由无而有,由小而大,一气之动,发之周身。也是使内劲的形成和发动有根。三体式正是从静中求其动,得养炼之始。当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做到“上下相随”,内外合 一,周身完整一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时,则“刚至柔生,柔极自化”。这时站三体式该提高要求,则要以“悟灵性为至上”,用“神意气合于丹田,运化周身,无微不至,感之遂通”。这则是三体式桩功最后从“静中有动”而至“动中有静”所要追求的高深造诣,到此境地自会“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之自应,不思而得”,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自可得之。这也是尚云祥先生为我们指出的内外兼任,体用并重,向高超境地进军的阶梯。

二、继承“趟劲”特长,体现“脚打七分”技法

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应后足蹬,与人交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挣崩摘豆角,犁周五趾顶”,“脚打七分手打三”,这些拳比要义,突出的就是要求练形意必须练出上步的前趟后蹬之劲。这不仅是形意拳进步快而远的特点,而且是如犁翻地,有把对方拔根抛出的绝技。惜此技法知者甚稀,乃至对上述拳经要论,多有曲解,失去真意。 所谓“去意好似卷地风”,就是要把上步的“趟劲”练成像摧枯拉朽的卷地劲风,既猛又快。“犁搁”就是要把“趟劲”练成像铁犁翻地一样,劲大力实,拔地而起。利用上步所发挥的“脚打”,能如此劲大迅猛,用在技击上,自然比手的作用力大得多,因此才有“脚打七分手打三”的提法和要求。尚先生晚年所练所教,凡是上步都强调要练出“趟劲”来,对形意这一绝技,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习之功到,乃知“卷地风”这一“脚打”的深切涵意。也就进而掌捏了“脚打七分”的真劲。

三、动作进顾一体,舒展灵活

形意拳的出手人手,突出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乃是形意主要顾法之一,是利用上肢以护心、肋;但又是打法中主要的蓄劲动作,为使臂借身劲而劲大,身借臂劲而得发。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三催”之劲得以蓄而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出洞入洞紧随身”则是“虎抱头”的具体运用,小臂里抱于额下,既是保护头胸之“顾”.又是发挥拧里坠,以蓄力持发之“打”。正是打顾一体。 在出手发劲上,则突出强调“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而“起横不见横”中的“横”是顾,用时在“不见横”中就含有势正劲顺之长,就可用于“打”。 “落顺不见顺”中的“顺”是“打”,用时在“不见顺”中就含有“横里”之劲,见来手即可用于“顾”。且“起与落“横与顺”本身就包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既相辅相成,又“打顾”如一,既是“顾中有打”,也是“打中有顾”。形意严格要求进行平素锻炼,刁之功到,用必自如,形成“打顾”一体的特点。
武术动作在运动中,能保持周身轻松、自然、不努气,又丝毫不用拙力,才能身手不滞,舒展灵活。只有四肢舒展,周身顺遂,才能练好动作,找到每一动作应有的独特技巧。以至练功、找劲,向高级阶段迈进。在桩功练“抻筋拔骨”的基础上,练动作时再能舒展,自然就会身手连用自如,由柔和入刚实,而致抻得长,放得远。所谓“先求开展,后求聚凑”,正是为了打好刚劲转入柔化创造前提。形意拳在做动作时,要求周身四肢放松,但要处处合乎规矩,使劲意充沛,无处不到,神气内敛,归人丹田,因而使动作做得既舒展灵活,又沉实劲整,气势夺人。至此,对什么。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我在场中无定势,或把或拳望着就是”,“不知进退枉学艺,不知起落枉伶俐”,。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若遇人多三摇两旋”等等,经义对机动灵活的要求自可意到步随,身手如一,无往而不得也。

四、发劲迅猛刚实,体现“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

形意最显见的特点,是在动作和发劲上既迅猛又刚实。因而同辈们说:“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就不能说是刚劲练到了。”尚云祥先生年过古稀时还说:“我再有三十年阳寿,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这句话的涵意,可惜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但确实是额扑不破的真理。是先生专攻形意,磨炼一生,从实践中得出来的不同一般的经验总结。人们大多数知道先生艺高望重,不畏强暴,一生比武的事极多,甚至不胜枚举,因而名扬武坛。可是人们却很少知道先生原是个身材矮小,体单力薄的人。李存义先生曾认为尚先生不是个练武的材料,因而最初投师,李先生竟至不肯收留。而尚先生就是这样从自身条件不好中硬练出来的,求得了真知。尚先生说的那句话,实际是自身的体会,又是自我的鞭策,决不是纸上谈兵。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实用价值是大的,也是很宝贵的。 因为形意发劲制敌的基础是讲。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尚先生“硬打”就是不管对方是动是静,动也打,静也打,不管对方是刚是柔,刚也打,柔也打,不借很性,不借他力,遮也打,拦也打,沾着就发,这才叫”硬打”,才真正有发人的本领。要想做到这样,就必须打好刚劲。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自然合谐中练出完整的刚劲来。再把刚劲练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才能达到。起如风,落如剪,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打法要求。才能使内劲逐渐充盈,打得实,放得远,势如奔雷。有了这种疾用骤发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才算得到了不借外力,自身发劲,沾着就有本领。有了它才能体现出形意的真劲,火机一发物必范的技法要求。故尚先生虽已步人柔化的高超境地,仍在充实自身劲的真本钱,不断苦练刚劲。教人也是这样,形成发劲迅猛刚实的形意风格。尽管有些门人已经掌握并善于运用属于暗(柔)劲精华沾身纵力的翻浪劲,也仍然练刚劲,时而找找柔化之劲,只要这样做,就感到相得益彰。这已成为门中的风尚,不这样就好像不过瘾,不这样也不长劲。一句话:“练不出迅猛刚实的发劲,手到对方身上就没有‘想打就能放’的威力。”实际是不是这样?识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定会得到明确的答案。

五、内劲充盈,催“三节”惊“四梢”。

练形意拳的内劲,有“返先天”之说。因做动作,就必须轻松、合谐,任其自然。不努气,不用后天拙力,从虚灵自然之中把形体调整好,把身外散乱之力消融归一,随同把身外散乱之神、气,按拳术之规矩,纳人丹田,与先天真气交融,成为浑元一体,由微而著,逐渐充实,运化于周身,融融和和,无微不至。以之应用,无处不有,无时不然,便形成形神相合,体用一源的内劲。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使肢体上下相随,意、气、力融于丹田,能运之周身,逐渐形成内外合一,完整一气,这便是体用一源的内劲。从形意拳的三步功夫来说,基础打不好,刚劲不完整,是培养不出内劲来的。它在运用中是以腰为主宰,运之周身,人劲通灵,玄妙自生。尚先生教练形意拳,所以着重练功找劲,练的就是形神合一,找的就是体用一源的真劲。不讲形式,不讲招法,专讲找劲,故练出来自会形神完整,内劲充盈。
形意表现的形神完整,内劲充盈,是与严格掌握和运用催“三节”,惊“四梢”分不开的。经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讲“三节”,练形意的都知道,向躯干、臂、腿无处不分根中梢三节。臂的肩、肘、手,腿的胯、膝、足.,又分为根中梢三节。这三节,如合而为一,腰为主宰,就可使通身一体,完整一气。如分而为三,又各有所司,各起各的作用。所谓。拳打三节不见形”,绝不是拳打被截再用肘,肘打被截再用启。那是用招的打,又是见形的打。应该是利用“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三催劲,手被截,肩、肘仍催,在被截处发劲打之。这样的变劲不变手就“不见形”,就“被打不知不见”,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奥妙所在。意、气、力融于丹田,运之“三节”,在这样的技法支配下,自然三节合一,节节贯通,通身各个“三节”都能如是,自然身形劲路合成为完整一体,内劲会逐渐充盈。
讲“四梢”,即毛发为血梢,指、趾甲为筋梢,齿为骨梢,舌为肉梢。四梢的发动,即叫“惊起”,说明它主要靠精神振起的作用。亦即“意有所感,神之所施也”。如经云:“怒发冲冠,血轮速转”,。舌卷气降,虽山亦撼”,“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有勇在骨,切齿则发”。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四梢”的精神威力。平时锻炼,能时刻在意,神之所至,自会气势凌人。通过头顶、舌顶、齿扣、指扣,以长其威。这样运用到技击之中,自会大增摧敌之勇。尚先生教练形意强调“神”的运用,以惊起“四梢”之神,还有发动内五行之“神”,与身形劲路相结合,就构成形神完整,内劲充盈这一特点。习之以恒,操之自如,那伯是疲惫不堪之时,能以操练,会立起精神。不论用于御敌,还是健身,自然都会起到可贵的作用。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劲。与拳经所要求的劈拳劲根本不符,这就说明它不是劈拳。
3.经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既然提出起手动作是鹰捉,而五行、十二形等拳的起手,又都用的是它,所以应该管它叫“鹰捉”。论起这趟拳,说来很平凡,练形意的人都会,但是不好练,甚至有一辈子吃不透,练不到的味道。为什么?广义来讲,五行、十二形,一种拳一种劲,甚至一种拳包含几种劲。而形意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却在于起落、钻翻。故在拳经中对起落、钻翻的技法讲了许多许多。甚至提出“不知起落枉伶俐”的警语。说明“起落”在形意技法中的重要性。如果把“起落”简单的理解成是动作的起伏,就大错而特错了。形意拳起落的精华就体现在“摩挲劲”上,也就是人们很少知道的“翻很劲”。而“鹰捉”正是练这种特殊劲的基本拳,故称它为“形意母拳”。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浪”,如果对“鹰捉”的起落、钻翻不理解,就谈不上领会形意真谛。正如尚先生所说:“不懂起落,就是傻练!只能闹个好身体,没法领会其中的窍要。”这话确实是开启形意之秘,是启发和激励后学的良言。因此把“鹰捉”视为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是阳刚步入阴柔,掌握刚柔相济,沾身纵力技法的窍要。故而干锤百炼地钻研它。正因为五行拳之外,比别人多出这一趟名叫“鹰捉”的拳,而又特别重视它,说独精“鹰捉”可称为形意特点之一。
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内通于肺,外达于鼻。”尚先生所教的劈拳和鹰捉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把落翻的俯掌变为立拳。别看这外形由掌变拳,差别不大。但结合到意与力的运用,则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内涵。“鹰捉”的掌是通过钻翻,以发挥它的“摩挲劲”。而劈拳是以前小臂作为斧刃,通过钻而劈发挥它似斧前劈的劲,显然,两者有鲜明的不同。特别可贵的是,劈拳发劲的着意点,不在拳和肘的关节上,而是在两关节之间的小臂上。这不仅是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之外,又多出一拳。而且是超越用关节突出处打人发劲的武术技法惯例,起到了在技法上具有特殊涵义的作用。

七、还有些说法和练法与一般不同之处

除上述“鹰捉”与劈拳外,还有一些动作和理论与一般不同的,但与拳经对照,还是很有道理的。择述于下,供读者研究,参考。
(一)五行拳的顺序。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而尚先生则不然,尚先生说:“讲五行,就得讲生克制化。练五行拳即为治病、健身,变化气质,提高技术,就得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道理,形成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就中医来讲,按五行相生对身体才有好处。就练功来讲,能内外兼修,才对体用更为有益。总之,不论是练拳还是治病,都应按五行相生来做才是。否则,钻与崩的顺序一颠倒,就出了问题。因为,劈属金,崩属木,相连地练,便形成了金克木;钻属水,炮属火,又形成水克火,既不相生,反而相克,讲五行却又违反生克的规律,从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当然效果也就不能理想。”
说起中国的阴阳五行之说,是朴实的唯物论,国外亦多知之。而且中医更是按阴阳五行之说辨证治病的,尤为国外炎黄子孙所熟知。中国武术要推向世界,形意拳也早为国外武术爱好者所熟知和学练。而近代人教学或著作中,也常讲五行生克,也讲五行某拳属什么,练它对五脏哪部分有好处。可是练的顺序不对,道理就讲不通。将来外国人追究起五行拳的健身和生克的道理,我们就不能自圆其说,岂不有损于中纠正过来。这是不应该碍面子受什么身价虚荣影响的。
(二)钻拳,是属于五行拳之一的。一般有两种练法(主要不同在手上)。一种是前拳只向内翻转,撤回腹前,同时后拳经胸由嘴前顺前拳上钻出。两拳如此交替进行。另一种是前拳先变掌,当后拳由其上钻出时,再握拳向内翻转也撤回腹前。这两种练法皆与尚先生所教不同。
经云:“钻拳之形似电属水,内通于肾,外达于耳”。无疑要求象形取意的。说钻拳似电就不是指的快慢,而是指的形象。古时说电,就是指的雷雨天的闪电,故又有“似闪”之说。那就是说,钻拳在动作上是有似“闪”之形的。说它“内通于肾”,就是有助肾腰的动作和作用才是。而尚先生所教的钻拳,当前脚向前垫步之前,先收回半步,同时将前拳变掌向胸前勾回,等前脚向前垫步时,同时将勾回的掌继续向体旁向前上方摆抖成立掌,当后拳经胸由嘴前顺前掌上钻时,前掌同时变拳向下向里扣掳,并翻拧,撤至脐旁,拳心向上。这个练法的前拳变掌后向胸前勾回,直到向前上方摆抖,这个连贯动作就有甩臂、抖腰的劲,既有“似闪”之形,又有活腰助肾之功,还有独到的里裹之劲,是符合拳经要求的。
(三)鱼它形拳是属于十二形拳之一的。一般说是学“鼍”,是指“鼍龙”,又叫“扬子鳄”,也叫“猪婆龙”。我们知道,马学礼和戴龙邦所传的十大形中早就有个“龙形”,当然没必要再学其他什么如龙之类的动物了。是李洛能先生又创添了两形,此是其一,共为十二形的,传于河北以后更普传开来。我们看看传自河北的,附有戴龙邦写《六合拳序》的手抄老谱,写的不是“鼍”而是“鱼它”。说它有“浮水之精”,并注明即“剪子股”。“鱼它”与“鼍”就有了很大出入。尚先生说:学鱼它形,一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认为鼍龙的“鼍”很凶猛,有人又说它是水族中身体最灵的,就误以为是学它了。其实,“鼍”是鳄鱼,并不是水族中身体最灵的,要说它笨还差不多。它是游水而不是浮水,是身在水中,只是头、背上半部露于水面,而且是前直绕游进的。它的爪子是大巴掌型的,并不轻灵。而老谱注明“鱼它”即“剪子股”,又叫“香油”,也有叫“卖油郎”的,动物界称为“水上游客”,译音名叫“银芦”。即被称为“水上游客”,说明它才真正具有“浮水之精”。我们要学的正是鱼它,而不是凶猛的扬子鳄“鼍”。尚先生还说:鱼它是灰褐色,长不足寸,有六双细长的腿,雨后在积水面上常见到。它浮在水面上,动作非常轻灵快速,又是左右曲线前进的。“鼍”与“鱼它”这两种东西绝不相似,按拳经的说法,我们要学的是“浮水之精”,而不是凶猛;我们实际练的是左右曲绕向前进步的,而不是向前直线进步的;练鱼它形拳时的手型,只是拇指和食指伸开,其他三指是卷曲着的,分明是学虫类的爪,而不是学大巴掌型的鳄鱼爪子。从上述各点证明,我们该学的是鱼它而不是鼍了。说明尚先生所讲所教的练法是正确的。而“鱼它”与“鼍”同音又是游水,且很凶猛,人们便认为是学它而写“鼍”了。如果我们真要像鼍其形,取鼍其意,而学用其技,则与拳经大为相谬,而且动作含义更不相符,相差甚远。尚先生独能辟谬传真,实形意拳法之幸也。
(四)鸟台形拳,也属十二形之一,是李洛能先生于十大形之外增添的两形,此其二。大多数练形意的都承认学的是鸟类,不是兽类。但在现代词典上无此“鸟台”字。尚先生说:“鸟台又名免鹘”,是一种小鹰,又叫“秃尾巴鹰”,它的尾巴短,猎户多用成禽磨其爪,专用以捉野兔。拳经指出,“鸟台有竖尾之能”,因人们不知其物,又不知其性,更不理解它何以有竖尾之能。于是一些书文中不是依样画葫芦,便是猜测臆断,甚至怀疑或否定“有竖尾之能”。尚先生说的明白:·“野生的4t多站在很高的树枝上,时常头朝下,尾朝上而倒立着,为的是俯窥狡免或野鸟,以便发现及时,迅即扑捉,这是其他禽兽所没有的特点,故要学它的竖尾之能。”
有的书文把“鸟台”写成“马台”,这是不对的。因为“马台”是劣马。在十二形中已有马形,学它有“疾蹄之功”,既学了奔驰的骏马,当然不会再去学劣马了。在一些书文或口授中,亦因不知“鸟台”为何物,有人把它写为“鸽”,当然是错误的。也有的把它说成是“传说中的一种类似鸵鸟的动物。如果真类似鸵鸟,则只能善走,绝无“竖尾升空之能”和“下落摄物之力”,因此说它类似鸵鸟是误解。也有人著书把“鸟台”形写成“鹘”形,虽因“鸟台”字现代词典上没有,而且“兔鹘”即是“鸟台”,因而写成“鹘形”,但与十二形传统名称之音“tai”不符,故亦不恰当。这些错误,应该澄清,弄个明白。
至于谈到鸟台形的技法和发劲,臆测之说则更多。有人认为它“臀尾为一拳”,或认为“胯打”是它的技术核心,甚至更多的说它有“下落捣物之力”,实际都不对。尚先生说:“鸟台形既不是用‘臀尾打’,也不是用‘胯打’,而纯粹是丹田省气,用的是‘肋腹打’,使两臀由上下落里裹,贴肋束成一力,前挤、上撑发劲。既是要学“鸟台”向前向上发劲的竖尾之能,那么所谓‘向下捣物之力’,虽然也可以练和用,但非拳经所指,就不是此形之特长。”经云:“肋腹打去意沾阴,好似还弓一力精,丹田久练灵根本,五行合一显其能。”这一肋腹打,才真正是鸟台形的发劲之本。
但在拳经里有关打法中曾说:头、肩、肘、手、胯、膝、足是七拳,也叫“七星”、“七曜”。但有人著书写:“七曜者,即头、肩、肘、手、胯、膝、足七体也,十四个用法为拳中要领。”这一说法,把头列双数,是没有道理的,当然是错误的。而且所谓的“十四个用法”也就是拳经所说的“十四处打法”,亦即七拳左右共十三处,加上臀尾即所谓“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但实际上,却仍然遗漏了成为郭云深、尚云样先生威震武林之绝技的“肋腹打”。如果把它加上,实质应该称为“以上以下十五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才对。正因为“肋腹”这一处打法人们不知道,由于竖尾才产生一些误解。实际在动作的表现上,是以两臂代尾,使两臂里收贴肋,裹束成为一体,如一尾之形,向前挤,向上撑,这就是学鸟台的竖尾之劲。鸟台的尾短,故练鸟台形的双臂出拳亦较短。莫道拳较短,但因是直接用丹田发劲,并借助腹打的威力,故其攻击力亦是很大的。平素在鸟台形的使用上,因用双拳攻击对方腹部,容易截气以伤人,故在一般的使用中,常把双拳变成双掌来用,名叫“掩手”,是亦顾亦打,既易控制对方,又不伤人,故为形意前辈们所常用。一旦接触到对方的腹部则发劲,会使对方站立不住,双脚拔跟离地而起,着力虽大却不伤人,这才是尚先生所传“竖尾之能”的奥妙所在,不同凡响。形意拳各支所传,尽管有别,但基本上大同小异,或可谓各有所长。因形意知之者少,特别是尚先生晚年所练所授,尤多不同之处,持书其特点,以供读者参考,或有益于发扬其道也。

(责任编辑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