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先知叫什么:唐诗中的情景交融与情景分写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6 23:43:42
最好有例子.谢谢各位!

情景交融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观体,是承载主旨的“形象”。

把主旨含蓄地暗藏在形象之中正是传统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有三种类型: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情景交茂式。怎样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我以为有五种方法:“点情”、“化情”、“绘情”“抒情”“无情”。下面就来略作介绍。

一、浓情字词点图景

点情: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的字、词、句轻轻点出。

刻画“情景交融”的意境要跨越三难:绘景难“历历在目”、有情难“情真意切”、融情难“合于无形”。不妨把这创造过程比为画龙,要准确刻划龙的外形一般,准确抓住人生活中最有代表的景物的突出特点进行精彩细致描写,让人如在目前;“有情”似画龙时“胸中有睛”,“画家”必有真情(主旨)在胸,有睛在胸,画家想通过“画龙”表达的东西才会滔滔从胸中流向笔端;“融情”,把胸中之情融入其中,化于无形,把睛点在龙身上。

“点情”就正是运用把胸中之“睛”点在龙上,把胸中之“情”融入景中的手段。画龙时,通篇都画龙形(写景),不刻意苛求“睛”在龙上,写景时也不应刻意苛求“情”在景中。你只管大胆运用排比、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对比、对偶、用典、铺垫、烘托、映衬、精雕……等手法细致精巧描绘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句句写景,绘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社会生活图景。然后在合适之处(如文尾)用传神的感情色彩浓郁的字、词、句,点明全文所含之情,使全篇染上灵动的色彩、深挚的痴情,从而使前面所绘之景都笼罩在这浓浓的情中。

如《长亭送别·端正好》(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170页)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作者如椽之笔,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地”“风”“雁”的最突出特点——“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的背景。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细看来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景交融的佳作。

“寓情于景”正是运用点情的方法。表面好象全在写景,看似单纯写景,但是我们能从中体会出景物中包含的情感的抒情方式。即表面为通篇写景,作者只是用传神的感情色彩浓郁的字、词、句,点明全文所含之情,思想感情不露声色地蕴藏于其中。在字母面上无一处有情的痕迹,在深处无一点不充溢著作者的主观感情。寓情于景,“景”活而“情”隐。其方法大致分为:

1.选景绘景。世上景物很多,观察了解到的也多,不能全写。写前必须好好选择,要选择最能传情达意的一种或几种景甚至某一个特点来写。写时必须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真实生动的刻画,使自然界的景物幻化成一幅生动活泼的景物画、一段动听悦耳的乐曲,令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2.抒发真情。“情贵真”,发自内心的情感,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情还要酝酿已久,使之有决堤之势。切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综上所述,写景时全力写景,不刻意为情,“情”不故意附加,而在合适处用饱含情感色彩的字词句明白点出,就是“点情”之法

二、意象字词情化景

化情:即把情融化进景中。写景时,把作者涌动于心中的情自然而又无形地融化进景物描写之中,使景成了活景,成了有情的景。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抒情随意安排。化情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在写景中选用感情色彩浓的字词;二是在写景中选用很有典型性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意象。

在写景中选用感情色彩浓的字、词来化情于景。这样的作品很多。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把“了”“又”“应”等字,“往事”“不堪”等词融入写景中,写出了一个伤心忆旧之人孤独站在小楼上面对故国吹来的东风,不由感慨花月已不知不觉逝去,痛惜繁华富丽的家园已不再属于自己而归属他人!这种伤心已是多少次?“我”明知故问以状感慨之深。“了”,结束、完毕之意,是描写“我”眼见得春花谢、秋月落、时光逝,心中奔涌无穷惋惜,无限的浩叹;“又”,暗示人站在楼上遥望故园深思、痛惜、伤心不忍已是多少次了,这都是实景描写,但其间更有作者难以排遣的故园深情,人生遗恨;“应”,“应该、大概、可能”之意,是作者登楼远望,缅怀故园,遥望今日故园之状,想往日属我的繁荣华丽已成过去,不由悲从中来,深沉的抒发了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情思!

“不堪”,不能忍受之意,二字写出那种痛彻入骨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思乡之魂、无依之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可以多方面理解: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我不能忍受遥遥望故国之椎心之痛;在明亮皎洁的月光下回首故国我不能忍受“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回首明月下依旧繁华的故都,情何以堪,如何受得住这思、这愁、这痛。这种运用恰当的感情色彩浓的字于描写之中“化情”的手法应用很广,例子很多;如“潮打空城寂寞回”“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不可一一列举。“化情”正是这样把浓缩作者极浓郁的情而又具一定描写实景功能的字、词(少数是句)有机融化进写景的文字中去。

把很有典型意义带浓郁感情色彩的传统意象融化进描绘的生活图景中、化进写景文字中,则是更为高明的“化情”手法。

且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句明用“寒蝉”“长亭”,暗用了“柳”“骤雨”等意象。因宋代都门外的河两岸植柳,诗云“高柳乱蝉嘶”。秋天之蝉称寒蝉,它就要永离多彩的世界了,自然万分不舍,听见寒蝉嘶鸣,蝉依高柳,而柳在我国是象征“离别”的,常用在送别诗中,柳有“拂水飘绵,送行道”的作用,自古以来易触动人们的离情。这里已包含无穷依依难舍之情。下用“长亭”意象,古代大道上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长亭送别,故“长亭”这一意象凝聚了太多的“离别”“惜别”之思。再“骤雨”意象,俗语“下雨天,留客天”,骤雨中行人行走不便,多半会留下来,这一意象就附丽了太多的“不舍”“不忍离”之味,而这时正值“骤雨初歇”,“天留人不留”,更惹人难舍难分,至此,离情已浓至不可抑止。

“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用了“酒”“柳”“岸”“风”“残月”五个典型意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酒浇愁愁更愁”。酒是愁思的孪生兄弟;“柳”,上文已阐述过是“离别”的意象;“岸”,行人停船之所,但词中是写行人眼见之岸,已知行人继续远去,并未停下,离得更远;“风”,如曹植说:“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正是刻骨相思的意象;“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宋代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五更千里梦,残月一时鸡”。有哪个安心酣睡的人能见到这清晨挂在西天边的那钩残月!“残月”实在是彻夜不眠、相思入骨,凝聚了入骨相思的意象。通过这句话表面上叙事、写景栩栩如生,其实是借这组典型意象抒浓浓之情。试想:不过是离去的第二天早晨,酒未醒“执手”图景宛在,对此凄凉场景,前路“千里烟波”却要前行,离心爱之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此种离情,人何以堪!就这样,诗人巧用意象将那深情无痕无迹的化入所绘的景中了。

这就是巧用字词、意象象冰化于水的化情入景法。

三、比喻形象绘真情

“绘情”:就是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或正面或侧面描写感情的方法。

文学要用形象的语言塑造鲜活的然而是抽象的情思。因为它无形、无影、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人们只能凭个人的悟性、个人的人生经历感触情思,只能依靠联想和想像寻找它与世上万物的相似点来揣摩。

而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正是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说明或者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的修辞手法。精彩的比喻可以语言生动形象,或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中学常用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

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是明喻,抓住“长”“白”的相似点,把愁形象化,让人感觉到“愁”长(三千丈),影响深远(黑发变白发)。

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明喻,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梦回故都,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这江水一样,无时不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大海。这句词抓住词人的愁和滚滚东流的春水的共同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多——越来越多,久——永无尽期,长——没有尽头,深——深不可测,永——无时不在,绵绵不断……抓住这些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对词人之“愁”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

还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秦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用暗喻把抽象的愁写成烟草一川、风絮满城、绵绵梅雨,十分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直接把抽象的情思当作形象的事物来描写,是绘情的另一重要手法。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小船载不动,极言这愁之重,赋予了这“虚”的情绪质量和质感,创造出奇特新鲜的意象。这样的描写还有很多:董解元“休问闲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进入作品中的情,一般是作者触景生情、情动于衷、缘情设景,而作者要把这“情”写出来,不外运用“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借理抒情”,这一个“借”字正道出了写“情”的根本方法:情本无形、无影、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到,如何来直接写?只好通过描写与这“情”有相似点的景物事理了。这正是侧面描写。

然而如何来借?借景借事借物,把自己的浓情融入客观叙述和细致描写中。实践证明,抓住联想围绕主题多角度写景,注重主观色彩适可而止大范围写景,眼中有物、胸中有情、观察细致、特征明显、深入开掘象征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作者先有真情,注意合情合理、新意和有美感,然后将自己的爱憎褒贬寓于客观的叙述中,将自己的感情倾向融入细致的描写中,能形象地把虚无飘渺的情生动地描写出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秉笔书 “情中见景”

“情中见景秉笔书”的方法初看起来好像与直抒胸臆相同,其实仔细分析,二者是有区别的。“直抒胸臆”指作者或人物不借助各种媒介而把心中的情感直接倾泻出来,也叫直接抒情,它痛快淋漓,毫无遮掩,坦率真挚,不讲含蓄委婉。其情大喜大悲、刻骨铭心、震慑人心,实在是感情的风暴,人间至爱与真情的撞击,人性美与情感美的凝聚。它可分为呼告式(①愤怒的控诉②撕心裂肺的生死离别③热烈而深情的赞颂④痛楚的追念)、咏叹式、奔放式、曲折式。即使是情感色彩最浓郁的“呼告式”也要托情于事、物、景、理,决不是空穴来风而离开引发情感的对象而抒情的。要做到“情有所系”,层层蓄势,巧于铺垫,通过叙事、写人、绘景,蓄成情感的迸发之势,奔涌而出。

由上述可知:“直抒胸臆”的第一目的是抒发情感,是痛快淋漓、毫无遮掩直接倾泻最真最浓的情;而“情中见景秉笔书”的第一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情中见景秉笔书”:就是写景中适时用几句或几段文字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直接写出自己的感情、想法,不隐瞒、不隐讳。有时也全文抒情,看似并未写景,却神奇的让读者在浓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即“情中见景”。

这样的例子很多,俯拾皆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热情赞美祖国河山、古代英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慨叹年华已逝,功业无成!毛泽东《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似铁帚一挥扫清万古,顺势折入今天,以“今朝”作结,一山飞峙,崚嶒而起,突出主题,落在对新时代、新人物的歌颂,对人民的歌颂,从而表现出对革命前途的无限乐观,对祖国未来的坚强自信。

这种在全文中用几句或几段文字抒情,将情和文章中所写的景融合在一起的方法,多是文中部分文字抒情,使它与所写景物互相弥补、相得益彰,从而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而创造“情景交融”意境还可以运用“全文抒情,文中并不写景,让读者从情中见到清晰之景”的方法。

如陈子昂《登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不见景物描写,通篇直抒胸中的愤激、痛苦和悲怆,当你了解了陈子昂写诗时的险恶处境之后,你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面对昔日燕玉招贤纳士的黄金台,在这里慨叹报国之门,天才末路……

这“情中见景秉笔书”(抒情中见景物)的创作方法和“写景中见挚情”的方法一样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的重要手法,多用自可营造出“情景交融”意境。

五、巧用“藏隐”似“无情”

1.似可不写而写:在无写处着笔写,在别人觉得不该写无写处之处下笔写,将作者心中似无实浓之情藏在字里行间淡淡点出。

如杜甫《客至》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交代时间、地点,写舍前舍后清幽僻静之景,状单调寂寞的恬适心情,颔联“花往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写庭院不扫,向不延客,今为君开,更见交情深厚;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欢饮待客,抱歉无佳肴好酒,更见情意。这三联从正面已经写足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已表现出了宾主双方亲切随意之中诚挚真率的友情。写“客至”至此已无可再写,也无处再下笔。突然又来神来之笔用旁笔补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宕开笔墨描写与友人欢悦酣畅却嫌只有主客双方太冷清,于是征询客人意见是不是把邻居老农叫过来对饮,用询问语气,如不愿就作罢,“呼取”的“取”意同“得”,语助词。“隔篱呼取”表明是东西邻居(因舍南舍北都是水,无路可通,要到须得绕路),且关系素来亲近,随便一叫就行了。尾联呼邻同饮,看似与待客无关,似无可写,其实更深化了诗人对客人率真诚挚的态度,更见双方友情之深,渲染了主客之间喜悦、融洽的气氛。

再看柳永元《渔翁》这首三韵七言古诗。首句“渔翁夜傍西岩宿”写寝,渔翁停船西岩在大自然环抱中歇宿。这是一个远离尘寰的所在,山岩、流水为伴,真是清逸到了极点。次句“晓汲清湘燃楚竹”写食,清晨醒来,从湘江中汲取清水,拆楚地之竹燃煮鱼吃。这水、饮、食都是自然所有,不待人为。故这食与寝同样表现出一种清逸之气。第三句“烟销日出不见人”写泛舟湘江。早饭后,东方日出江上雾散,人影不见了,到哪儿去了?第四句回答“欵乃一声山水绿”,欵乃是舟人配合划船动作发动的声音。在青山绿水间但听一声欵乃划船声,渔翁早顺流而去了。这两句用视觉的“空”(不见人)和听觉的“实”(欵乃一声)描绘出一个似实而虚,似虚而实的山水世界,有些飘飘渺渺悠悠忽忽。这种境界只有心灵空寂宁静、意静闲雅清逸的人才能感受到、描绘出。诗写至这里,渔翁的自适生涯已经写尽,飘逸形象已全写出。若诗就此以“欵乃一声山水绿”这一奇句作结,全诗则描绘出了“寝食自适放歌山水”的渔翁生活,不仅可收“余情未尽”“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而且“奇趣”更显。

诗至这里已实在无写处,苏轼等人主张这首诗只该有这四句,该在此处停笔不再写下去,把后一句删掉。可见诗至此已写足了,再无写处。

然而柳宗元下句一转转入另一幅闲谈空灵的艺术境界,更深刻绘出渔翁“泛舟中流无心与云相逐”的飘然世外的境界:“回看无际下中流,岩山无心云相逐。”你看,渔翁的小舟正顺流而下,回头向上游望去,西岩上的白云悠然飘动、追逐…似无心的白云一样,渔翁不也是撑船而浮,无牵无挂一任自然吗?这种境界正好含蓄把诗人羡慕的渔翁式生活情调与陶渊明“云无心而出岫”的田园生活联系起来,写出了自己投身自然,安闲恬适的心境,表达放情山水,任其自然的情怀。这两句看似多余,去掉了却不能完整表达作者这一“安闲恬适放情山水投身自然无牵无挂”的情怀。

2.该写而不写:看似必写之处,却不写,以收“言未尽意无穷”的境界,让读者幻想、想象、体味其中的韵味。这种情形在文学中也是很多的。

如王之涣《登鹳鹊楼》仅仅二十四字却含无穷韵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非常通俗朴素的语言,把日暮时楼上见到的大自然雄浑辽阔的境界写出来了。一轮白日、万千山峰为眼前所见,黄河入海则是想像所见。浩翰大海有黄河流入,浩浩白日有群山点缀,共同织成壮美的山河图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进一层,前二句写壮阔美景是未登此楼最高层所见;此二句则写若要得更美之景,须得更上层楼,甚至超越楼的限制。这就不仅写了更美更壮阔的景(作者未言,靠读者自想),更体现了向上进取的精神意趣--要开辟新境界,看到新天地就要不断努力、勇于攀登,更美更新的事物在加倍努力之后才会出现。看了前两句景物描写,令人觉得该顺着这写景的笔意着笔写景,作者却不写而写理。再上层楼是什么景象?诗人却不写了,而留给读者想,看似平淡,实具无穷之意,有“该写而不写”神韵。

再如祖咏《终南望余雪》,本诗是应试之作。按规定,应试诗要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可祖咏却只写了两韵四句就交卷了,在别人认为必有后文之时却不写了,留下一首千古传诵的好诗。“终南阴岭秀”写站在长安望终南山,见山的阴面“秀”,这句为望余雪提供了必备条件--光线(阴面才有余雪,阳面的雪早化了)。这是实写,“秀”字既指山岭形态,也指色泽,下句“积雪浮云端”就补实了:阳面的积雪已化,阴岭的积雪仍存,皑皑发光,秀色可餐。“浮云端”状其高言其动,这就为终南积雪添了一层灵气。阴岭积雪为何如此清晰,明丽、飘飘欲动呢?第三句诗“林表明霁色”道明原因:雪停后出现的阳光“霁色”在林梢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显得一片明亮。诗人把“明”字动词化,使林表的亮光有了动感。按说阳光之明给人暖意,但第四句诗“城中增暮寒”,实写“日暮”“雪后初晴”(下雪不冷化雪冷)之景,“余寒”暗扣“余雪”,写雪后天晴的傍晚,虽然阳光挂在林梢,但城里会因而更加寒冷。有没有写自身感觉寒气袭人呢,读者只有联系作者一生未仕的隐居生涯,去猜去想了。从终南山余雪写到长安城之寒,照理后必有文字写诗人情怀,诗人却在此处打住不写,把自己的想法、思想、情感全部藏起来,留给读者去猜:对平民百姓会遭遇寒冷的天气寄以深深的关切和同情。

情景交融指的是整体的感觉,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人西辞黄鹤楼。。。
情景分写更大程度上指的是“兴”,还有点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