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剧特设新娘中字7:谈谈曹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5:53:53

曹操难“说”,他太复杂了。他的复杂远非戏曲舞台上刻画的那样单一:阴险、狠毒、狡诈、猥琐。作为“尊汉抑曹”的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倒有几分客观的描写,他写曹操的心胸褊窄:多疑猜忌,杀吕伯奢,杀杨修;他写曹操的专横残暴:在军阀混战中,洗城一空、杀人如麻;他写曹操的老奸巨滑:玩弄权术,挟天子以令诸侯,驾驭臣下……但他也写了曹操的指挥若定、横槊赋诗、招贤纳谏、礼贤下士……

罗贯中的笔触尽管有几分客观,但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无非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奸臣”形象,或者说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的典型。罗贯中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曹操的灵魂,虽不能说是歪曲,但艺术的夸张仍影响着而后的今人说曹操的公允。其实在明以前,对曹操的贬低早就大有人在,就以南宋爱国诗人王十朋为例吧,他就公开撰文宣称:“我虽有酒,不祀曹魏。”你看,鄙视曹操已经到了何种程度!其实,看不起曹操的又何止王十朋一人呢?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艺术的形象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的真实。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历史上的曹操的确就像苏东坡评价的那样:“固一世之雄也”。就拿他执行“压抑豪强政策”来说吧,足见曹操“一代枭雄”的魄力。早在他任洛阳北部尉时,就曾经用五色棒打死触犯禁令的宠臣蹇硕的叔父;任济南相时,一举奏免了八个包庇豪强、残害百姓的县令……这些强硬的措施,对于恢复和发展北方农业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作为军事家的曹操,更是有勇有谋。他胸怀丰富的实战经验,《三国志·武帝纪》评其“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如官渡之战、柳城之战、当阳之战、渭南之战,都显示了他非凡的军事天才。同时,对于军事理论他也有很深的研究。整理注释过《孙子兵法》十三篇,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被后人结集为《魏武兵略》(?)。综观曹操的一生,大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以法治军,率先垂范,“马踏青苗,割发代首”的故事,至今成为人们的羡谈。

毛泽东在一首词里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其中的“遗篇”说的就是曹操的名诗《观沧海》。戎马一生的曹操,也是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对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著名的文学家蔡文姬,曾被匈奴掳去,曹操派人用金币把她赎回……正是他如此的惜才爱才,在他的周围才聚集了许多文人,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俊才云蒸”的建安文学时期。

然而,揭开“英雄”的面纱,我们也会看到,曹操也是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就说对待女人吧,他无疑是个“色徒”。《三国志·张绣传》有这样一段叙述:“太祖纳济妻,绣恨之……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从文字上看,曹操娶了张济的妻,似乎正常,张绣为什么恨曹操呢?原来曹操是奸污了张济的妻子,作为张济的侄子,张绣当然怀恨在心了;结果反叛的张绣把曹操打的大败,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儿安民也丢了命。

此仗就是著名的宛城战役,在这一仗中,曹操因为乱搞女人吃了大亏。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他的长子曹昂的死,使昂的继母丁氏夫人痛不欲生。因为丁氏无子,待曹昂为己出,感情甚深。她整天痛哭,曹操一气之下把她赶回了娘家。时隔不久他萦思不已,于是来到丁家,意欲亲迎丁氏回府,对丁氏说:“愿意和我一同乘车回去吗?”可丁氏不买他的帐,不吭一声。曹操无耐,只好哀叹一声:“真的永诀了啊!”独自黯然归去。

就这样,丁氏一直住在娘家,终老未嫁。在她死后不久,曹操也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喟然感叹道:“我思前想后,觉得没有对不起丁夫人的,但如果死后有知,子修(曹昂)问我他的母亲在哪里,我,我能够用什么言语来搪塞呢?”你看,从曹操和丁夫人的感情里,他又表现出了普通人的人性和良知。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这个评论没错,但,在英雄的光环下,曹操不也同样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吗?真是复杂的曹操、难说的曹操……

--谈谈曹操这个人
中国的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林林总总的大小诸国中算得上超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了。三皇五帝,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年代过于久远。虽然时伟大人物辈出,如灿烂的群星闪烁,毕竟距离太远,看起来有些模糊,且史料上的一些记载又显得过于夸张,且时常有妖魔鬼怪叙述穿插其中,使人看了以后心中难免疑惑。而处于东汉之末的三国时期,距今也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那段历史,留给人们的比较详细的史料,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最。但是,对中国人影响更大的,恐怕还算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有学者说,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人物的朝代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统治时期比较长的朝代,如汉,唐,明等,其开国皇帝得到的评价都比较高。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做传,做书者大都是本朝人,其统治者仍是其子孙,隐恶扬善,许多时候,不得不如此。反之,一些时间较短的王朝,对其开国者的评价一般就比较低。这个现象,反应在曹操身上尤其明显。似乎是历史的恶意玩笑,曹操的儿子曹丕由汉帝手中禅让到帝位不过数十年,司马氏就又从曹氏手中禅让走了帝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是绝无仅有的奇怪现象。这大概也和当时三国分治的情形有关,因为国家未统一,仍需倚仗朝中重臣,以至使司马家族日益坐大,终致一朝倾覆。
由于上述原因,曹操的历史面目始终是一个反面角色,一个奸臣,一个篡位者。直至现代,情形才有了一些变化。鲁迅说过,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剔除了所谓的正统思想的干扰,在三国时期诸多政治人物中,曹操可算是最有本事的一个。其文韬武略,不仅在当时无人能比,就是在中国历史的漫漫长河里,也少有出乎其右者。曹操的一生,是伴随着战火硝烟的一生。其大战数十起,小战无数。几乎凡大战,无不战而胜之,很顺利地就平定了北方。其一生最大的一次失败(军事上的),即赤壁之战,此战一败,大大地延缓了曹统一全国的进程,也是其至死未登帝位,以周文王自居的重要原因。究其失败的主因,我认为一是轻敌,二是骄傲。这也是曹操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所谓骄兵必败,此之谓也!
曹操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每当看到《三国演义》剧,饰曹操的鲍国安横戟船头,高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时,我心中就情不自禁地充满了对孟德的钦佩之情。论文采武略,刘备,孙权远不是曹的对手。但是,曹操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对曹持否定态度的理由,除了那时人们用正统思想作为评价政治人物的重要标准,从而把曹操看做汉贼以外。曹操的道德操守也是为人诟病的重要方面。现代的人们,很少再有用是否刘姓来评价正统与否了,可是,对曹操的比如“宁可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之类的言行,仍然是人们否定曹操的一个重要理由。

http://cache.baidu.com/c?word=%CC%B8%CC%B8%3B%B2%DC%3B%B2%D9&url=http%3A//club%2Ecat898%2Ecom/newbbs/printpage%2Easp%3FBoardID%3D5%26ID%3D495182&b=0&a=95&user=baidu

http://cache.baidu.com/c?word=%CC%B8%CC%B8%3B%B2%DC%3B%B2%D9&url=http%3A//www%2Epcgames%2Ecom%2Ecn/netgames/zhuanti/mengjiang/general/0506/668176%2Ehtml&b=0&a=82&user=baidu

我觉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尽管书中说他大逆不道,奸诈多疑,还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能者居上,为何偏姓刘的能当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地抓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能变得名正言顺;他是军事家,不计前嫌,招贤纳士,以少胜多的官渡一战,使敌我双方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是文学家,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当然喽,他太多疑,以至于刚愎自用。但功大于过,曹操无论在哪方面都称得上英雄。
那再看其他人:孙权不过仰仗父兄基业,建功甚少;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气度狭小,意气用事;关羽,太骄傲;张飞,勇有余而谋不足;吕布,一见利忘义之徒也
总之,我以为,三国英雄,曹操一人而已。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 的养子.曹操自幼机警有智计,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 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 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 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与 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互相攻战,实力逐渐壮大.建 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 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 治优势.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即逐步 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 的战乱.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 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 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曹操的儿子太多了,就目前有记载的如下: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第二子是曹丕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一般不会离开这两个字:奸雄。但我却不这样认为。三国鼎立,谁不想灭了其他两个,自己成王呢?所以看待历史人物,还是要结合他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