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党建工作总结:“昌黎旧治 十相留声”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4:03:18

  据史载:“明清两代,潮州城中累计建造的石牌坊多达150多座,其中太平路就有40多座,且规格最高,最精致,太平路也从此被称为“牌坊街”。其中以十相留声坊、昌黎旧治坊、四进士坊、状元坊、三世尚书坊最为著名。石牌坊上的书法石刻,都是明清时期书法名家所书写,可以说是一座座书法碑亭。光华辉耀,翰墨飘香。

  潮州历代出现了不少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为地方建设付出心血,或是道德文章为人们所钦佩的人物。不管他们是地方先贤,或是受贬来潮的名臣循吏,人民为缅怀、表彰他们的功绩,均为他们竖立了一座座的石牌坊。这使受表彰者之子孙引以为荣,同乡者也感光彩,地方官吏则以此作为楷模,有益文治。所以明清二代,潮州先后建立了许多石牌坊。oaU
  所谓牌坊,唐宋时已有,惟是木制,作为里巷门第一般,标明名称,朴素大方,使人便于辨认。后来仿用此型式,改为石条石柱竖立起来,用作表彰记志。这些牌坊,俗叫“石亭”。潮州石亭,正与湘子桥一样,充分体现着潮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表记。依初步查考统计,当日潮城大街(太平路)就有45座,连同城中街巷的共有94座,乡间49座,总共计143座。可分为:一、府治、县治的如“昌黎旧治坊”。“岭东首邑坊”。二、府学、县学的如‘儒林坊’与“圣城坊”。三、表彰科考英才与文臣武将的如‘状元坊”、“理学儒宗坊”。 “秋台坊” 和“大总制坊”等。四、赞扬忠烈的如“忠节坊”和“十相留声坊”。五、由于明清时有的把本身已得封诰,奏请授予先人(或叔伯),或因子孙有了功绩再追封其先人的,叫做“(贝也)封”,如“恩光氵存锡坊”。六、表彰乐善好施的,如“急公好义坊”。七、名山胜迹与祠字记志的如“东南最胜坊” 与“韩祠坊”。八、节孝贞寿受旌表的有“贞寿之门坊”,“天褒节孝坊”。当日这些牌坊,因交通关系和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已拆除,现存的极少。这些石牌坊,不仅建筑古朴大方,特别是亭额上的题字,
  均出自名家手笔,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潮人有谚云:“桥顶食炒面,大街看亭字”。逛城的人,走到湘子桥上,吃一顿有潮州风味的炒面,然后到大街上欣赏亭上的题字,这是一种美的享受。

  “昌黎旧治坊”在旧日东府巷口(现昌黎路头),为明嘉靖十七年(前曾误是七年)为府治建。此坊是为纪念韩愈而建的。`q
  韩愈,字退之,河南孟县人,曾任吏部侍郎,故有称韩侍郎。死溢“文”。因他自称昌黎人,宋元时追封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潮人均称之为“韩文公”。W.
  韩愈莅潮7月,下车伊始,关心民瘼,驱除鳄患,倡浚金山溪,修建北堤;起贤用能,倡办学校,使潮州学风日盛,人才辈出。“去京华万里,化蛮烟瘴雨,胥泽诗书,从此遂称名郡;距唐代千年,抚古橡苍松,犹钦山斗,况在亲炙芳徽”。因为韩愈在潮州短短的8个月中,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好事,使千百年来人们一说起潮州就想到韩愈,一说韩愈就想到潮州,山水称韩,路亦名之。“昌黎旧治坊”这座牌坊和“韩文公祠”一样,正是潮州人民纪念韩愈的标志。6
  现存于潮州西湖的石匾,一面书“昌黎旧治坊”,上款为:“潮州府000000郑宗古,同知泰和刘魁,通判胡裕,武宁彭凤仪,推官南昌张默熙”(中6字已风化不清),下款为:“大明嘉靖十七年戊戌春二月之吉”“0兴化府事揭阳月浮黄一道书000”(前佚一字,后有三字不清),另一面题 “岭海名邦”,上款为:“大明隆庆三年仲春日吉旦”,下款为:“中顺大夫潮州知府侯必登……”(以下均模糊不清)。此坊2面,为何一面题于嘉靖十七年(1538),一面题于隆庆三年(1569),竞相距31年?现谨志之候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