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90版本幽魂和天域:想了解一下关羽攻襄樊时跟曹仁的兵力对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1:29:31

摘录了一段相关的文章,希望能有些用处:

  陈寿的春秋笔法及关羽兵力辨析

  盛文说“关羽北征,乃是因中州地区内乱而曹仁等在平定后,驻扎襄樊,拟讨伐关羽,关羽因此乘势北上。”认为这场战争是曹魏发动的,而关羽是被迫应战,故根本谈不上关羽是“孤军北伐”,破坏《隆中对》。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我建议盛先生应仔细审阅《三国志》中的《武帝纪》、《曹仁传》、《先主传》、《关羽传》。《武帝纪》云:“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曹仁传》说,建安十四年,“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关羽传》说:“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先主传》云:“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从这些《纪》、《传》中可知,曹仁驻扎襄樊已有10年之久,对关羽始终处于守势,从未出一兵一卒进攻江陵。那么陈寿为何写“曹仁讨关羽,屯樊城”呢?其实,熟悉《三国志》产生历史背景的人皆知,这是陈寿所用的“回护”春秋笔法,陈寿本蜀人,蜀亡后,入仕于晋,晋承魏统,故陈寿必须以魏为正统,否则就有杀身之祸。关羽攻襄樊,如陈寿写曹魏“拒”之,就有贬意,故必须用“讨”字。“讨”乃“伐”也,必须是攻到敌国的地盘上,才用词恰当,哪里有在自己的辖区内抵御敌方的进攻,用“讨”字的呢?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作为亡国之臣的陈寿情非得已的苦衷。盛先生之所以因“讨”字而得出这场战争是曹魏方面主动挑起的结论,抑或是对“春秋笔法”不太熟悉的缘故。这里,不妨请盛先生读一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六“三国志多回护”条。

  盛文又说“关羽有雄厚的兵力,且一度占上风”,故无需益州出兵援助,而且关羽的总兵力是远远超出我所估计的3万人左右的。在这里,我想就关羽及整个蜀汉政权的兵力问题算一笔细帐。东汉末年,群雄争霸,至刘备取益州后,已初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然而就三国实力相比较,蜀汉最弱是毋庸质疑的。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有九州及荆、扬二州之一部,而蜀汉在丢失荆州后,仅有一州之地,故当时人就说:“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又曰:“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当然,这是在吴蜀夷陵之战以后,诸葛亮北伐时的状况。或许,盛先生认为蜀汉在关羽未丢荆州前,军事实力并不弱。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且看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前的兵力。《三国志·诸葛亮传》载:“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刘备与刘琦合在一起,亦不过只有两万人。诚然,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获胜后,攻占江南四郡,兵力会有所增加,增加多少呢?史无明文。我大胆推测,估算刘备兵力会增加三至四倍,但最多达到七至八万,不可能再多了。因为荆州地区虽为“用武之国”,但经过赤壁大战及周瑜与曹仁争夺江陵的苦战后,亦大受破坏。《三国志·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所记庞统的一段话,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宋书》卷五十四传论亦云:“自汉氏以来,民户雕耗,荆楚四战之地,五达之交,井邑残亡,万不余一也。”可见,荆州的人力、财力资源已将近枯竭,刘备已不可能再从荆州获得更多的兵力补充了。要成就“鼎足之计”,必须另谋出路,那就是攻取益州。然而,益州牧刘璋虽然“暗弱”,但要攻占“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的天府之国亦绝非容易。所以刘备丝毫不敢轻敌,“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可能还是刘备兵力不足的缘故,荆州军遭到刘璋的顽强抵抗,刘备连连坐挫,甚至连军师中郎将庞统也在攻打雒城的血战中中箭身亡。由于雒城久攻不克,刘备进退失据,故不得不再次调荆州兵入蜀,“先主自葭萌还攻璋,(诸葛)亮与张飞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此次被调往益州的荆州军有多少呢?《三国志·法正传》所载郑度说刘璋曰:“今张翼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刘备的七、八万荆州军经过二次分兵入蜀,剩下来还有多少,盛先生不妨算算。我认为最多只会给关羽留下3万之众。其实,3万兵力对于蜀汉政权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关羽失荆州后,刘备震怒,起倾国之师以雪耻复仇,然伐吴之蜀军有多少呢?《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黄初二年条记载得很清楚:“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夷陵之战为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刘备倾其全力,亦只能调动数万之众,可见其兵力资源之匮乏。蜀汉国小,人口不多,全蜀人口总计亦只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兵与户籍数是成比例的,蜀汉兵力最盛时亦不超过十万人。关羽仅镇守部分荆州地区(案:荆州七郡,南阳郡属曹魏,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吴,仅零陵、武陵、南郡属关羽),又哪里会有超过三万的兵力呢。

  至于曹魏一方,兵力雄厚自不待言,据《三国志·陈群传》注引《晋太康三年地记》载;“晋户有三百七十七万,吴、蜀不能居半,以此言之,魏虽始承丧乱,方晋亦当无乃大殊。”又据杜佑《通典》卷七《历代盛衰户日》载:“武皇帝克平天下,文帝受禅,……景元四年,与蜀汉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三百,日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扣除蜀国人口数,魏有户66万,人口443万。按三国时期人口与士兵8:1的比例数,魏国就有50多万军队。襄樊是曹魏的军事重镇,魏明帝曹睿说:“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清人顾祖禹也说:“魏人之保襄阳,亦如手足之救头目。”可见,曹魏始终以重兵戍守襄樊。所以曹仁驻守襄樊部队至少与关羽的荆州军相当,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樊,关羽军已处于绝对劣势。盛文云:
  “关羽的荆州部队实力雄厚,仅俘虏、关押于禁败兵就有数万众。”关羽水淹七军,确实俘虏了不少曹家兵将,但是否能用这些降兵反戈一击是个大问题,盛文也认为关羽“骄横过甚”,试问,这样一个刚愎自用,连傅士仁、麋芳、黄忠、马超、刘封、孟达等自家人关系也协调不好的狂妄之人,怎么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作好俘虏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让他们迅速调转枪口,攻打樊城呢?如果关羽能迅速取胜,抑或这些降兵还能为其所用,但关羽久攻樊城不克,反为徐晃所败,这些迫不得已归降关羽的曹家兵将还不赶快归队,乞求曹操宽恕!曹魏的士家制度规定:“将士父母妻子皆在内州”,作为人质,士兵如果降敌或逃亡,家属就会沦为奴婢。由此可见,使用降兵并非是一件易事。正因为如此,白起才会活埋赵兵40万,曹操才会在官渡之战后坑杀袁绍降兵8万之众。

  盛文又云:“关羽为徐晃败后南撤,转战当阳地区长达一个多月,说明仍有实力,根本不需求救。”我认为盛先生似乎没有细看《吕蒙传》,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情况是,关羽败退返回江陵时,前有兵不血刃而得江陵、公安二城,士气正旺,张网以待的东吴大军,后有随时可能乘胜追击的曹仁、徐晃的魏军,关羽的这些残兵败将人心惶惶,疲惫不堪,已处于四面楚歌之中。关羽黔驴技穷,只得使出如此拙劣的计谋,“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责问其违背同盟,吕蒙乘机展开攻心战术,厚待使者,并使其“周游城中,家家致问”,使者返回,私相传闻,关羽部将士卒“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致使关羽军心彻底被瓦解,“吏士无斗心”,最后败走麦城,全军覆没。试想,如果关羽军有实力,成都援兵能及时赶到,关羽智商再低,也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策,何况关羽平日骄横跋扈惯了,连吴主孙权都不放在眼里,而公然骂其为“狢子”(案:豺狼一类的禽兽),难道他会在兵力雄厚的情况下,低声下气地向孙权手下的将领——吕蒙“乞和”?

关羽无敌

无敌还被抓住杀了?

关老爷,是太自用了,才败的,想当年人家也是熟读兵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