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nnot怎么写:关于斯托雷平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06:47:41
斯托雷平是什么人(在沙俄政府中的地位等)?
斯托雷平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改革的原因)?何时开始的改革?
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推行情况如何?
这次改革有什么影响(对沙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等好的和坏的影响)?
斯托雷平的被刺与他的改革的关系?

1911年9月14日晚上,两声枪声打断了基辅歌剧院内盛大的 演出。等喧闹声平静下来后,被打伤的斯托雷平总理倒在地上。 这一刺杀事件完全发生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视野之内。斯托雷平 肺部和脊椎严重受伤,难以抢救,于9月18日晨死去。凶手是社 会党人迪来特里,是位律师。在一群人要把他私刑处死时,警察 将其抓获。
斯托雷平自5年前任现职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不妥协和不 留情面的作风结下了许多仇敌。在其任职期间,各政党、工会和 新闻界都相对地得到一些自由,可是俄国立法机关第二届“杜马” 由于否决了他的允许农奴充分享有财产权的提案,被他解散了。
最使人不满的是,斯托雷平是激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他 对俄国的少数民族的政策非常苛刻。他解散了大多数的乌克兰人 和波兰人的文化团体,他对待芬兰人的态度尤为残暴。
1906年有人想在他的圣彼得堡城外别墅内暗杀他,他幸免于 难。当时他刚刚进入别墅后部的书房,一颗炸弹炸响了,23人死 亡,其中有这位总理的儿子和女儿。
十世纪初,俄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
立宪民主党,并以此为主体进驻了国家杜马,俄国政府中的开明派也倾向于建立宪法,改变沙皇专制。时任俄国总理的维特决心推进经济改革,并与主要反对派立宪民主党人多次谈判,但由于损及沙皇利益,总理维特最终被解职。主张警察统治,铁腕强权的戈列梅金,斯托雷平相继登台。立宪民主党人被残酷杀害,组织瘫痪。俄罗斯进入了“斯托雷平时代”。以铁腕强权摧毁传统俄国公社,开始“斯托雷平改革”,成立极右翼政府,将俄国经济转变为农场经济与市场经济。持续的安定造就了“斯托雷平奇迹”。沙俄经济持续高涨,与1900年相比,俄国煤产量增长121%,棉花加工量增长62%,出口总额增长112%,国民收入增长78.8%。全俄人均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直到五十年后才被打破。

由于经济持续稳定,俄罗斯人对政治的兴趣冷淡,人们只关心钞票,政府的反对派陷入尴尬状态。流放海外的“民主人士”内讧成习,国内右翼的立宪民主党分裂派系林立,以往在国民中的威望一落千丈。左翼的社会民主党则彻底一分为二,分裂成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吵得不亦乐乎。一些革命者纷纷向政府“投诚”,从思想上彻底忏悔。激进自由主义的一些人开始清算传统,曾经以立宪民主党人身份参与革命的知识分子格尔申宗说:“我们不仅不应幻想与人民结合,反而应该害怕他们甚于害怕政府的刑罚,应该感谢这个政府用刺刀和监狱使我们免受人民的疯狂之害。”

当知识分子纷纷从右翼与左翼转向为秩序主义、民族主义者时,他们的声望也在不断下降。当瞿秋白访问俄国时,俄国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对老知识分子托尔斯泰依然表示尊敬,但对时下的知识分子却颇为不屑。那时的知识分子声望一落千丈,他们对政府决策毫无影响力,又被民众看成是政府的走狗。

当知识分子日趋保守,社会依然“稳定”的时候,大众却越来越激进。根据沙俄司法部门的统计,在二十世纪初,以“危害国家安全”而入狱的国民,知识分子比例越来越小,而工农比例却大幅上升。由于斯托雷平的极右翼改革以权贵为利益本位,机会与风险分布极不公正,表面虽然“安定”,但革命暗潮汹涌。极左翼的“社会革命党”成为第一大党。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社会已经“告别革命”的时候,革命却突然爆发,毫无征兆。1917年2月,由于首都的几家商店进货不足与交通不畅,造成面包脱销。导致不满的居民上街,立刻引发骚乱。派去镇压的首都卫戍部队主要由农民组成,早对社会分配不公严重不满的农民军队率先哗变。仅仅七天,沙皇就退位了。极右翼的杜马立刻从保皇派转入革命派,此后社会不断左转,在极左的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最后这些“投机革命”的人也纷纷被杀。社会以血的代价完成了极右到极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