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97快猴:讨论一下魏延与诸葛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4 17:47:51
魏延 羌中败郭淮 入川夺西蜀 南战擒孟获 北伐任先锋 天水收姜维
射曹操 斩王双 大战司马懿 惊退夏侯霸 这样的军事将才只能位于杨仪此等鼠辈之下,算是诸葛亮的贤还是德呢?魏延此等大将连入五虎上将都没有,又凭什么说他受器重呢?虽是如此可魏延始终忠心效命蜀国,却被蜀将害死,试想若无诸葛亮的德才能造成魏延如此悲剧命运吗?能让他如此的“流芳百世”吗?如果说这也叫重用,那我只能说(I服YOU)真是为魏延伤心 认错了主,与诸葛小儿这种大才不用,使姜维(连郭淮都赢不了)的小儿接任蜀国之地!叹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呢?那些诸葛迷们 公正点好不?道德点,诸葛亮在这方面本来就不对,少给我走古诗愚钝读书人推诸葛,造史实的老路子!诸葛亮政治方面的确有才可是军事方面与魏延比起只为一孩童而已(像吕布与纪灵西比)
不是统一的问题,我是替魏延叫冤。那么多浑人都认为魏延是反贼 而诸葛亮是神圣 贤德 从未出错的大才!

两人的作战风格不同
  直以来,魏延是一位身上承载着太多争议的名将,尤其是"异道会于潼关"的军事战略,更在千年以后充满了无数的争论.个人认为,魏延者,军事奇才也,只是被诸葛亮压抑的太久,以至难以”功盖三分国”魏延用兵,攻则拉枯摧朽,守则固如金汤,攻守自如,张弛有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攻,魏延善出奇兵.”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以是观之,若有荆州数十万兵马,早已效仿孙策攻占襄阳,阴窥许昌,岂如关羽仅”威震华夏”而不得寸土.兵法有云,”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魏延是也.守,魏延善以攻为守.延守汉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如此气概,放眼三国,唯曹操可慨比拟.

  但是魏延的悲哀在于所托非人,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诸葛亮.魏延善攻,而”诸葛亮一生惟谨慎”魏延好出奇兵,而诸葛亮步步为营;魏延”性矜高”而诸葛亮”平易近人”面目出现;魏延本可独当一面,而诸葛亮却强令其为前锋,笼于麾下.与顶头上司如此意气相左,注定了魏延的压抑.说魏延所托非人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他本意选择的是刘备,也确实没有看错刘备-能以汉中门户相托,足以证明自身能力.可惜的是刘备死的太早,而诸葛一手遮天.

  首先,”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一个”每”字,道出魏延与诸葛的军事思想不是一般的分歧,而是存在严重的差异.魏延用兵如何,守汉中,破郭淮已有定论,较之诸葛,战略或有不及,战术则绝对超出其上,然此才却不得发挥,无怪”延长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

  其次,”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古人有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天纵奇才而屈居人下,如虎囚于枷,龙困于渊,功劳尽为他人,此岂英雄所为?”

  再次,”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本指如此.不便反叛”此亦魏延所悲,悲在其”忠”.”良禽择木而栖”魏延却一意返蜀,却至身败名裂,生平抱负不得尽展,反受后人笑骂,怎不令人叹惋.

  总之,以魏延性格,独当一面则雄才尽展,居于人下则如烈马,非明主不能驯也.因此放之刘备则功成名就,放之诸葛则身败名裂.设若收之于曹操,当可与张辽如双子星座,交相辉映.

  比如:

  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奇兵出子午谷奔袭长安的构想,当时长安的守将是夏侯懋,夏侯懋是曹操的女婿,少时与曹丕亲近,丕即位,封夏侯懋为安西将军.持节,督关中.这位夏侯将军虽坐镇长安,权势炙手,实际上是个”性无武略”,只知”多畜伎妾”的庸碌之徒.魏延料定不是他的对手,只要他兵出子午谷,夏侯懋必遁无疑.从战略态势来看,魏延建议走子午,褒斜二道,避开道路最近,魏军防范最严的傥骆道,也符合兵法”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原则.诸葛亮否定魏延的建议实属下策.魏延因此而认为诸葛亮认为胆怯,深恨自己的才能在其帐下不得尽用.后来,出陇右的数次失败,使诸葛亮意识到凭蜀汉小国,无力与曹魏打消耗战,于是想起了魏延的旧计.公元234年诸葛亮决定率军出褒斜到径取关中,然而这时关中局势已起变化,守将不是怯弱的夏侯懋,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采取了固守疲敌的方针,不与蜀军争锋.八月,诸葛亮未捷先亡,结束了他一生的北伐.

  这是蜀汉唯一的一次改变局面的机会,被诸葛亮浪费了。

一直以来,魏延是一位身上承载着太多争议的名将,尤其是“异道会于潼关”的军事战略,更在千年以后充满了无数的争论。个人认为,魏延者,军事奇才也,只是被诸葛亮压抑得太久,以致难以“功盖三分国”。
魏延用兵,攻则拉枯摧朽,守则固如金汤,攻守自如,张弛有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攻,魏延善出奇兵。“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以是观之,若有荆州数十万兵马,早已效仿孙策攻占襄阳,阴窥许昌,岂如关羽仅“威震华夏”而不得寸土。兵法有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魏延是也。守,魏延善以攻为守。延守汉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如此气概,放眼三国,唯曹操可堪比拟。
但是魏延的悲哀在于所托非人,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是诸葛亮。魏延善攻,而“诸葛一生惟谨慎”;魏延好出奇兵,而诸葛步步为营;魏延“性矜高”,而诸葛善以“平易近人”面目出现;魏延本可独当一面,而诸葛却强令其为前锋,笼于麾下。与顶头上司如此意气相左,注定了魏延的压抑。说魏延所托非人其实也不尽然,因为他本意选择的是刘备,也确实没有看错刘备——能以汉中门户相托,足以证明自身能力。可惜的是刘备死得太早,而诸葛一手遮天。
首先,“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一个“每”字,道出魏延与诸葛的军事思想不是一般的分歧,而是存在严重的差异。魏延用兵如何,守汉中、破郭淮已有定论,较之诸葛,战略或有不及,战术则绝对超出其上,然此才却不得发挥,无怪“延长谓亮为怯,叹狠己才用之不尽。
其次,“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古人有云:“宁为鸡头,不为牛后”,以天纵奇才而屈居人下,如虎囚于柙,龙困于渊,鸿鹄之志不展,功劳尽为他人,此岂英雄所为?
再次,“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本指如此。不便反叛”。此亦魏延所悲,悲在其“忠”。“良禽择木而栖”,魏延却一意返蜀,却至身败名裂,生平抱负不得尽展,反受后人笑骂,怎不令人叹惋。
总之,以魏延性格,独当一面则雄才尽展,居于人下则如烈马,非明主不能驯也。因此放之刘备则功成名就,放之诸葛则身败名裂。设若收之于曹操,当可与张辽如双子星座,交相辉映。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小说《三国演义》里把魏延写成一个“脑后有反骨”的一个反贼,这是非常不公正的。这一点我想大家可能都已经了解了,在这里我就不做展开了。历史上的魏延是蜀国的一位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魏延跟随刘备是在荆州,由于他做事果敢、有魄力,当年刘备在夺得汉中,特意封魏延为汉中太守时,以致于“一军皆惊”。魏延就对刘备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见《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蜀军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所提出的袭取长安之计,也可以充分看出魏延的勇略过人。而且魏延本人还很会打仗,在北伐中,曾两次大破魏军。“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见《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和“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在当时蜀国中,无论是从资历还是威望来说,魏延都是首屈一指的。对于这样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人们历来对诸葛亮未能重用,“未尽其才”,而持批评意见。但诸葛亮是否又真得是“未尽其才”呢? 在讨论诸葛亮究竟是否重用魏延的问题上,我觉得首先要把怎么样地用才能算是“重用”,讨论清楚。“重用”一词,查字典后得知,其意为“(把某人)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 那让我们来看看诸葛亮究竟是怎么“用”魏延的。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上的记载:“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造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引《汉晋春秋》上记载:“五月辛已,乃使张合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诸葛亮应该说一直都是很看重魏延的。自从魏延在建安二十四年被任为汉中太守来,十余年来一直坚守在汉中抗曹的最前线。在此期间,刘备东征、诸葛亮的南征时北方一直很稳定,这全凭魏延在北方的镇守的功劳。魏延在汉中,常以“实兵结围”的战术,在蜀国的北部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从侧面配合了刘备的东征与诸葛亮的南征,展示了突出的军事才华。为此诸葛亮在驻汉中后,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除了在一出祁山时,诸葛亮“违众议,拔谡”外,魏延一直被授以重任。建兴八年,诸葛亮派魏延率军西入羌中,入南安界,大破魏将郭淮、费瑶。建兴九年五月,司马懿令大将张合蜀无当监王平于祁山之南,自按中道向亮。诸葛亮遣魏延、高翔、吴班又大破司马懿军,有很大的斩获。怎么能说诸葛亮被重用魏延呢? 另外,我在这里兼答WOWOO兄在《千古奇冤》一文中,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的问题。 第一,WOWOO兄所说,“诸葛亮对魏延,一是“拒”。对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几乎是一概拒之门外,不加采纳。”魏延提出袭取长安之计,是存有相当大的缺陷的。这点许多同志和我都对此做过阐述,我这里就不再做展开了。至于“诸葛亮一概拒魏延之计于门外”这一说法也有问题。因为魏延每次提出的建议,基本上与一出祁山时提出的计策相一致。魏延此计本意即为出奇不意,只有在魏军无所防备之时,此计才能收到更大攻效,一旦魏军加强关陇地区的防务,魏延此计的成效性无疑要大打折扣。既然第一次魏军未有防备之下,尚未被采纳,那在以后的北伐中,魏军对关陇地区明显加强了防备,这样的计策能被再采纳吗? 第二,WOWOO兄所说:“诸葛亮对魏延二是“弃”,对魏延采取弃而不用的态度,一出祁山就是明显的例子。”这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上面我已说过,诸葛亮除了在一出祁山时未重用魏延外,其他几次都委以魏延重任。即使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仍用魏延为先锋、督前部。 第三,WOWOO兄所说:“诸葛亮对魏延三是“疑”,诸葛亮对魏延心存疑虑,总觉得魏延不听话,不顺手,难驾御,疑心其久后谋反。因而对魏延总是用而不信、用而不重。对于魏延和杨仪的矛盾,也是“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而采取了调和的态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而留下了后患。甚至他在听到了吴孙权挑拨地污蔑魏延“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之后,还以为“知音”。这就势必在蜀汉上下造成要警惕魏延在诸葛亮后可能“谋反”的局面。”诸葛亮对魏延心存疑心,怕其久后谋反,这点更是无从稽考。相反“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 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这正是体现了诸葛亮用人一贯用人之长,不责其全备的用人主张。再有孙权对魏延的评论也不是什么污蔑之词。如果真要是污蔑的话,那魏延就应该在诸葛亮死后能服从命令,不搞什么“军谏”。但是事实上魏延还真是“不争气”,偏偏就给孙权说中了。诸葛亮一死,就和杨仪的个人矛盾发展到不可开交的地步。还差点使十万蜀军由他而故,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境。 第四:WOWOO兄所说:“诸葛亮对魏延四是“防”,乃至设法除掉。诸葛亮把魏延看成是蜀汉的异己力量,对魏延采取了防范其谋反乃至设法除掉的态度。诸葛亮在病危时,抛开魏延,“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礻韦]、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的部署。这种部署,势必引起魏延的不满,“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结果是激化了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魏延被杀,这不是假杨仪之手取魏延之头吗?用心何其苦!!!!”如果说诸葛亮把魏延看成蜀汉的异已力量,那他又为什么要“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而且诸葛亮在病危时,并没有抛开魏延。“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令延断后”,就是想仿照当年曹操在征张绣时,贾诩料定曹操会把精兵猛将置于部队最后,掩护部队的撤退。这反而更能体现出诸葛亮对魏延的信任。而且这里是“令”,也就是说让魏延奉命掩护部队。只有在“若延或不从命”的情部下,才“军使自发”。这就说明是完全取决于魏延本人对此命令的执行态度。根本就没有想要抛下魏延不管的意思在内。至于“诸葛亮要假杨仪之手取魏延之头”之说,这更是无稽之谈了。诸葛亮如果要杀魏延,根本就不必假杨仪之手。在撤退之前,只消在帐内埋伏下几十个刀斧手,请魏延来,一举就可杀之,又有何难?又何必要冒着大敌在后,而蜀军再起内讧的危险,难道说诸葛亮真就致十万蜀军的性命于不顾吗? 我就再拿魏延同赵云做一比较。 先说资历。赵云跟随刘备的时间要比魏延长得多,甚至比诸葛亮本人还要长许多,可以说是仅次于关、张两人的开国元老。再论军事才能,赵云也未必逊于魏延。当阳一战,赵云保后主得脱重险;汉水一役,更是把赵云的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我先说段题外话。有人把张辽”威震逍遥津“一直比做是以少胜多的典范。但我却一直认为”汉水一战“与”逍遥津“一战相比,实有过之而无不及。赵云演出的是一场真正的“空城计”,而张辽是趁孙权立足为稳;赵云所面对的是智计“殊绝于人”的大军事家曹操,而张辽则面对”短于行阵“的孙权;赵云当时手下只有一员名不见经传的牙将张翼,而张辽还有像李典、乐进这样的名将为其羽翼。)至于为人师表、个人素质品格方面,魏延更是比赵云相差甚远。“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见《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由于“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见《赵云传》);“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见《云别传》)。可即使像这样败中求胜的优秀将领,尚要衩贬为镇军将军,赵云本人却未对此有何异议。而反观魏延,“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已才用之不尽。”(见《魏延传》)。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元勋,一位德才皆备的杰出军事将领,所得的荣誉和官位也未必高于魏延。甚至于在建兴五年时,赵云应该说还是魏延的下属官员。如果再以网上一些朋友根据“太阁”系列的说法,把赵云归入诸葛派下,那赵云岂不是更要对此“未尽其才”,而“愤愤不平”,以致于要“跳楼自杀”吗?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找到问题的差距。将魏延与赵云两者相较,我们还能说诸葛亮未能重用魏延吗? 如同WOWOO兄所说一样,魏延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人。如果大家细心看过《三国志》的话,我们就能发现魏延其实和关羽在很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关羽“刚而自矜”,魏延“性矜高”;关羽“善待士卒”,魏延“善养士卒”;关羽“骄于士大夫”,魏延“当时皆避下之”。一个不善于团结队伍的将领不是一个好将领。关羽最后也就是因为“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如果把军事大权交由魏延,谁又能保证魏延不走上关羽的同一条道路呢?(而且在陈寿评论魏延、杨仪时,也说道“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军人?而军人的职责又是什么呢? 做为一个军人,首要任务就是要服从上级下达的命令,贯彻上级给予的的方针意图。而做为一个真正的军人,就应该至始至终把国家、人民、部队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应该斤斤计较于个人的荣辱得失。魏延在北伐时,应该说对诸葛亮下达的命令还是能尽心尽职地完成的。虽然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但他也能以服从命令为已任。应该说,在这点上,魏延还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但在诸葛亮过世后,魏延还有此意识吗?魏延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见《魏延传》)。如果仔细回味魏延所说的话,就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第一:魏延想要继续完成北伐的大业。“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第二:是想表现自己。“丞相虽亡,吾自见在”;第三:即为不服杨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的上述三个想法,除了第一种还可以说是为国为民的味道,而后两种则是完全出自于个人目的了。且不论魏延是为公还是为私,违抗诸葛亮撤军的命令,其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违纪行为,是一种不顾全大局,损害蜀汉国家利益的行为。公然不服从命令,大搞个人意气之争,致国家与部队的安危于不顾。抢在撤退部队的前面,擅自破坏南归的栈道,企图搞“兵谏”。当时的蜀军处于进不可进、退无可退的险境,前有魏延率军拦截,后有司马懿带兵追赶,如果不是有姜维和杨仪的巧妙安排,“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和司马懿对张合之死还心存余悸,十万欲南归的蜀军完全有可能因为魏延与杨仪的意气之争,而全军覆没。以致于王平上前质问魏延,连魏延的部下也知道曲在已方,纷纷离魏延而去,这就叫做“失道者寡助”!以一已私怨,致国家利益与部队的安危于不顾,这样的人还能算是真正的军人吗? 诸葛亮用人一直主张德才皆备,但并未以此来苛求别人。在封建社会下,“忠”、“孝”一直被奉为德中之最。对一个国家来说,忠就是首要之德。诸葛亮称赞蒋琬道:“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见《蒋琬传》);他赞董和“有忠于国”。(见《董和传》);他赞陈震“忠纯之性,老而益笃”。(见《陈震传》);赞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见《杨洪传》)。赞王平“忠勇而严整”(见《王平传》);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见《姜维传》)。在《前出师表》里,也称赞郭攸之、费文伟、董允等人以“此皆良实,志虑忠诚”。而与之相反,诸葛亮弹劾李严“受恩过量,不思忠报”,“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见《李严传》);弹劾廖立“奉先帝无忠孝之心”,“坐自贵大,臧否群士。”(见《廖立传》)。从以上诸葛亮的一褒一贬,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用人原则,只要是忠诚于蜀汉政权,愿意为蜀汉政权出力人,都可以提拔之。所以他对像法正、李严、何祗、魏延、刘巴、杨仪、张裔之类身上有性格缺陷的人也一视公平,让他们在能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地方各司其职。这和曹操的“唯才是举”原则不是非常相像吗? 写下此文,并非要刻意贬低魏延其人,而是想让大家能更清楚地了解到诸葛亮用人的策略与原则。诸葛亮并没有因为魏延身上有些毛病而弃用之,相反在北伐中始终委延以重任。但是魏延此人虽有大将之才,却无大将所应具有的气度与品德。因此诸葛亮任魏延为“先锋,督前部”,是用魏延军事之所长。而不把军事大权交由魏延,则是避其性格之短。这也正是诸葛亮用魏延的高明之处!

ok

汉末忠良说文长,身随先主走四方,
襄阳城下战文聘,长沙城头斩将降;
只因脑后有立骨,致使终生多板荡,
可怜虽有冲天志,卧龙在上名难扬;
一朝小人遂心愿,西蜀忽然失栋梁,
后主无能不思蜀,常使今人泪两行。

含 冤 莫 白 话 魏 延
每览三国,至魏延被斩之时,无不掩卷唏嘘,拍案长叹,苍天不公,至于此乎!而使此忠臣义士,反为乱臣贼子,真所谓窦娥虽冤,不如文长者也,遥想文长当年,雄姿英发:陈仓道口斩王双,木门道上诛张颌;斜谷界前射曹瞒,锦带山中擒孟获。何等英雄人物!临风送目,栏杆拍碎,念前人去矣,有泪如倾。
魏延者,字文长,义阳人也。身长八尺,虎背熊腰,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可谓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虽较关公也不遑多让,惟颌下无长髯也。其脑后多立骨一块,乃出生时难产所致,此亦异象也,所谓铁骨铮铮者也。却被诸葛亮以反骨视之,诚不谬哉!以诸葛一言而使文长千古蒙冤,斯亦憾事也。纵览三国,有勇有谋、既能且明如文长者,几稀矣,而独使文长含冤莫白、身死才屈,此诚孔明之过也。
魏延之所以为世人如孔明者所诟病者,不过其先叛刘表,后斩韩玄也,即如孔明所言:“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莫说此二事于史无据(史书上说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所谓部曲,是一种半依附关系的将领私兵,马马虎虎可以解释为:在入蜀的时候,魏延是刘备的直辖部队指挥官。演义中谓其是刘表部将,以及镇襄阳大战文聘、献长沙刀劈韩玄,等等情节,其实都是虚构的。)即便真有此事,也只能表明魏延是能择主而事的智者:当是时也,天下分崩,四方豪杰并起,非独君择臣,臣亦择君矣。所谓英雄者,非指徒具勇力之武夫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大丈夫得其主而事之,方可立不世之功,扬威名于天下。岂能如田丰临死方悟:“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魏延在刘表处,乃一无名小卒,为慕刘备仁义之名,而敢振臂高呼,以迎备军;后寻刘备不见,不得已往投韩玄,屈沉下僚,以待天时。韩玄残暴不仁,杀之以救黄忠,盖逼不得以也。似这等有功无罪、侠肝义胆之人,反背骂名千载,宁不哀哉!
刘备入川,魏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大概也就一个少将师长。等到刘备当了汉中王,亟需任命一位大将守备蜀中的门户——汉中。当时,“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可是刘备却偏偏挑上了名不见经传的魏延,“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相当于汉中军区总司令兼汉中地区地委书记,军事重镇的党政军第一把手。大家听到这样的任命都很惊愕,为了安抚众心,刘备故意在宴会上当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真不含糊,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豪言壮语,听到的人都暂时服气了。当然,狠话谁不会讲,牛皮谁不会吹,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究竟如何呢?《姜维传》中说:“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到了姜维守汉中,说魏延的部署“虽合周易‘重门’之义”,但只能保证不丢土地,却不能大量杀伤敌人。于是他开开大门放敌人进来,希望利用汉、乐等重要军事据点断敌后路,关门打狗。可惜,姜维的战术第一次实用就碰上了钟会伐蜀,钟会先分割汉军诸围,再分而击破,汉中天险,不到一个月就全数拿下——既然已经放我进来,那我怎么打就由不得你了呀!总之,魏延守备汉中凡十五年,没有放一个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接任的王平完全依照魏延既定方针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大败曹爽的南征军。
魏延之勇,世所知也,即如吴侯孙权亦知其勇,甚忌之,乃趁费文伟入吴之机,谗毁之,其略见一百零二回:饮宴间,权问曰:“丞相军前,用谁当先破敌?”炜曰:“魏延为首。”权笑曰:“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日无孔明,彼必为祸。孔明岂未知耶?”孔明闻之,竟深以为然,此亦埋下日后孔明用拖刀之计斩魏延之祸根。可叹啊可恨!想碧眼小儿、紫髯鼠辈之言,安可信乎?!
魏延之勇,在身先士卒、敢于任事,披坚执锐、不避矢石;脏活累活一起干,即如诱敌、诈败之窝囊事也甘之如饴,毫无怨言。(拒不完全统计,魏延诈败之计共用21回次,全部成功而无一被识破,其中尤以全歼藤甲军为颠峰,可谓智勇双全,演技精湛。据称,第五四一届奥斯卡欲授予魏延终生成就奖,未知其实,存疑。)
孔明南征,七擒孟获,其实多赖魏延之勇也。首战高定,生擒鄂焕,为孔明实施反间计、从内部瓦解雍恺叛乱集团的计划立下首功;次战,协同赵云各带疲兵五千,破孟获三洞元帅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十五万虎狼之众,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典范也;接着于山谷小路伏兵五百,生擒孟获,为孔明平定南蛮开了一个好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嘛,从而使孔明成大功也。
而后于蜀军数败于孟获的MM—孔融夫人之际,又是文长挺身而出,献诈败计,生擒孔融夫人,从而救回张嶷、马忠,挽狂澜于既倒、拯孔明于将危;接着一鼓作气,忍辱负重,计赚兀突骨,火烧藤甲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半个月内,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行程数百里,而终能克敌,此记录至今无人可破。(今人有欲将之申报基尼斯世界记录者,能否入选,暂且存疑。)南征孟获,文长可谓全始全终、威名远扬,一时风头无两。
蜀汉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诸葛亮上《出师表》,北伐中原。魏延为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当此时也,魏延经过长期的英勇战斗,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优秀将领,成为蜀汉政权的栋梁之材。可惜孔明却长期压制他,言不听,计不从,使其空负豪情,无所用其谋。魏延提出了奇袭子午谷的战略,事见第九十二回: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懋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懋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唯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子午谷战略确实有冒险的成分在内,但是军事行动从来就没有百分百稳胜的。后来前有司马懿十日克孟达,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后有邓艾偷度阴平小路,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万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蜀汉政权。重要的是,当时蜀汉的基本国力和军事实力都不如魏国,以两川之地而欲与中原打持久战,任谁也知其不可也。第一次北伐攻敌不备,正好趁此机会出动奇兵,一击予敌重创。若攻取长安,则天下震动,西凉之地,传檄而定,进可攻,退可守,大事成矣!国力上小大之势不是这么容易逆转的,就好比赌博一样,你的赌本比对方大,你可以稳扎稳打,否则只有偷机耍千,才有赢的可能。军事讲究奇正相生,诸葛亮用兵却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一点点向前平推,碰到敌军以大兵团来挡,就很难继续获得战果了。魏延的计划正是对诸葛亮战略的补足。它没能实行,我们可以讨论怀疑其可行性,顶多承认胜负参半;诸葛亮“安从坦道”,“平取陇右”的战略实行了,结果没能获取寸土,我们就可以说它不合适。两相比较,魏延之计是否可用,不是很清楚明了吗?
此后诸葛亮闻司马懿十日克孟达,知其必取街亭,断蜀军咽喉之路,却任人唯亲,以无谋马谡镇守街亭,而令魏延屯兵街亭之后以为接应,简直是本末倒置、昏招迭出,虽庸才如臭皮匠者,亦知其不可也。结果遂有街亭之失,第一次北伐失败,空耗无数粮草辎重。此时若非司马懿在魏国地位未稳,心怀疑虑,还要留着诸葛亮做对手,以保住手中来之不易的兵权,恐怕在空城计的时候就能生擒诸葛亮,进而一举灭了蜀国,还等得到你六出祁山?
魏延确是蜀汉中期第一流的名将,唯此,他的被害身亡,才实在令人感叹。因为诸葛亮不同意魏延的计划,“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因而常怀不平之意,所以才有两人矛盾重重,最终造成了悲剧。
演义中说,孔明临死之时,言魏延必反,乃预留锦囊,令马岱斩魏延。其实孔明临终时调度失宜,才是致乱之由。他将兵权交给杨仪,可是当时论蜀汉的军职,最高是诸葛亮,其次是魏延,他当时的官位是前将军、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征西将军可谓是实权武官的最高品级,并且要资格够老才能在将军前加一个“大”字;假节就是有不请旨而直接斩杀触犯军令者的权力,战时甚至可以直接砍两千石(汉代以俸禄多少来代表品级)以下的官员 ;南郑侯为县侯,是异姓爵位的第一等,和诸葛亮的武乡(县)侯同级。魏延这可真是位高权重呀,相当于:统帅本部参谋总长兼西方面军总司令、上将军衔。而杨仪当时是丞相府长史和绥军将军,最高不过统帅部机要参谋,中将军衔。史书上记载,魏杨二人素来不合,说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而“唯杨仪不假借延,(魏)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因此,如果让杨仪暂摄全军统帅的话,魏延发脾气,不听话,是可以预料的。所以魏延一听兵权归杨仪,怒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 这段话说得很是正义凛然,也是国家正理也。但是这些话却被杨仪等认作叛逆之言,且杨仪素与魏延不和,乘机诬告魏延谋反,将其杀害。杨仪何如人也?不过一狷狭小人也,杀了魏延,回到成都后,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在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后主大怒,将其贬为废人,仪羞惭自刎而死。由此可见,杨仪不过一无谋不明之匹夫也,而孔明竟托以大事,若非魏延在,尚不知将有何事发生呢,而一代名将魏延却为此小人所害,诚为可惜!
正是:
汉末忠良说文长,身随先主走四方,
襄阳城下战文聘,长沙城头斩将降;
只因脑后有立骨,致使终生多板荡,
可怜虽有冲天志,卧龙在上名难扬;
一朝小人遂心愿,西蜀忽然失栋梁,
后主无能不思蜀,常使今人泪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