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ven可以做英文名吗:陈赓的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5:25:10

陈赓(1903.2.27—1961.3.1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陈庶康,字传瑾。生于湖南湘乡二都柳树铺。1916年入湘军当兵。因为不满军阀混战,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半工半读,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是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6年秋前往苏联,在红军中学习保卫工作和爆破技术。1927年2月回国,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特务营营长。4月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随周恩来赴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总指挥部担任保卫工作。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调第20军任营长。在会昌战斗中负重伤,经香港转到上海就医。1928年起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选派中共党员潜入国民党中央机要部门和警宪、特务机关,多次获取重要情报,为中共中央及时研讨对策、保卫中共组织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4军1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黄安、商潢、潢光战役以及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等战斗。1932年9月因负伤到上海就医,曾秘密向鲁迅介绍鄂豫皖红军斗争情况。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坚贞不屈,拒绝诱降。后经中共组织和宋庆龄等营救,于5月底脱险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抢占皎平渡,保障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1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率部挺进晋东南,指挥所部取得长生口、七亘村、广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南下邯(郸)长(治)公路,取得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胜利。1938年4月,指挥长乐村战斗,歼灭日军2200余人,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了决定作用。此后,率部转战冀南和鲁西北地区,参与创建晋冀豫和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指挥所部在威县香城固设伏诱敌,歼灭日军第10师精锐一部。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中率部参加正太铁路破击战和榆辽战役,攻克榆社县城。1941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巩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1942年10月他参与组织指挥对沁源日军围困战,历时2年5个月,累计歼日伪军4000余人,被八路军总部誉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模范。1943年11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改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参加反击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的上党战役。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晋西前线,先后指挥闻夏、同蒲、临浮、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歼敌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西北战场的作战。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陈(赓)谢(富治)集团,任中共前委书记,率部强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继进军豫西,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开辟豫陕鄂解放区。后与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密切协同,经略中原。11月指挥伏牛山东麓战役。12月参与指挥平汉路破击战。1948年3月起,率部协同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先后进行洛阳、 宛西、 宛东、郑州等战役。随后所部编入中原野战军序列,仍任第4纵队司令员。同年11月起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在徐州以南切断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保障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在南平集阻击黄维兵团,使国民党军徐州集团陷于孤立,为战役的发展造成了有利态势;在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中指挥东集团采取抵近进攻战术,直捣双堆集敌核心阵地,与友邻部队一道全歼该兵团。1949年2月,任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4月,指挥所部南渡长江,挺进浙赣线,解放南昌。10月,执行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与叶剑英指挥第4、第15兵团发起广东战役。广州解放后,率所部穷追逃敌,全歼余汉谋部主力4万余人于阳春、阳江地区;尔后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集团海上退路,在博白地区歼敌第3、第11兵团大部。继又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将白崇禧部全歼于广西境内。后长驱千里,西进云南,指挥滇南战役,歼灭企图逃出国境的国民党军2.7万余人。1950年3月指挥主力一部进军西康(今分属四川、西藏),配合友邻部队歼灭胡宗南集团残部,解放西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3月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4月任云南军区司令员。7月,为支援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帮助确定边界战役指导方针,制定战役作战计划。参与指挥边界战役,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转折性胜利。11月回国。转赴朝鲜前线考察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作战。参与制定构筑坑道工事,加强海岸防御与纵深防御的计划,对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6月回国。7月筹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8年9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所著《陈赓日记》和《陈赓日记(续)》先后于1982、1984年出版。

陈赓(1903.2.27—1961.3.1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陈庶康,字传瑾。生于湖南湘乡二都柳树铺。1916年入湘军当兵。因为不满军阀混战,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半工半读,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是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6年秋前往苏联,在红军中学习保卫工作和爆破技术。1927年2月回国,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特务营营长。4月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随周恩来赴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总指挥部担任保卫工作。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调第20军任营长。在会昌战斗中负重伤,经香港转到上海就医。1928年起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选派中共党员潜入国民党中央机要部门和警宪、特务机关,多次获取重要情报,为中共中央及时研讨对策、保卫中共组织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4军1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黄安、商潢、潢光战役以及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等战斗。1932年9月因负伤到上海就医,曾秘密向鲁迅介绍鄂豫皖红军斗争情况。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坚贞不屈,拒绝诱降。后经中共组织和宋庆龄等营救,于5月底脱险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抢占皎平渡,保障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1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率部挺进晋东南,指挥所部取得长生口、七亘村、广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南下邯(郸)长(治)公路,取得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胜利。1938年4月,指挥长乐村战斗,歼灭日军2200余人,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了决定作用。此后,率部转战冀南和鲁西北地区,参与创建晋冀豫和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指挥所部在威县香城固设伏诱敌,歼灭日军第10师精锐一部。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中率部参加正太铁路破击战和榆辽战役,攻克榆社县城。1941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巩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1942年10月他参与组织指挥对沁源日军围困战,历时2年5个月,累计歼日伪军4000余人,被八路军总部誉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模范。1943年11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改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参加反击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的上党战役。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晋西前线,先后指挥闻夏、同蒲、临浮、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歼敌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西北战场的作战。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陈(赓)谢(富治)集团,任中共前委书记,率部强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继进军豫西,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开辟豫陕鄂解放区。后与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密切协同,经略中原。11月指挥伏牛山东麓战役。12月参与指挥平汉路破击战。1948年3月起,率部协同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先后进行洛阳、 宛西、 宛东、郑州等战役。随后所部编入中原野战军序列,仍任第4纵队司令员。同年11月起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在徐州以南切断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保障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在南平集阻击黄维兵团,使国民党军徐州集团陷于孤立,为战役的发展造成了有利态势;在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中指挥东集团采取抵近进攻战术,直捣双堆集敌核心阵地,与友邻部队一道全歼该兵团。1949年2月,任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4月,指挥所部南渡长江,挺进浙赣线,解放南昌。10月,执行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与叶剑英指挥第4、第15兵团发起广东战役。广州解放后,率所部穷追逃敌,全歼余汉谋部主力4万余人于阳春、阳江地区;尔后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集团海上退路,在博白地区歼敌第3、第11兵团大部。继又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将白崇禧部全歼于广西境内。后长驱千里,西进云南,指挥滇南战役,歼灭企图逃出国境的国民党军2.7万余人。1950年3月指挥主力一部进军西康(今分属四川、西藏),配合友邻部队歼灭胡宗南集团残部,解放西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3月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4月任云南军区司令员。7月,为支援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帮助确定边界战役指导方针,制定战役作战计划。参与指挥边界战役,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转折性胜利。11月回国。转赴朝鲜前线考察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作战。参与制定构筑坑道工事,加强海岸防御与纵深防御的计划,对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6月回国。7月筹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8年9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所著《陈赓日记》和《陈赓日记(续)》先后于1982、1984年出版。
http://cache.baidu.com/c?word=%B3%C2%3B%E2%D9&url=http%3A//www%2Esdjyjl%2Ecn/wj/chengeng%2Ehtm&b=14&a=0&user=baidu

陈赓(1903—196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心慌腿软,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详细介绍鄂豫皖红军的斗争事迹。1933年3月被捕,由上海解往南昌。正在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亲自用高官厚禄进行劝降。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太行山区,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指挥,随后又转战于鲁西北、冀南、豫北。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次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来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加上党战役。1946年初,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临汾、太原三人小组,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连续进行闻(喜)夏(县)、同蒲、临(汾)浮(山)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万人,其中包括号称“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整编第一旅。随后他率部西进,于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协同兄弟部队发起吕梁、汾(阳)孝(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1947年4月指挥晋南攻势,歼敌15000人。8月与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解放区,配合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进攻。在淮海战役中,率第四纵队协同兄弟部队在徐州西南切断津浦铁路,参加围歼黄维兵团。
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1950年初,指挥所部经14昼夜强行军,直抵云南边境,歼灭企图逃往国外的国民党军2万余人。1950年2月进驻昆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1950年7月应邀至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取得边界战役的胜利。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陈赓(1903.2.27—1961.3.16),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原名陈庶康,字传瑾。生于湖南湘乡二都柳树铺。1916年入湘军当兵。因为不满军阀混战,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半工半读,参加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的爱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杨(希闵)刘(震寰)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是黄埔军校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之一。1926年秋前往苏联,在红军中学习保卫工作和爆破技术。1927年2月回国,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特务营营长。4月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下旬随周恩来赴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总指挥部担任保卫工作。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调第20军任营长。在会昌战斗中负重伤,经香港转到上海就医。1928年起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中共中央特科工作,选派中共党员潜入国民党中央机要部门和警宪、特务机关,多次获取重要情报,为中共中央及时研讨对策、保卫中共组织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10月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4军12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黄安、商潢、潢光战役以及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冯寿二、七里坪、扶山寨等战斗。1932年9月因负伤到上海就医,曾秘密向鲁迅介绍鄂豫皖红军斗争情况。1933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曾被押赴南昌见蒋介石,坚贞不屈,拒绝诱降。后经中共组织和宋庆龄等营救,于5月底脱险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抢占皎平渡,保障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1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率部挺进晋东南,指挥所部取得长生口、七亘村、广阳等战斗的胜利。尔后南下邯(郸)长(治)公路,取得神头岭、响堂铺等战斗胜利。1938年4月,指挥长乐村战斗,歼灭日军2200余人,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了决定作用。此后,率部转战冀南和鲁西北地区,参与创建晋冀豫和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指挥所部在威县香城固设伏诱敌,歼灭日军第10师精锐一部。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中率部参加正太铁路破击战和榆辽战役,攻克榆社县城。1941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巩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1942年10月他参与组织指挥对沁源日军围困战,历时2年5个月,累计歼日伪军4000余人,被八路军总部誉为群众性游击战争的模范。1943年11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改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参加反击国民党军进犯解放区的上党战役。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4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晋西前线,先后指挥闻夏、同蒲、临浮、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歼敌5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西北战场的作战。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陈(赓)谢(富治)集团,任中共前委书记,率部强渡黄河,转入战略进攻。继进军豫西,歼国民党军5万余人,开辟豫陕鄂解放区。后与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密切协同,经略中原。11月指挥伏牛山东麓战役。12月参与指挥平汉路破击战。1948年3月起,率部协同华东野战军主力一部先后进行洛阳、 宛西、 宛东、郑州等战役。随后所部编入中原野战军序列,仍任第4纵队司令员。同年11月起率部参加淮海战役,在徐州以南切断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保障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在南平集阻击黄维兵团,使国民党军徐州集团陷于孤立,为战役的发展造成了有利态势;在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中指挥东集团采取抵近进攻战术,直捣双堆集敌核心阵地,与友邻部队一道全歼该兵团。1949年2月,任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4月,指挥所部南渡长江,挺进浙赣线,解放南昌。10月,执行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与叶剑英指挥第4、第15兵团发起广东战役。广州解放后,率所部穷追逃敌,全歼余汉谋部主力4万余人于阳春、阳江地区;尔后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集团海上退路,在博白地区歼敌第3、第11兵团大部。继又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将白崇禧部全歼于广西境内。后长驱千里,西进云南,指挥滇南战役,歼灭企图逃出国境的国民党军2.7万余人。1950年3月指挥主力一部进军西康(今分属四川、西藏),配合友邻部队歼灭胡宗南集团残部,解放西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3月任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4月任云南军区司令员。7月,为支援越南人民进行抗法战争,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应邀赴越南,帮助确定边界战役指导方针,制定战役作战计划。参与指挥边界战役,取得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转折性胜利。11月回国。转赴朝鲜前线考察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3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作战。参与制定构筑坑道工事,加强海岸防御与纵深防御的计划,对贯彻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6月回国。7月筹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8年9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所著《陈赓日记》和《陈赓日记(续)》先后于1982、1984年出版。

陈赓(1903—196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共产党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心慌腿软,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详细介绍鄂豫皖红军的斗争事迹。1933年3月被捕,由上海解往南昌。正在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亲自用高官厚禄进行劝降。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太行山区,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指挥,随后又转战于鲁西北、冀南、豫北。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次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来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加上党战役。1946年初,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临汾、太原三人小组,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连续进行闻(喜)夏(县)、同蒲、临(汾)浮(山)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万人,其中包括号称“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整编第一旅。随后他率部西进,于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协同兄弟部队发起吕梁、汾(阳)孝(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1947年4月指挥晋南攻势,歼敌15000人。8月与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解放区,配合刘(伯承)邓(小平)和陈(毅)粟(裕)野战军,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进攻。在淮海战役中,率第四纵队协同兄弟部队在徐州西南切断津浦铁路,参加围歼黄维兵团。

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1950年初,指挥所部经14昼夜强行军,直抵云南边境,歼灭企图逃往国外的国民党军2万余人。1950年2月进驻昆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1950年7月应邀至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取得边界战役的胜利。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http://www.tthy.com/gejn/spjj.asp?user=cg
http://www.baidu.com/s?wd=%B3%C2%E2%D9%C9%FA%C6%BD%BD%E9%C9%DC&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1

原名陈庶康 。1903年2月27日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一九二六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奖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陈赓是一员驰骋沙场的猛将,也是一位爱妻爱子的好丈夫、好父亲。战争年代,他和妻子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妻儿,每当接到妻子的来信,他都如获至宝,欣喜若狂。解放后,他经常因公外出,于是他与妻子约定一地一信或半月一信。陈赓信守“协议”,从没有让妻子失望过。他虽然对妻子十分痴心,但有一次他却“拒绝”与妻子见面。那是在1948年夏,部队在进行休整,后方留守处想送干部家属到部队探亲。由于部队将有大的行动,决定所有干部家属一律不要来队。有人说司令员可以例外,但陈赓坚决不搞特殊,硬是派人把快要到达部队的妻子动员回去了。
在孩子的眼里,陈赓是一位慈祥而严格的父亲。他工作繁忙,但经常抽时间检查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表现。他要求孩子们“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争取全五分”。他关心的是“你们的工作和学习是不是在力争上游?”、“你们是不是在各方面都很严格地锻炼和严格地要求自己”。
陈赓为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多次负伤。解放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对待工作毫不松懈。因为他认为自己有幸活下来,如果“不振作”,“有些疲倦感”,那么太对不起牺牲的烈士们。在他健康状况恶化,躺在病榻上的时候,他还在总结自己的作战经验,思考未来卫国战争的设想。
1961年3月16日,陈赓大将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