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新闻联播的内容:急求“诗词中的历史”,高手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4 20:58:44
搜集至少10首诗词,对其中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做相应的介绍。
注意;10首!! 今天来加50分!!

哇~~~~~~ 怎么这么多灌水的!!!!!!!!!!!!!!!!!!!

1杜牧[[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南朝社会历史的佛教兴盛

  2屈原的作品《离骚》。
  诗人所爱的国则是各诸侯国,其中许多小国的疆域与我们今天一个市县差不多。诗人心目中的“国”仍是各诸侯国,这是先秦以前诗歌中共有的历史观念。

  3如王粲《七哀诗》:“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又如蔡琰《悲愤诗》:“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汉”与“华”这些概念的形成,使得即便在后世发生国家分裂、战乱不止时,也仍是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所不同的是分裂的各方都极力标榜自己是华夏正统而已。

  4,白居易《长恨歌》“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人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

  5,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写宋代抵抗金军的进攻。

  6,也许是大宋王朝气象不足,也许是大宋王朝昏君当政,也许是大宋王朝奸臣当道,诗的河流所流过的几乎是一把无奈泪。
  《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声声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 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 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 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
  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于是我痛心,于是我流泪,发出一声长叹,几百年积贫积弱,任人欺压的宋室江山是如此让人难堪。

  7,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近代史上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那中国的无尽耻辱。人才的禁锢在清代是超乎想像之外的,九州无生气,可怜恨生。

  8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诗词中的盛唐。才是那段历史最美好的体现,真正的盛唐之气,诗中的历史。

  够10个了吧 第6条里写了3个呢~

廿一、南乡子六首
1. 长平之战
把酒问苍穹,
白发年年为谁生?
曾经挥师数十万,
精英:
强将手下无弱兵。

有我在军中,
阵前何人敢逞汹?
青鬃马上挽长弓,
驰骋:
天昏地暗好大风。
2. 淝水之战
铁血生涯中,
天下谁敢与争锋?
风风火火几十年,
匆匆:
立下多少汗马功?

神勇今倍增,
大难之秋又驰骋。
排山倒海杀敌声,
隆隆:
惊醒胸中百万兵。
3. 官渡之战
何日荡冠仇?
冲天怒气贯斗牛。
忍辱含垢多少事?
堪羞:
羞与鼠辈共神州!

拚将少年头,
纵死不令万事休。
雷霆万钧对天吼,
泰斗:
打遍天下无敌手!
4. 赤壁之战
东吴精兵广,
西蜀多强将。
同舟共济谱一曲,
绝唱:
千百年来犹回荡。

饮酒中军帐,
既生周瑜何生亮?
天下无人出其上,
狂妄:
长江为之翻波浪。
5. 游春图
独自去游春,
唯见寒水绕孤村。
凄凄惨惨三月雨,
纷纷:
点点滴滴寻知音。

佳梦又重温,
恩恩爱爱都是真。
缠缠绵绵多少恨?
伤心:
一梦醒来夜已深。
6. 若 耶 溪
一条大路旁,
记得有座小学堂。
清晨传来读书声,
琅琅:
人人都是真栋梁。

任凭风雨狂,
天南地北自翱翔。
而今含泪望故乡,
茫茫:
何日向你诉衷肠?
破阵子两首
1. 彭大将军
马上叱咤风云,
脚下血染战区。
八百里挥将军令,
五十年谋大众福。
刚性似烈虎。

忍看乾坤倒悬,
难耐江河日枯。
身经百劫心犹在,
甘为臣民鼓与呼,
泪洒万言书。
2.鹊华秋色图
分手已经三年,
寂寞又是一秋。
大雁飞过庭前柳,
儿行千里母担忧,
泪水洒九州。

九州景色依旧,
只是归思难收。
人间总有离别苦,
今宵又是月如钩,
此恨何时休?
廿四、西江月四首
1. 桥头题诗枕
饮罢千樽美酒,
醉倒万古诗豪。
奔腾千里空劬劳,
胸中顿作狂潮。

试问芸芸众生,
谁为我斗愚曹?
彩虹飞来为天桥,
渡我亿万舜尧。
2. 驭龙人物帛画
还我英雄本色,
杀尽奸邪无数。
我劝天公再相肋,
天公劝我息怒。

天以天道酬勤,
我以厚德载物。
如烟往事再回顾,
已随秋风而去。
廿五、一剪梅八首
1. 雨 花 台
谁言往事不可追?
年年岁岁,
秋风劲吹。
多少秋风吹不尽:
恩恩怨怨,
是是非非。

今日作歌迎春归,
几多歌声,
几多伤悲,
只见昔日春归处:
几度残阳,
几度斜晖。
2. 黄 花 岗
顶天立地伟丈夫,
生而何欢?
死而何惧?
富贵于我如浮云:
随风而来,
随风而去。

回首半生坎坷路,
伤心往事,
历历在目。
只有一封与妻书,
字字含泪,
如泣如诉。
3. 百 花 潭
安敢对天毁誓约?,
钢牙欲碎,
胆肝欲裂。
自古愤怒出诗人:
排天巨浪,
迎风大作。

气如长虹志如铁,
千军易求,
一将难得。
一路豪情一路歌:
千里追寻,
万里求索。
4. 桃花园
人到中年愁肠多,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
回首滚滚红尘中:
大风大浪,
大起大落。

本是匆匆一过客,
选择孤独,
选择寂寞。
桃花年年为谁开?
有情人生,
无情岁月。
5. 柳花泊
谁将泪眼望成穿?
柳花飞舞,
气象万千。
昔日风光皆不见:
带走欢笑,
留下辛酸。

夕阳依旧落西山,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归隐西山非吾意:
随波逐流,
随遇而安。
6. 松 花 江
白发何以祭英魂?
守住乡村,
守住家门。
九月警钟长鸣时:
龙吟山涧,
虎啸丛林。

松花江畔寻故人,
清清江水,
悠悠白云。
试看白山黑水间:
多少丰碑?
多少荒坟?
7.西 花 厅
当年纵身闯天下,
飘扬过海,
大江歌罢。
一月八日离去时:
多少遗憾?
多少牵挂?

风云万里任叱咤,
四海之广,
五洲之大。
迎来民族复兴日:
莽莽神州,
风景如画。
8. 杏花村
握住一把子岁月,
曾经蹉跎,
依旧蹉跎,
一把辛酸一把泪,
乱世机缘,
阴差阳错。

收获季节忙收获,
春风吹过,
秋雨打过。
风雨过后见彩虹,
大海苍茫,
蓝天辽阔。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数千年文明史,诗词如林,蔚为大观。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以诗证史,诗中有史。引诗入题,凸显诗情画意,丰富了历史试题的结构和“面孔”,展现了历史文化的博大与深厚。

早在1986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就出现了以毛泽东的《渔家傲》词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试题。近年来,高考中更是频繁出现引诗词入题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极具中国诗情画意传统。如2002年文综卷31-35题采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等诗句。命题者以优美的诗词为题干和选项,使试卷诗意盎然、生动活泼,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艺术性和亲和力。

“文史不分家”,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用诗词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诗圣”杜甫的诗因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被称为“史诗”;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是一部形象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可以说,诗词中蕴藏着一座历史资料的宝库。命题者(尤其是上海试题的命题者)注意到了这座宝库,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证史,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开辟了高考历史试题命题的新途径、新空间。

1、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诗经·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浜,莫非王臣。”的诗句,就准确地反映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威权,是对西周奴隶制的绝好写照。杜甫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忆昔》)则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章碣的《焚书坑》诗于嬉怒笑骂之中揭示了书未必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不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有效措施,对于文化思想领域中的问题,用专制强暴的办法只能适得其反这一规律性的主题。“春霄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把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的情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使人认清了酿成“安史之乱”的根源。“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粮断”,歌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长征的征程。1956年,毛泽东以“今日得宽馀”的从容而潇洒的情怀和笔调,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描绘了令人神往的远景图画。“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水调歌头·游泳》)这决非空洞的豪情壮志,而是亿万炎黄子孙的现实构图。

2、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的掠夺,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
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苏舜臣的“十有八九死,当路横其尸”、毛泽东的“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等诗词;王粲的《七哀》、杜甫的《三吏》、《三别》,宋梅尧臣的《陶者》、王安石的《河北民》、魏源的《江南吟》等等,通过生动的语言、典型具体的艺术形象,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民的掠夺,反映了人民身受重重压迫,灾难深重,漫漫长夜,不见天日的悲惨生活。

3、展示了被统治阶级不堪压迫和奴役,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

在《诗经·魏风·硕鼠》中,诗人把奴隶主比作贪得无厌的大老鼠,表达了奴隶对剥削者不劳而食的憎恨和对“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新生活的向往、憧憬。屈大均的诗“闾左称雄日,渔阳适戍人。王侯宁有种?竿木足亡秦。大义呼豪杰,先声仗鬼神。驱除功第一,汉将谁可论?”(《读陈胜传》)这首诗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综述了陈胜的业绩,并盛赞了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和“驱除功第一”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在1927年写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截取了秋收起义的片断,概括了起义的军队名称、旗号、声威、进军方向、起义的季节、原因、过程,活生生构成了一幅雄壮的起义图。

4、表现了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压迫的英雄事迹和中华民族抵御外国殖民侵略前赴后继、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抵抗金军的进攻;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捐躯赴国难的壮举等,表现了各族人民反抗外族统治者压迫的民族精神。“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这首义和团揭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除教灭洋”保卫国家的爱国壮举,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藐视敌人,敢于同其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气势磅礴、慷慨激昂。

三、诗词引入高考历史试题有助于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考历史试题中恰当地引入一些诗词,能增强考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助于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1、有助于使考生掌握“知识与能力”

“舞是诗兮诗是史”(谢觉哉《再看东方红》)。诗词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考生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惨场景,不但能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和对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考生加深理解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如1988年全国卷选择搭配第1题引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等名句入题,选择作者、时期与名句相搭配,就比较生动活泼。

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1986年全国卷第8题填空题就以毛泽东的《渔家傲》词“……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来提取红军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的信息。2002年上海卷第17题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来赞颂湘赣边界起义。精炼的语言,和谐悦耳的诗句,使考生能够在紧张的答题过程中不经意间领略到了历史的意境和真美,感受着审美的愉悦。

1996年上海卷第40题要求运用掌握的历史知识,为参加《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合唱的同学解释“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赴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中的“虎狼”和“迷雾途中”的含义。2005年上海综合卷第30题以唐代张继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考查与该诗相关的桥名和该桥位于的城市名称。诗词入题,体现了史学的博大精深,也使得试卷诗意盎然,“知识与能力”较好地体现在试题中。

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主要包括记忆、观察、表达、思维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诗词入题对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大有益处。如1993年全国卷第42题引用宋代文人刘迎的诗:“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来反映宋代融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就比较生动,引导考生进行“历史的思索”,较好地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2000年全国卷第42题以义和团的一份揭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来组题回答:对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的途径,义和团持何种观点?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较好地考查了历史思维能力。2002年上海卷第29题,要求考生分析唐朝元稹的《连昌宫词(节录)》诗:“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体现了处处有历史的思维和理念,使历史的广博和深刻的内涵显露无遗。2003年上海卷第29题《述怀》诗:“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回答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比2002年的《连昌宫词》在诗文意境上更为深沉,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2、有助于使考生掌握“过程与方法”

课程改革理念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善于发现、研究、从生活中提取信息,考查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诗词入题,创设材料性情景,用意非常明显,引导考生把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从诗词中准确获取历史信息,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未来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

2001年上海卷第27题引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的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来推测此联创作当不早于哪一年?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历史信息。试题生动活泼,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亲和力,有利于考生深刻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原则在实际中的运用。

2003年上海卷第13题引入新疆一座晚清名臣祠堂上的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丰富了题文的表现手段,考查了考生阅读史料、迁移知识的能力。其文字内容,单从语文角度来看,考生不一定全部理解,但从历史角度来说,从楹联内的“晚清”(时间)、“新疆”(地点)、“戎马”与“指挥”(内容)、“名臣”(人物身份)等词语的提示,考生可以从容确定它颂扬的是左宗棠,考查了学习过程与方法。

2005年广东卷第26题引张祜的诗:“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来考查考生提取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全国文综卷Ι第20题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为题干,要求考生从毛泽东诗词中正确解读秋收起义这一历史信息;同样,上海卷第6题以唐诗“檐yan剪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入题,不仅赋予试题以诗情画意的人文情景,而且考查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使历史解题成为一个追求历史美感的过程。

2005年全国文综卷Ι第18题判断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展现的是一幅盛世景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呈现的是一派衰败之景。两首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而杜甫正是这一转折时期的杰出诗人。初唐诗人陈子昂的风格是感情丰富,语言刚健质朴;田园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风格清新、闲适;杜牧生活在晚唐,其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多是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三位诗人的风格与题干的诗句风格不符。试题既考查了考生的诗词素养,又考查了考生对历史信息的处理能力,考查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3、有助于对考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诗词是具有很强感情色彩的文学作品,对人的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和审美素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广大考生所喜爱。诗词为了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或最强烈的情感,总是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组织排列极简单、极鲜明的事实,最能吸引考生的注意,激起浓厚的求知欲望。在试题中合理地选用诗词,可以激发考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例如,“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一语道破新军阀混战的频繁和巨大规模,战事危及百姓,造成生灵涂炭,怎能不激起考生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但蒋介石等军阀企图用武力统一中国不过是“一枕黄粱再现”的美梦而已,红军正是抓住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毛泽东生动地描绘了长征这一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历史事件,以激越、热烈的笔触讴歌了红军战士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高考历史试题在这方面极有潜力可挖。引诗入题,易于调动考生的情绪,引导考生进入一种或悲壮凄凉或欣喜愉悦或欣慰鼓舞的气氛之中,这比平铺直叙地罗列史实为题干再列选项,效果要好得多。如1991年全国卷第9题以《台湾行》:“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的诗句为题干,指出台湾是“我高我曾我祖父”开辟出来的神圣领土,歌颂了中华民族开发台湾的艰辛历程。1993年上海卷第58题以1976年4月贴在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无名诗:“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呼声。

1996年上海卷第39题引用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70大寿所作的讽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跃入考生心中:上联写慈禧太后为了个人贪欲,不顾人民死活;下联写她每过一个生日,就给国家带来一次丧权失地的灾难:50岁时,日本占朝鲜,吞并琉球;60岁时,日本侵华,割占台湾;70岁时,日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慈禧太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又是赔款,又是割地,这就是“每逢万寿祝疆无”。上下联末句把媚语“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用之,讽刺辛辣,妙手天成。

2001年上海文综卷第28题运用《秋收暴动歌》(节录):“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来谈谈考生对“秋收起义成了功”是如何理解的?考生既可以认为“这句歌词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起义军攻打长沙严重受挫”;也可以认为“这句歌词含义正确,因为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试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以开放的姿态鼓励考生畅所欲言,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教育理念。对开放性的试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人生观等作出自己的选择。不仅能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03年上海卷第19题引入彭德怀忧国忧民的诗句“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透露了这样的人文情怀:经济建设是国家的根本大计,经济政策的趋向可能会影响社会是否安定,无产阶级的执政者要尊重经济规律,关心百姓疾苦,及时调整政策和方针,这正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大方向。

2004年上海卷第30题将史实放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为出题的背景,引出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潜;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风光,和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行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的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考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考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情。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十分自然而妥帖的。

2005年全国文综卷Ι第30—31题以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题干,探讨人生价值观问题,让考生明确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顾自身利益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历史教育的责任,作为有导向性的高考命题,理所当然要树好榜样。

4、有助于加强“文史”间的联系,提高考生的文学修养
1999年高校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第10题: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江南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针对杨慎的意见,清代的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进行了驳斥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名曰《江南春》。”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江南春》通过对南朝封建统治者崇信佛教,广建寺院,劳民伤财,导致南朝覆亡这段历史的追忆,讽喻唐代统治者崇信佛教,广建寺庙,浪费无度的同样做法,表达了诗人对晚唐国势日趋衰退所产生的忧患意识。考生如果把诗人“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分析,就能准确理解这首诗,不会被材料中明清两位文学家仅仅从“写景”角度分析这首诗的不完全信息所左右,从而有助于明确议论的立意,这是“文史不分家”的典范。

2005年全国文综卷Ι第10-12题要求根据监测的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数据合成图判断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是“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哪个。绝妙地将冷冰冰、单调抽象的水文监测图与情感丰富、生动形象的诗句完美结合起来,既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常识,又用名人诗句把地理常识有机融合在一起,也考查了考生的人文素养。同样,第20题用毛泽东的诗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把湘赣边秋收起义的知识结合起来,让考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学修养。

5、有助于考查考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

2004年上海卷第36题引“对联”入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旨在考查考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上联“文明新旧能相益”是从人类历史的纵向角度点出历史的传承,下联“心理东西本自同”是指历史发展的横向角度点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小论文作为一种大型试题,为考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考生学习、研究和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此题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挥,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展示自己的才华。当然,是否每个考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一则需要有相应的中国与世界史知识的储备,这种储备并不在于简单的人和事的具体记忆,而在于对中国与世界史及其相互联系影响的宏观把握与理解;二则需要有较高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逻辑思维能力--史论之间的演绎、归纳、类推、假设和架构能力,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从内容上看,本题立意很深,主要是引导考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考生对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认识。联系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理解和掌握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和交融,正确认识古今文明、中外文明的关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从而科学应对文明的冲击,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学会判断与选择,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这样的历史理念,或者说一种历史的智慧,是世纪人才所应具备的一种素养,历史学习正是要培养这样的素养。本题引“对联”入题,以探究理念来提升基础知识,较好地实现了对考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的考查。

四、诗词引入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原则

以诗证史,诗中有史。以诗证史是史学大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往往与真实的历史有差距,甚至有些诗词中流露出明显的阶级偏见和不健康的思想情调。因此,高考将诗词引入试题时,要摆正“史”与“诗”的关系,应注意几点原则。

一是写实性。要求所引入的诗词能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使考生能把握到历史的真实。杜甫的“三吏”、“三别”等“诗史”,毛泽东的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诗词,便是写实的代表作。

二是思想性。要求所引入的诗词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性,同情劳动人民,颂扬革命,反对、抨击社会的罪恶和不公平,能引导考生弘扬正气,唾弃邪恶。

三是简明性。要依据考生的认识水平,选择通俗易懂,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四是精要性。对庞杂的诗词要进行认真的甄别,仔细的筛选,“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选取那些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对教材起到注解、补充、深化的“点睛”之句,揉进试题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试题收到预期的效果。

同上,就讨厌那上上楼那种回答,完全是复制粘贴呀

楼主不晕我都晕了
哈哈

回答即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