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痛彻我心扉少了你:周易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8 12:09:21
据雾灵叟的《六十四卦经解读》:离宫指”明夷“贲”“既济”“家人”“丰”“离”“革”“同人”;而山东大学刘大钧编的《纳甲噬法》及另外几本相关书籍却说“离”“旅”“鼎”“未济”“蒙”“涣”“讼”“同人‘属于离宫。孰对孰错?

学术研究的解释 和 预测实践的应用 是不一样的
两本书 虽都是研究易经 但体系不同
纳甲法另成一派的

不要搞混
各自的论断 在各自的理论环境下适用

纳甲法与六十四卦不一样,解释自然不同。

应该是后者,我以前看的就是

同意楼上的看法

离宫,是古代帝王出巡之行宫,是设置在京城以外的宫殿建筑。开展对古代离宫建制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古代建筑史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古代离宫建制的研究,过去多散见于地理类、方志类及游记类书籍之中,而且多是著条、考证或简要记述,未见专著出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陕西省文物局为配合基建对唐离宫华清宫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此项发掘从1982年开始,至1995年结束,发掘的主持者考古学家雒希哲在田野工作结束后,抓紧整理出土资料,编著成发掘报告《唐华清宫》一书,并由文物出版社及时出版发行,遂使我国对古代离宫建制的研究才有了科学的专著问世,并荣获2000年第三届夏鼎考古研究成果3等奖,是我省考古专著建国以来首次获得的最高奖。《唐华清宫》,精装,16开本,文字623页,彩色图版16,黑白图片192,插图243幅,并有英、日文提要。综观全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搞清了骊山温泉开发利用的起始和沿革情况

发掘者从考古学地层学的研究入手,搞清了史前及历史时期各朝代对骊山温泉的开发利用情况。最下层是史前时期的仰韶文化层。从出土的石器、陶器来看,与附近姜寨仰韶文化早期相同,并发现有用石块砌筑的水源遗迹,表明早在距今6700年前骊山温泉已被姜寨先民用以沐浴、洁身和疗疾了。仰韶层之上是商周文化层。

商代这里是古骊国的聚居地,有商文化遗物的出土,表明古骊国先民也曾利用骊山温泉。西周建都沣镐,国势强盛,于骊山温泉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苑、军事设施。周幽王在此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举烽火戏诸侯,酿成失国悲剧。秦始皇征服六国,四海一统,竭尽全国人力财力修建骊山陵园和“骊山汤” 。汉武帝在秦“骊山汤”基础上重建,大加崇饰。东汉、魏、晋、十六国时期骊山温泉屡遭兵燹。北魏有所恢复。北周修建“皇堂石井”。隋文帝进行扩建,“修屋宇,列树松柏千余株”。唐太宗建成新的离宫,赐名“汤泉宫”,唐高宗更名为“温泉宫”。

唐玄宗平息武、韦等的政权纷争后,使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大举扩建“温泉宫”,天宝六年更名为“华清宫”。华清宫经唐王朝一百多年间的不断更新扩建,至天宝年间达到了最为辉煌时期。自安史之乱以后至唐末,此后虽然五代、宋、元、明、清的局部修葺,但均未恢复当初的盛况。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拨款重建的华清池,其规模也不及唐华清宫的十分之一。上述骊山温泉的历代修建情况,在考古资料中都得到了验证。

二、基本澄清了唐华清宫的规模、平面布局、各殿宇、汤池等建筑遗址的准确位置

发掘者采用考古学大面积钻探、发掘和小面积试掘清理相结合的方法,参以地层学叠压打破关系的辨析,以及众多文献记载的互勘参证,基本上澄清了唐华清宫的整体规模、平面布局及各类建筑的准备位置。华清宫的四至范围东至寺汤、西达牡丹汤、南迄烽火台、北到今临潼县城北十字街,总面积60万平方米。包括唐昭应县城、华清宫及禁苑三部分。华清宫遗址居中,昭应县城居北,禁苑在山上。宫城有四门,宫内分东、中、西三区。宫中有唐太宗御汤星辰汤、唐玄宗御用的莲花汤、杨贵妃用的海棠汤、太子用的太子汤、少阳汤、六部官员用的尚食汤、梨园弟子用的宜春汤、嫔妃宫女用的长汤十六所。发掘者不但将其位置予以确实,而且进行了实际测绘、照相、记录及考证,使整个工作做得既科学又扎实。

三、图文并茂,科学性强

全书文字78万字,彩色黑白照片845幅,插图243幅,呈现出图文并茂科学性强的极好效果,不失为一部大型考古报告专集。从中可以看出该书的完成凝聚了编著者十几年的心血,每一章节的文字,每一幅照片或插图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其艰辛和勤奋可以想见。

总之,《唐华清宫》一书,系统公布了全部发掘资料,并作了较深的研究,无论是从田野考古还是发掘报告的出版来看,在全国考古领域都是一项很重要的收获,对推动我国唐代离宫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唐华清宫》一书是编著者十几年来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著作,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对离宫建制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