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喜欢你高潮版mp3:谁能告诉我西游记中的写景的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1:18:09

八十年代以来,神魔小说《西游记》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和深度,开辟出许多新的可挖掘的地带。诚如清人张书绅说:以一人读之,则是一人为一部《西游记》。”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游记》的艺术结构、思想倾向、人物形象等方面,即使谈到书中语言主要也仅注重其口语化、讽刺性或诙谐性,而很少从韵文方面着手。本文试图从这里切入,探讨《西游记》中韵文的使用情况及其作用以及采用韵文形式的原因。

  韵文,指有一定节奏韵律规范的体裁,主要包括诗、词、曲、赋等。小说属散文型体裁,其语言自应采用散文形式。但综观文学史,韵文和散文在一部作品中结合是许多民族的中世纪文学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我国文学中,尤其是在一些穿插诗歌的民间文学体裁中,韵文的运用更是一个主要的艺术特征。古典小说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学体裁,其中穿插一些韵文也不足为奇。《西游记》便大量运用韵散结合的形式。

  从《西游记》全书100个章回标题来看,几乎所有标题都采用了平仄对仗。而对仗,是韵文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一种要求极为严格的对偶句,主要包括词性、句式相对和音节平仄相对两个方面。《西游记》中标题文字或文或白,句式或长或短,以七言为主,如“灵根孕育源流出,人性修持大道生”,此外还有四言,如“姹女求阳,天神护道”;五言,如“邪魔侵正法,意子忆心猿”;八言,如“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等,均体现了对仗的基本特征,这也是继承《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较成熟的章回体小说标题特色的具体表现。

  在具体行文中,全书更是大量采用韵文。据笔者初步统计,全书明显标志用韵文处约1000 多处。使用形式灵活多样,或为古风,或为近体诗,或为词,或为赋,或为曲,或为赞;涉及内容丰富,或为景物,或为人物,或为场面。每一章回使用频率少则2 处,如第31、76回;多达28处,如第64回;通常则为10处左右。全书的序曲就是在一首七言古风中拉开的。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须知造化会无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下面则为近体诗,引自第15回:
  涓涓寒脉穿云过,湛湛清波映日红。
  声摇夜雨闻幽谷,彩发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飞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
  流归万顷烟波去,鸥鹭相忘没钓逢。

  而词在书中也大量使用,其中以第9回为典型,共用十处,含《蝶恋花》、 鹧鸪天》、 天仙子》、 西江 《月》、临江仙》各2首,其它则散见于各章回中。

  作者还借用赋的形式进行人物描绘,如第 66回中对上帝祖师的一番评价:

  “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我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翦伐魔精。”

  而第1回樵夫之语则为曲辞,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古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 ,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谈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会讲黄庭。”

  总之,西游记》中的韵文不仅数量多、运用广,而 《且形式多变,充分利用了散文与韵文结合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分析韵文在《西游记》中的作用。

  《西游记》一书的开篇就是一首诗歌,它提出叙述开端的独特的文章框架,构成文章的边线,这是沿用章回体小说的基本形式。我们非常熟悉的《水浒传》、《三国演义》也正是采用韵文的形式开篇,它们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贴近生活的现实世界。然《西游记》的开篇诗与之有所不同,它一下子将我们带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境界,体现了神魔小说的鲜明特征。

  某些章回有篇首诗或开场诗,如 53、74回。它们被用来预报下文的事件或说明章回或片断的开场。与之相对应,西游记》中又采取结尾诗,如第17、58回,主要起到套入叙述框架,结束文章或片断及架设通往下文桥梁的作用。

  除开头或结尾多用韵文点明内容或主旨外,《西游记》在文章进行中也穿插韵文,多为描写之语,包括对人物及其感情、行为的描写,对战斗、旅途的描写,对风景、自然现象或园林建筑的描写等。它们起烘托渲染、承上启下的作用,无不把韵文优于散文的特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具体可参看第26、54回。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中部分阐述佛教禅机的宗教内容诗歌,如第58回如来说法: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位,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这类诗在起源上与佛教颂古讲经诗紧密相联,但在文中已失去了讲经诗的玄虚色彩而成为用佛教教义底蕴衬托的道德箴言。

  总之,尽管韵文在《西游记》中并非占主导地位,但它对整部作品及片断的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挥着散文无法企及的功能。韵文和散文的结合创造了新型的修辞统一体和整部作品的独特风格。但我们也应该认识《西游记》中韵文的运用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有些韵文并不反映生活事件本身,讲究宗教玄理而造成游离割裂主题的缺陷,破坏叙事的统一性且流于平庸乏味,多有套路化、公式化、重复化之弊。《西游记》中韵文运用较变文、话本中更为成熟的体现。

  《西游记》为何大量采用韵文这一形式?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宋元以来古典小说创作渐次形成的传统表现方式。具体可从《西游记》成书过程中得到解释。

  《西游记》的原型故事由缘起至完善成熟历时七百多年,起源于唐代圣僧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的故事。此经历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大唐西域记》,稍后出现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而南宋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更为《西游记》的产生提供了蓝本草图,是将唐僧取经史实演化为神魔小说的决定性一步。元代到明代初年则有更为成熟的《西游记》话本小说及戏剧,金院本中有《唐三藏》、元剧中出现《唐三藏西天取经》、元末明初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都为小说《西游记》的成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精神营养,最后经吴承恩个体加工创作而成型。

  由此可见,西游记》是通过民间口头传说、变文、《话本、杂剧等形式丰富发展而来,其中以变文、话本尤为重要,它们的体制的特点是影响《西游记》韵散结合的形式构成的重要因素。

  说唱文学形式的变文是讲唱佛经的宗教文学的一支,它是寺院僧侣向听众作通俗宣传的文体。它既继承了佛经里以散文叙说、偈语宣赞的形式,同时也接受了我国民间流传的故事赋、叙事诗的影响,在诵说时大量运用四言、六言句子,而在吟唱时采用五言诗或七言诗的形式。讲一段,唱一段,直至结束,这是变文的基本形式。

  话本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源于唐,盛行于宋、元,是来自民间,产生于口头文学,最终用口语写在书页上的白话小说。它是唐话本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变文也给予了它一定的影响。按题材内容,话本分为“小说”、讲史”、说经”三类,对《西游记》的成书起关键作用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便属于讲名与说经相结合的著名话本。

  话本大致分为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六部分。小说”话本通常以一首诗(或词)或一诗一词 为开头,用来点明主题、概括全篇、制造意境、渲染氛围、抒发感叹、衬托内容。例如《错斩崔宁》篇首是“鹧鸪天”词,志诚张主管》的篇首是一首 “醉亭楼” 词和一首七律。这种篇首的诗词,或用于全文开头,或用于每章回(或段落)之首,如《碾玉观音》的上下两回都有一首开篇诗。发展到小说中也继承了这一形式,《水浒传》、金瓶梅词话》都有开篇诗,西游记》也不例外。话本的“正话”即正题、正文。从体制方面看,话本的“正话”有两个特点,最重要最明显的是“正话”的语言明显地分为散文和韵文,其次是表演时的分回。话本中的韵文用于演唱,在正话中居于衬托的地位,主要发挥绘景状物、品评事件、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等作用,以弥补散文叙述之不足,增强艺术形象感染力,完善表演多样化形式;有时也起承上启下、衔接或转换情节的作用。西游记》行文中的大量韵文与话本中正 话部分的韵文相比较,其间的继承和联系就不言而喻,我们认为《西游记》行文中大量使用韵文是对话本这一体制特点的沿袭。

  话本一般都有一个煞尾,多采用诗词的形式收束全篇,并由说话人加以点评,起规谏劝诫的作用。形式上或只用诗词,如《错斩崔宁》;或先用说白评论、再加诗词,如《志诚张主管》。《西游记》每章回结尾多采用二行或四行诗,起道德评价或总结的功能。

  话本的体制经过群众的长期考验,经过艺人的反复运用,被证明在当时是最为妥善的。明清时期,这种形式经过完善,进一步为人们喜闻乐见并发展为我国民族文学形式的一部分,拟话本和长篇小说基本沿用这种体制。在这种文学背景下,西游记》便自然而然采用这一种体制。但《西游记》是古代章回小说由文人加工整理阶段向文人独立创作阶段转化的过渡性作品,韵文的使用较变文、话本中更为圆熟。西游记》的叙述情节展开几乎全靠散文片断,然韵文在描写及结构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过散文。西游记》中拥有中国文学中韵文的全部体 裁成分,而较变文、话本中最有进步的为赋的运用。赋在《西游记》中崭露头角,几乎每个章回都有,这是十四世纪初民间文学作品和《水浒传》中都没有的。赋本属高雅文学,以细腻的修辞为特征,但《西游记》中的“赋”移植入故事中,语言发生了根本变化,接近于一听就懂的口头语,如第六十七回中对道士的那番描写之语。其它诸如诗、词、曲等韵文形式的运用,在文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与层面的发展,在此就不一一论述。韵文的作用在书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对散文创造的形象的有力补充,属于整个艺术形象的完美组成部分,起调剂作品节奏、增加作品风趣的作用,这是《西游记》中韵文运用较变文、话本中更为成熟的体现。

  《西游记》中韵文的运用较时期长篇小说中的韵文运用更为成熟和完善,这与吴承恩诗歌天赋及其对诗歌形式的娴熟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天启淮安府志》《说他“自幼便性放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作者诗文创作的实际水平必然影响到《西游记》中韵文的使用及语言艺术,有意无意中显露其“诗才”。我们试图找出一些吴承恩诗文创作作为评价《西游记》中韵文使用成就高低的佐证,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大都早已散佚。今天我们能见到的吴承恩诗文集,最主要的是1929年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发现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本,但这里所收连同后人零星搜集的散佚诗文为数并不多。从他的散佚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诗文有自已的风格和特色。这一方面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那时文坛正被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阴影笼罩,但他却并不倚傍七子的门户。诚如李维桢在《吴射阳先生集选序》所言中:而独山阳吴汝忠不然……率自胸臆出之,而 不染于色泽,舒徐不迫,而亦不至促弦而窘幅。……盖唐与钱、刘、元、白相上下”“大要汝忠师心匠意,不人门户篱落,以钓一时声誉,故所就如此。”吴承恩近体诗技巧相当圆熟,律诗并不借助使事用典,且对仗工整,感情自然真实,平易而不浅率。陈文烛称他“缘情而绮丽,体物而浏亮”。其诗歌艺术特色,主要还体现在长篇歌行中,奔放流宕,激情澎湃,不假雕饰,故陈文烛说他“诗词虽不拟古何人,李太白辛幼安之遗也”。仔细考察《西游记》中部分韵文,虽有些流于平庸,艺术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诗人“有点玩滑味和玩世精神”(胡适语)的创作态度有关。但更多的韵文典雅优美、意蕴深远。反映了作者的诗词修养与功力。作者借鉴前人诗文创作的经验,或直接用前人诗句入诗,或将前人诗句斩头去尾添减一番入诗,或化用前人诗句意境入诗,为作品增添不少艺术性,这些特点在《西游记》中均得到了印证。西游记》中使用韵文写景抒情,绘声绘色,与散文记叙融为一体,表现力强,从一个侧面十分明显地表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才能,证实了诗人吴承恩禀赋超群。

  《西游记》是中国长篇小说、尤其是神魔小说的又一里程碑。变文、话本等艺术形式的体制成功地影响了其韵散结合的特色,吴承恩也以自己的风格和才能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烙上了独特的印记。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CE%F7%D3%CE%BC%C7%B7%E7%BE%B0&sr=&z=&cl=3&f=8&wd=%CE%F7%D3%CE%BC%C7%D0%B4%BE%B0&ct=0

想当初我写作文就抄过西游记,呵呵!很多,拿本书慢慢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