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的er图:赤脚医生为什么叫"赤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6:45:25

所谓赤脚医生,关键就在“赤脚”一词。赤脚,就是农民的代称,农民下地干活,经常是要赤脚的。那么,赤脚医生,就是半农半医的人了。这些医生,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他们经过医疗常识的培训后,就担当起本地医生的责任了。他们既然是半农半医,所以他们也是要参加生产劳动的,特别是农忙的时候。因此,赤脚医生有时候是带着医疗箱子,和农民一起下地干活。军队里有随军医生,叫军医,哈,咱农民也有随农医生,叫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即是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说得通俗些,村民
叫那些光着脚丫下田种地的医生做赤脚医生。
我国解放初至八十年代末期,乡村大多都有赤脚医生。那个时代,国家贫穷
,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有医学方面专业的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
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应急所需。贫穷落后的年代,生病人也尤多,更需要赤脚医
生的治病。因而,那个年代,在乡村里,赤脚医生就应运而生了。
在乡村里,选拔赤脚医生,一般是从以下二条件来选的。一是从医学世家中
挑选,二是从高中毕业生略懂医术病理中挑选。挑选出来后,集中到县卫生学校
培训一年半载,结业后回到乡村算是赤脚医生了。
乡村里的赤脚医生,因没受过系统的学习,医学,病理等知识是比较低的,
大病、重病治不了,复杂的病更不用说了。赤脚医生能解决的问题,通常是一些
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而已。虽说是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大大方便了
村民群众。一是他们没空到大医院去看病,二是到大医院看病交通也十分不便,
三是到大医院看病费用高。因而,村民群众十分敬重赤脚医生,都认为他们是村
里的大知识分子,是救命恩人。
其实,在乡村当赤脚医生很辛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赤脚医生没
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有的只是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
这微薄的补贴和工分,根本上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因而,他们白天还得赤着脚
参加生产队劳动,夜晚还要挑灯自学医学知识。其次,由于贫穷落后,医疗设备
十分简陋。除了一个药箱,几片普通的药片,一支针筒,几块纱布,别的就少得
可怜。这么简陋的设备,对赤脚医生来说,有时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了。
尽管难苦,但那时的赤脚医生,还是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的。
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到,他们就会赴诊,就会认真地为
病人看病打针服药。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
议送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赤脚医生治病收费不高,只收回成本钱,因
为赤脚医生都拿了生产队的补贴。有的赤脚医生如果碰上困难户和五保户,就得
倒贴成本费了。
乡村的赤脚医生,医术虽不高,但服务态度特别的好。他们常背着一个印有
鸡蛋般大的红十字药箱,穿着白褂,挨家串户走访群众。尤其是流感时期或流脑
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他们不但走家串户发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
,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安稳觉。乡村里的小孩怕打针,赤脚医生
便会千方百计哄小孩,或是给他们讲故事,或是为他们唱歌,有时甚至买上一颗
糖送给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时,一针落去,还未等孩子“哇”的一声哭叫
,针又拔出来了。这般一来,村里的小孩见了赤脚医生,既爱又怕,大都会缩进
母亲的身后,伸出头来,怔怔地盯着赤脚医生身上的红十字药箱——那里面,既
有糖果,更有针筒。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赤脚医生的医术虽没有大医院里的医生高明,但有时
大医院里的医生治不了的病,赤脚医生反而治得了。记得村里有位姑娘上山打柴
,不小心扭伤了手。她的手扭的也很怪,一手向上一手向下,向上的放不下来,
向下的伸不上去,到了县医院看,县医院建议到地区医院看。姑娘的父母手上没
钱,心急如焚,来找村里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正在吃饭,见来了病人,放下饭
碗,对着病人上下看了几遍。赤脚医生问过病由后,说这病我能治。于是,赤脚
医生叫病人的母亲将病人的裤带取走,换上稻草扎着,然后将病人关在一间虚掩
的房屋里。大概一个钟头后,赤脚医生提着锣,领着病人的父母,一起来到虚掩
的房屋门前。赤脚医生“”的一声将锣敲响,然后推开门,连声说好了好了。病
人父母一看女儿,果然好了:双手自如活动了。原来,姑娘手扭伤了因为受不住
疼痛无法扭转回来,治不了。赤脚医生这铜锣一响,吓得姑娘连忙伸手去提裤子
,就不治而愈了。这叫做姑娘家顾得了羞顾不得痛治疗法。
赤脚医生治病,在乡民的眼里,确是高。但有时,也失水准。记得我儿时,
有个耳朵发肿发痛,母亲便拉我去看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用手摸摸,用电筒照照
,说是中耳炎,便往我的耳朵灌药水,还说再洗两次就好了。岂料这药水一灌进
去,我的耳朵更肿痛了。洗一次痛一次,直到我无法忍受时,赤脚医生不好意思
说了:还是到县医院看五官科吧!母亲带我到五官科一看,医生笑哈哈地说,你
这小家伙,怎么在耳窝里种豆芽啦!医生说完,用夹子把耳窝里的豆芽夹了出来
,我的耳朵就舒服了。原来,我在豆垛里玩,一颗黄豆跑了进去,痒痒地,我便
挖,加上赤脚医生灌了药水,豆芽就在里面长大了。这也难怪村里的赤脚医生,
因为没有反光照明设备,他根本看不到我耳朵里长了豆芽。
无论怎么说,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
,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的发展,现在,乡村都建立了医院,医
生都规范化了,赤脚医生,渐渐地被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取而代之了。这便是人类
文明的又一进步。

赤脚医生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中国合作医疗制度的里程碑,是中国农村农民健康卫士.为什么会这样称呼有以下两方面因素.
首先这些医生都原本是农民,被选派到上级医疗部门学习一定时间之后回到本乡本土为父老乡亲提供医疗服务.这些人不是国家干部,不享受国家的补贴,是地道的农民,而由当地政府牵头,以村为单位把各家各户组织起来形成合作医疗社.这些赤脚医生就在这合作医疗中坐堂为农民服务.
其二,在农忙时或早晚都要下地干活,一但有人生病会随叫随到,不管在田里干活,还是在深夜睡觉的时候都会及时出诊.
基于以上两点,从民间到官方都把医疗合作社的这些经过初步岗前培训之后从事基层医疗服务的人称为赤脚医生.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赤脚医生的情况,可以细看以下文章.

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管理

〖建国后〗〖1969-1979〗〖合作医疗〗〖赤脚医生〗〖管理〗〖农村〗
山东省从1969年开始推广发展合作医疗,培养农村不脱产的卫生人员(赤脚医
生)。省内合作医疗兴起之初,坚持“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四自”(自种、
自采、自制、自养药材)方针,自力更生办医办药。合作医疗资金,主要来自社员
个人以及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公益金,赤脚医生待遇一般采取记工分,年终参加集
体分配。至1971年,全省已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5560多个,培训赤脚医生41000多
人。1972年1月,省革委卫生局在安丘县召开合作医疗经验交流会,号召当年在全
省生产大队基本实行队办合作医疗,城市、街道、学校也要推行合作医疗。

到1973年,全省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共36332个,占生产大队总数的44.9%;
实行队为基础、社队两级管理合作医疗的公社共261个,占农村人民公社的13.2%。
实行合作医疗的社队,已基本上达到小伤小病不出队。

1975年3月底统计,全省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由1974年底的67.15%上升到69.
6%;实行社队两级管理合作医疗的公社,由1974年底的34.8%上升到39.6%;全
省赤脚医生队伍发展到158168人。

1977年,全省开始整顿合作医疗,建立健全诊疗、药品、基金等管理制度。

1978年底,全省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生产大队共66979个,占生产大队总数的
80.3%;实行社队两级管理合作医疗的公社共1302个,占人民公社总数的62.2%。
全省有赤脚医生190541名,平均每个大队2.3名,其中女赤脚医生64419名。

1979年1月,省卫生局在利津县、高密县和长清县许寺公社分三片召开农村合
作医疗座谈会,就发展合作医疗、巩固赤脚医生队伍问题再次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建国后〗〖1980-1985〗〖制度〗〖合作医疗〗〖管理〗〖乡村医生〗
1980年1月,省卫生厅等单位联合转发卫生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医药管理
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的《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章程对合作
医疗的性质、合作医疗站的任务、合作医疗的形式和管理机构、基金和管理制度都
作了明确规定。
1981年8月,省卫生厅等单位发出《关于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办好生产大队卫
生所的联合通知》,要求停办或未办合作医疗的大队,已具备条件的要尽快办起来,
条件不具备而有赤脚医生的要办好卫生所,合理解决赤脚医生的报酬,除记工分外,
要给予现金补贴。赤脚医生经考核达到中专水平的,发给乡村医生证书,给予相当
民办教师水平的现金补贴。省卫生厅印发了《做好赤脚医生考核工作的意见》,对
考核内容、标准、方法、乡村医生证书等作了统一规定。

1982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农村医疗制度逐步向多种形式办医
的方向发展。原有的合作医疗机构,多数转变为集体或个体办医,成为街道或行政
村的卫生室,赤脚医生转为乡村医生或卫生员,合作医疗制度大部解体。少数经济
条件好的地方仍坚持合作医疗制度。1985年,招远县实行合作医疗的村占70%。办
医形式仍以集体办为主,在管理上多数实行承包制。1985年底统计,全省有行政村
卫生室8753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95.18%;乡村医生(包括卫生员)143483人,其中
90670人取得乡村医生证书。

为什么乡村医生叫赤脚医生

那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医疗卫生体系被破坏,很多医学专家被打倒。

现在这个称呼都不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 乡村医生,就像现在叫"民工"一样,相信再过去多少年以后会被诸如"城市务工者"等取代,这是世代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民进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