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 祁同伟:好八连吴岳生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8:01:01
有没有人知道南京路上好八连老战士吴岳生的报道.谢谢

查过了,就这一篇报道: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艰苦奋斗的楷模。当年毛主席得知八连事迹后,挥笔写下《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八一建军节前夕,我们来到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聆听和追溯八连官兵艰苦奋斗、永葆本色的故事……

霓虹灯下有定力

展厅里有一幅大型图片:在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的南京路夜景中,一位战士手握钢枪威严地站在哨位上。凡是驻足于此的人们,脑海里一定会联想到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陈喜、童阿南……那一个个剧中人物立即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南京路上好八连”原是一个普通的连队。1949年6月底,连队接到进驻上海的命令,从江苏陵口乘火车到上海西站。没有宿营地,连队在站台上露宿了三天三夜。接着又到“大世界”跑马厅后面的马棚里宿营,最后才移驻青海路刘家公馆,紧邻繁华的南京路。当时,八连担负市委机关和南京路、外滩等处的执勤任务。

南京路曾是旧上海的一个缩影,这里灯红酒绿,歌柔舞艳。有人曾扬言:“共产党进入上海,不要多久,就会发霉、发臭、烂掉!。”

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农村战士十分纯朴。初进上海时,他们连自来水都不会用,守着抽水马桶到处找厕所;按一下电灯开关,会被灯泡突然发出的光亮吓一跳。但时间一长,情况便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战士看到行人穿着时髦,男男女女挽着手臂进出舞厅、电影院,有点羡慕了;当一些装扮妖艳、浑身喷着香气的女子向他们抛媚眼、甩手绢时,有的战士也禁不住朝她们瞟上几眼。有人感慨:“南京路上的风光比电影还好看。”连队也开始出现一些反常现象:有人不惜花5毛钱到高级理发厅理发;有人不抽老烟叶子了,去买一块多钱一包的雪茄……

连队指导员张成志头脑十分清醒,他在党支部会上指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他组织全连一遍遍地学习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打碎了敌人从思想上、生活上瓦解和腐蚀革命队伍的企图。八连的官兵不但没有黑着出去,而且用自己的革命正气改造着南京路。

官兵们穿着草鞋行走在南京路上,扛着铁锹到十几里远的郊区开荒种菜,同时开展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块布等竞赛活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八连在艰苦奋斗中锤炼出了“拒腐蚀、永不沾”的金刚之体。

八连的三件宝

信封、草鞋、针线包,是八连官兵的三件宝,它们被陈列在展厅最醒目的位置。我们看到,当年八连官兵用的信封竟是用旧报纸糊的;草鞋已经相当陈旧;在几代官兵曾用过的针线包上,还清晰地绣着“艰苦奋斗传统代代传”的红字。就是这些“宝贝”加上坚强的革命意志,这支英雄的连队在南京路站住了脚,顶住了香风臭气的侵袭。

针线包的流行是从副连长张继宝开始的,是他把针线包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带进了大上海。一天,一位小战士军裤剐了个口子,想请连长刘裕民的妻子给补一下。他推开连长的房门,只见连长妻子正坐在床上纳鞋底,连长坐在小凳上补自己的衬衣。连长接过来说我帮你缝,边缝边对小战士说:“我刚入伍时也不会补,是老同志教我的。”小战士说:“下次我也学着自己补。”这件事很快就在连队传开,后来,八连官兵人人都有了自己的针线包。不知是谁还编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头禅:“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至当时,连队许多战士的内衣缝补得都认不出来原样,战士许长松的一件衬衣,补了20多个补丁。1961年老兵复员时,老战士联合提议把针线包作为新老战友交班的礼物。从那以后,每年老战士退伍时,都要精心缝制一个针线包,留给新战友作纪念。

如今八连的前两件宝早已“退休”了,但八连又给艰苦奋斗精神赋予了新内容。现在八连新的三件宝是:学习包、U盘、阳光卡。学习包里装有各种文具用品,战士们随时都可以坐下进行学习;用于储存各种资料的U盘,装有上百万字的内容,成了八连战士随身携带的资料库、图书馆。

八连还有三件传家宝——理发箱、补鞋箱、木工箱,至今没有丢。木工箱最初是老战士吴岳生用旧材料做的,他买来小锯、钉子放在里面,用来修木凳、修床板。后来,连队其他同志又制作了补鞋箱、理发箱,做到“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破了自己补,营具坏了自己修”。现在木工箱传到第26代,补鞋箱传到第27代,理发箱传到第28代。

“好八连”闻名全国

在展馆我们看到当年国防部授予八连的荣誉锦旗。锦旗“述说”着八连闻名全国的经过。八连进驻上海后,与其他连队的任务大致相同,但团俱乐部主任吕兴臣发现八连的工作总比其他连队冒尖。为探个究竟,吕兴臣一有空就往八连跑,听到官兵讲一些连队发生的故事,他就暗暗记下来。

为写好八连事迹,吕兴臣还找到主编《文学月报》的巴金等人,请大作家们对文章进行指点。在吕兴臣不懈努力和记者、作家们的帮助下,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了吕兴臣的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

1960年5月,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带领机关干部下海岛。他们在返回南京时路过上海,上海警备区司令员王必成对同行的南京军区政治部剧作家沈西蒙说:“你是剧作家,为好八连写个戏吧!”

沈西蒙等三人深入连队,和战士们一起站岗放哨,摸爬滚打,悉心体察干部战士的工作生活。他们在八连一住就是40多天,于1961年完成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创作。

戏排好了,但差点没演成。因为戏里有个战士离队出走的情节,引起不同看法。1963年初,周恩来总理到上海,他们向总理秘书汇报了《霓》剧的创作情况。周总理听后说:“还是演一演、看一看嘛。”总理回到北京后就让人打来电话,以总政的名义调《霓虹灯下的哨兵》进京演出。

《霓虹灯下的哨兵》在总政话剧团剧院连演两场,引起很大轰动。之后,解放军总政机关举行向“好八连”学习报告会。会上,总政领导号召开展学习雷锋和“好八连”竞赛。

“好八连”事迹得到广泛称赞。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命名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荣誉称号,上海人民则亲切地称其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1963年8月1日,毛主席欣然命笔写下《八连颂》。同年11月29日晚,在北京怀仁堂,《霓虹灯下的哨兵》剧组为毛主席作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毛主席走上舞台和编导、演员们一一握手,并对他们说:“是个好戏,很动人,写得好,演得也好,要多给一些人看。”

这年底,周总理专门约见夏衍、沈西蒙等人,要求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改拍成电影。从此,“好八连”事迹传遍军营内外。

延续了33年的故事

第三展厅里展示着许多记录八连官兵情系群众、支援地方建设的照片。当我们走近最后一个板块,被一组延续记载33年的照片吸引了。那一张张照片真实记录着一位坐在轮椅上、名叫胡红根的残疾人的成长经历,他从少年到中年始终得到一批批八连官兵的真情关爱。当年胡红根称八连的战士为“叔叔”,如今战士们都喊他“叔叔”了。

33年前,胡红根因小儿麻痹症使他上学成了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八连战士殷春安和陈世凯到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时,了解到这个情况,他们便主动背着小胡上学放学。也就是从那时起,33个春夏秋冬,八连的干部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照料和帮助胡红根的爱心“接力棒”却一直传递至今。

由于胡红根腿不能站立,洗澡是个难事儿。负责照料小胡的战士石彬平和胡善坤就让他靠在自己的身上,扶着他泡澡,然后再把他抱出水来搓身子。洗头时,两位战士交替背着他站在喷头下,帮他冲洗。澡堂里有的群众不认识两位战士,大家都以为他们是胡红根的亲属。听到议论,两位战士笑笑说:“我们就是一家人。”

是个难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