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干的功效与作用:曾国藩为什么没当京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8:00:33
曾国藩为什么没当京官~
这样不但可以削弱它的兵权,还可以留在北京让皇帝看着~
让它在外当,两江总督就不怕它造反~
两江粮食财力丰厚,而且还是湘军的底盘~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从以上史实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本来就是有错误的,曾国藩担任京官多年,且官至礼仪部侍郎。
  所以我只能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为什么曾国藩在手握湘军却没有进再次进京?
  我想首先从曾国藩主观思想方面谈谈:曾国藩这个人从小就极其重视礼义廉耻的自我约束,对清朝也是从内心深处加以认同的,他没有也不可能产生所谓进京控制朝政的念头。这点可以从他被太平军俘虏后不肯代为书写告示以及试图自杀方面得以印证。
  第二就是客观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作为拥有重兵的湘军统帅远比当京官划算,且京城里勾心斗角也极易翻船。曾国藩一生谨慎,不愿身陷泥淖。
  第三就是我当时内忧外患清政府也确实需要一员悍将来镇守江浙富庶之地,有意把他留在地方。
  补充一点就是我个人认为曾国藩本人既不想造反也没有造反的可能。清政府早就在他身边布有重兵,既有左宗棠也有僧格林沁。而且其身后还有个门生李鸿章以及其弟弟曾国荃企图坐收渔翁之利`````我想宋太祖的烛光斧影他总还是心有余悸吧

他1870年代当了直隶总督,还领了军机大臣衔,这都是当时仅次于恭亲王的内阁官僚了,难道还不是京官啊.

因为当时社会动乱,内有农民起义,外有西方侵略,所以清朝不敢自毁长城

在太平天国没有起事之前,曾氏并不受用,只是在地方搞搞洋务,一介文官,哪来兵权?后来湘军壮大是在清朝的政府军被太平天国消灭待尽之时,临危授命,在湖南农村选拔强壮劳力,组织团练,哪知道我们湖南人这么能打!
一举成名!
皇上自然需要这样的人来镇压起义
所以老曾就在湖南长沙市五一大道198号住了一辈子

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