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演唱会嘉宾阵容:邮票为什么叫邮票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5:45:48

中国创字句之奇妙;西人叫邮票为stamp(意指邮寄是打印章),怎及我们贴切呢!

邮票是在邮件被寄出前,寄邮人已支付传递费用的证明。一般而言,邮票是一张贴在信封上的长方形小纸。邮票的票形除了矩形,也有三角形、圆形等其他形状,也有一些国家发行过不由纸造的邮票(如塑料)。在大多数国家,邮票的发行由国家管理,即使国家的邮政公司已私有化,邮票发行依然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

stamp n.[C]
1. 邮票
My son is a stamp collector.
我儿子是集邮爱好者。
2. 印花;验讫的标签
3. 图章,印,戳子;(印下的)戳记,标记
He is looking for his rubber stamp.
他正在找他的橡皮印章。
4. 特徵;标志;痕迹[the S]
Mary's words have the stamp of truth.
玛丽的话具有真实性。
5. 类型,种类
Don't mix with people of that stamp.
不要和那种人交往。
6. 跺脚,重踩
7. 压印机;捣击机;杵
vt.
1. 贴邮票於;贴印花於
I forgot to stamp the letter.
这封信我忘了贴邮票。
2. 盖章於;压印於;打上(标记等)[(+on/with)]
He stamped his name on all his books.
他在他所有的书上都盖上自己的名字。
3. 铭刻(印象等)[(+in/on)]
Feudal ideas were stamped on her mind.
封建思想在她头脑中根深蒂固。
4. 跺(脚);用脚踩踏
5. 标出,表示[(+as)][O9]
Their behavior stamps them as brave people.
他们的行为说明他们是勇敢的人。
6. (用杵等)捣碎,压碎
vi.
1. 跺脚;踩[Q][(+on)]
The horse stamped on the ground.
马重重地在地上一跺脚。
2. 拒绝,扑灭,毁掉[(+on)]
3. 捣碎

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伦敦一个中学的校长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希尔十分纳闷。邮递员走后,他好奇地问姑娘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一种只有他俩才懂得的暗记,这样,用不着看信的内容就互通音讯了。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决心进行改革。
那时,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邮资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8便士。因此,拒付费用、拒收来信的争执时常发生。
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计算和创新后,罗兰·希尔提出了“降低邮资、统一收费标准、简化邮递手续”的思路。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观点为基础写成了一本题为《邮政改革:重要性及实用性》的小册子,呈递给当时的财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于无奈,他只得将小册子修改后公开发表。他提出了三项建议:由寄信人在邮局付现金;通过对信封、信纸收费的办法统一邮资;使用“一片只够盖上邮戳即可的纸片,在其背面涂上粘液。这样,其持有者将纸片浸湿后,可将它帖在信封之上”。
这三项建议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种情况下,1839年8月,维多利亚女王签署法令,决定正式采纳希尔的建议,并调希尔进入财政部负责实施这一计划。1839年9月6日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尚不叫邮票),在收到的2600多封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尔根据这4份作品,以威廉·维恩所作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的纪念章作原画,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费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邮票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一便士”字样,故称为“黑便士”。
原定于1840年1月1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1840年5月6日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邮票)。从此,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