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好声音里中文歌曲:吴敬琏和郞咸平有什么产业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9 13:19:26
除了经济学以外的实体型产业。

他们主要做学术研究的。
  是经济学家。收入包括研究成果,演讲=写书,大公司独立懂事,咨询等。

  郎咸平教授于1986年获得宾夕法尼亚(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执教于多家知名的商学院,其中包括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郎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郎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公司治理顾问,深交所公司治理顾问,亚洲开发银行的中国银行改革治理顾问,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项目顾问。郎教授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于世银经济学家StijnClaessens和SimeonDjankov合作,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在东亚地区,此项研究尚属首次。郎教授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以及“集体诉讼”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他的观点受到媒体,学术界以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被媒体尊称为“郎监管”。郎教授的监管思维在重要媒体包括“新财富”,“财经杂志”,“21世纪经济报导”,“三大证券报”,“中央电视二台经济半小时”,“中央电视二台财经报导”,“凤凰卫视”等等经常报导。根据学术论文的贡献而言,郎教授是世界级的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专家,成就斐然。他曾经在多家世界主要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郎教授的论文被大量引用,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普遍认可。

  吴敬琏,中国当代经济学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干事、经济动态组组长, 国务院经 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30年1月24 日生于南京。1948年考取金陵大学文学院, 因病于1950年正式入学。入学后转入经济系学习。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 金陵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53 年大学毕业, 1954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955-1956年跟后来在柯西金时期成为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的前苏联专家阿·毕尔曼学习, 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1956-1957年参加全国范围的体制调查和体制改革研究。他参加了孙冶方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论》和于光远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写作。在这一期间, 他的理论文章, 如与林子力合写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论》等, 特别是为于光远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写的《社会主义的<经济表>》, 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196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一文, 被国外某些学者 认为是一篇某种原则上区别于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代表作。

  1976年以后, 他进入了工作最紧张、成果最丰富的时期。1977年他较早对大寨"左"的口号和做法提出了公开的批评。他还参加了"按劳分配讨论会"的筹划和 组织工作,在经济理论方面对极"左"思想发起了系统批判。从1979年开始, 他把 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比较研究方 面来。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的想法。他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 为在中国开辟比较经济体制研究这个新的学术领域, 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982年和别人合写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经济属性和商 品经济属性》和《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调节方式》等文章, 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 经济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

  198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研究员, 1984年7月访美归来。他在调查研究中 发现某些简政放权的措施, 使得地方封锁割据现象加重, 而企业并未获得应有的自 主权, 于是在中国经济学文献史第一次提出了"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是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分权的概念, 指出必须避免走行政性分权的道路。1985年2月发表了《经济改革初战阶段的发展方针和宏观控制问题》。指出, 为了保证经济改革能够平稳进行, 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宏观经济关系比较协调, 市场不太紧张, 国家财政、物资后备比较宽裕的良好经济环境。此后, 他针对现实经济中的问题, 进一步论述了以上观点, 并提出对改革目标和实施步骤作出总体规划的时机已经成熟。1985年11月, 他领导一个课题组对"六五"时期的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体制改革和提高人民生活三者的关系》为题的报告中提出, 中国正 处在二元经济迅速向现代经济转化的阶段。在这个经济发展阶段, 必须始终十分注意 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十分注意社会资金的积累, 恰当地把握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 移的速度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1986年初, 他参加了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研讨小组的工作。他有机会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整理。这一时期, 他 写的《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和改革的经验 总结》等文章, 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

  主要著作:《经济改革问题探索》、《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合著)、《吴敬琏选集》、《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合著)、《渐进与激进 中国改革道理的选择》、《何处寻求大智慧》、《国有企业改革大论战(二)》等。(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