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农口琴简谱10孔bd:谁知道有关西湖石刻文化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13:25:5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国人将杭州比作天堂,就是因为杭州有了西湖的缘故。西湖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其中西湖水域面积约7平方公里,三面云山环绕,东部紧临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西湖是以秀美为极致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西湖山水美丽,文化丰厚,人文历史,园林精品与自然山水完美交融是西湖风景区最基本的特征。西湖山水和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庸"在文化和山水美学上的代表,具有极高的典型意义,在中国文化、历史、宗教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西湖在印支运动形成内海向斜倾伏前缘马蹄形盆地上,叠加产生了燕山期(晚侏罗纪)强烈火山喷发,进一步陷落成洼地,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盖溶化,海平面上升形成西湖古海湾,钱塘江、长江入泥沙在湾口形成沙坝,使海湾和外海隔离形成泻湖,雨水溪水又使西湖淡化成淡水湖。2000年来人类筑堤造坝,疏浚治理,不断改造环境,美化环境,使西湖始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西湖山岭属天目山余脉,天目山被称作"植物王国"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西湖的自然植被和天目山的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生命联系。有天目山余脉和钱塘江的山川作为依托,形成了三面环山,中涵碧水的湖泊地貌,山不高而层峦叠翠,水不广而平湖如镜。湖外有山,山外有江,江湖相映,山川并秀。它的山水比例尺度恰到好处,给人以自然亲切秀逸清雅的美感,是自然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强烈的审美效应,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西湖风景名胜区紧临城市,城景结合,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又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它与城市互存互荣,和谐相处,又始终保持一个风景名胜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保持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和特点。西湖风景景观极为优美清雅,既是游览胜地,又是人类活动和居住环境的理想境域。风景名胜与历史文化名城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中国可推首例。

西湖被中国人看作是自然山水和人文历史完美结合的极致,是人间"天堂"。中国著名的三大民间爱情故事:梁祝、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其中梁祝、白蛇传和西湖有密切联系,优美动人的传说在中国人中是老幼皆知。西湖的山水,西湖的文化完全符合人们的审美习俗和审美情趣,这种强烈的审美倾向使中国人将最动人的爱情故事,紧紧地和西湖风景联系起来,这种山水美和人文美的统一,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西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杰出代表。是一种美妙绝伦的风景。它体现了人类社会和居住地长期以来的演变,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最大特点是建筑美、人文美和自然美的高度结合。利用自然,而不是模仿自然。西湖及周围重叠起伏的山峦,构成一幅天然画卷,2000年来的人文古迹、园林精品隐现于山际水边、绿树浓荫之中,使建筑与环境取得最大限度的协调、渗透和融合。如西泠印社、文斓阁、小曲园、蒋庄、刘庄、郭庄等均选在西湖山林隐没处,与苏堤六桥成景。西湖建筑充分尊重自然地势的起伏陡缓,因地制宜,或在湖傍筑一水榭(平湖秋月),或在峭壁之侧做半亭之景(六一泉),或在悬崖之畔做吊脚楼(四照阁),使建筑与自然气韵相渗透。美国长岛大学教授、国际美学学会主席、著名美学家阿诺德·伯利恩特认为"西湖是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西湖风景名胜区无论从景观设计,还是从造园艺术方面,都取得杰出成就。它们包括一大批古建筑、古墓葬、古石窟、古遗址、名人古居,这些文物古迹突出地表现了历史文化价值。

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突出的艺术成就,西湖景观的意境,对江南地区的建筑、环境设计乃至北京的皇家宫苑的景观设计产生过重大影响。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都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西湖的景观设计的艺术手法。如三潭印月的水上庭院,西泠印社的山间小筑,平湖秋月的临水建筑群等等。

西湖紧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是省会城市的杭州,其灿烂文化与西湖文化交相辉映。最可喜的是西湖文化遗存,保护较为完好,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古迹、园林佳作、名人别墅、历史纪念地,可以使人清晰地看到西湖各个时期的历史印记。

西湖除了湖泊以外,周围山峦起伏,分布着洞、壑、溪、泉等自然地貌。

西湖有巍峨峥嵘的峰峦(由石英砂岩形成,如美人峰、卓笔峰等),又有嶙峋突兀的岩嶂(由火山岩凝结成,如宝石山、孤山等),有灵秀奇特的山岩(由石灰岩形成,如飞来峰、吴山等),还有逶迤连绵的丘岗。另外,西湖群山中分布着多种洞壑奇石,有千奇百怪的石灰岩溶洞(如紫来洞、一线天、水乐洞等),又有断崖裂隙形成的岩洞(如紫云洞、黄龙洞等),还有因熔岩断裂、海水搬迁裸露巨石而形成的自然洞壑(如宝石山川正洞等)。

西湖的泉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岩的裂隙水,以虎跑泉、白沙泉为代表,主要分布在西湖群山中由砂岩和火山岩组成的山岭中;第二种是喀斯特泉,以龙井泉、水乐洞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山岭中;第三类是孔隙泉,可以玉泉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其中虎跑泉被誉为中国三大名泉之一。

西湖的自然地形地貌和美妙的自然现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美景。"西湖十景"中由气候和天气形成的美景,春有"柳浪闻莺";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晨有"苏堤春晓";晚有"雷峰夕照"。因此古人称西湖"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各有各的彩图,各有各的意趣。

西湖紧临钱塘江,钱塘江特殊的河口地貌形成了千古奇观的钱塘江潮,奔腾汹涌的钱塘怒潮蔚为大观,千百年来历代文人所赞叹咏颂,既是自然奇观,也是文化景观。在世界上只有亚马逊河有此相似奇观。

西湖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西湖的植被是北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西湖风景区种子植物物种共有1369种。100年树龄以上的古树有869株,主要树种以香樟、晚香、银杏为最多,其中300年以上一级保护古树有246株。西湖龙井茶,是中国最珍贵的名茶之一。西湖茶山,层峦叠翠,不仅是一道迷人的农家田园风景,还是一种精致农业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杭州一带繁衍生息,产生了被称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2000多年前,秦始皇统一六国,设钱唐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杭州,州治在凤凰山,筑城三十里;隋大业六年(610年),大运河通航带来杭州城市的繁荣;唐代宗(762-779年)时州刺史李泌凿六井引西湖淡水供新陆市民食用,纺织、制瓷业的兴起,使杭州成为江南一带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大诗人白居易振臂一呼,使西湖第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风景佳丽之地。宋元佑四年(1089年),苏东坡任杭州太守疏浚西湖,筑成长堤(今苏堤),并设三小石塔,为今"三潭印月"缘起;大诗人苏东坡对西湖的描述,使西湖山水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此一美学倾向成为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的主导方向。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杨孟瑛复治西湖,置杨公堤(今环湖西路);清雍正总督李卫浚湖筑金沙堤(在今岳湖);清嘉庆五年(1800年)巡抚阮元浚湖筑洲,增西湖二洲为三岛……等等。这样才形成西湖的众多名胜和优美画面。

西湖还有不少的名刹古寺,它们都是西湖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创建了灵隐寺和天竺寺;唐元和年间性空和尚建造了定慧寺(虎跑)。五代吴越王族对佛教更是大力提倡,不但扩建了原有20多座寺庙,还以各种名义修建了净慈、云栖等寺院300多座,以致后人称杭州为"东南佛国"。西湖的道观,最早起自晋朝时的抱朴院,至今还在。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王国首府,被誉为"东南第一州"。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云:"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南宋建都改名临安,又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外交往频繁。一百多年间,新建大小花园数百处。西湖四周,园囿林立,有名可查的大型名园就达35处。其中不少是规模宏大、构筑精巧,亭阁廊轩、池泉溪湖、洲台桥舫、假山异石、四时花鸟,应有尽有。南宋时留下的西湖十景,现在成了人们游览的重要景点。

西湖的古建筑、石刻造像、园林精品等赋于西湖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体现了它的文化价值。建于五代的白塔,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胡庆余堂中药店,为19世纪典型的商业(中药业)古建筑,反映了19世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别是药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岳飞庙(墓)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不仅是重要的纪念地,而且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飞来峰石刻造像有五代、宋、元时石刻造像380余尊,是中国宋、元代江南石刻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六和塔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吴越王钱弘镠建,塔高59.89米,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文澜阁初建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我国著名的藏书楼;孤山西泠印社被称为"湖山最佳",是江南园林建筑造景的优秀范例;建于宋太平兴国元年的保俶塔,亭亭玉立,平添湖山秀色,是西湖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