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林依晨演的电影:第二次征求”周围猜想”之答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2 00:23:49
”周围猜想”内容:社会科学领域内,是否存在一种,或多种被全世界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东西,至少是不被反对的东西。
首先感谢各位网友的热情支持,我有一些补充,或许对找到答案有所帮助.
1. 悬念,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导致"猜想"的成立.问题解决了, 悬念消失了,"猜想"自然有了答案.
2.当大多数人热衷研究特殊性的时候,我们正试图为这个世界寻找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共同性,不论结果如何,这种努力本身就具有挑战性.
3.有"和谐"的愿望是第一步,下一步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找到这种"共同性"是建立理论的核心基础,这是中华民族对现代人类进步的贡献.
4.我个人完全相信能找到人类某种共同性,过程虽然艰辛,但科学本身就应该是这样.

爱与被爱

“四色猜想”的由来可谓久远。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这里所指的相邻区域,是指有一整段边界是公共的。如果两个区域只相遇于一点或有限多点,就不叫相邻的。因为用相同的颜色给它们着色不会引起混淆。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三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以上的判断,终于完成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了世界,从而使“四色猜想”成为了四色定理。它不仅解决了一个历时100多年的难题,而且有可能成为数学史上一系列新思维的起点。不过也有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还在寻找一种更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此番即出现来自中国哲学人士的新构想的争鸣声音。

楼上用反证法证明有一个漏洞,即此猜想错误与“所有人认为此猜想错误”不是对等的
个人认为这个共同点可以是“所有人都有,且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即使是白痴(他们的观点可以是我不知道什么叫观点)”

我想1+1=2可能是没人反对的,或者每个人都有头,可能就没人反对了

有的,

很多啊,人类的进化过程大体差不多,我们来至同一个星球,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头上是同一个太阳,同一个月亮,同一片星空,太多的东西是共同的。
比如音乐,如微笑。
在社会科学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下世界的两大主题。现在在世界上有谁反对这两大主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