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侠一枝梅2百度云:有人了解乌兰巴托吗?能说说那边现在的经济、文化、生活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8 01:49:18

不久前去乌兰巴托,中餐馆之多,使我大吃一惊,也使我不禁暗中自喜。
  所以如此,自有个中原因。13年前,也就是1991年,我曾第一次去乌兰巴托。那时我还在职,是随着一个高级代表团去的,住在政府宾馆。那是乌兰巴托的市郊,一幢幢小楼,在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环境十分幽静。

  访问中,除正式活动外,我们还观看了在草原上举行的赛马、抢羊等表演。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在湛蓝的天空下,闪动着点点白色的羊群,令人心旷神怡。访问进行得很圆满,但就我个人而言,却吃了不少苦头。蒙古人以吃牛羊肉为主,我虽不是完全不吃,但却从心里不喜爱。而政府宾馆的餐食,顿顿都是牛羊肉,尽管厨师做了很大努力,牛肉特别是羊肉膻味还是不小,难以吃下去,同去的人也不很习惯。

  然而十多年后我再到乌兰巴托,发现那里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中餐馆近几年增加很快,已发展到上百家,街头巷尾都有,四川、淮扬、福建菜都可以吃到。

  乌兰巴托的中餐馆,是来自中国重庆、福州、扬州等地的人开的。餐馆装修考究,布置典雅,壁上挂有中国字画,头顶悬着红色宫灯。餐桌均为中国式的圆桌,中间放有玻璃转盘,餐具多用套盘,备有白色餐巾,比北京的一般餐馆还要讲究。客人进门时,有穿着中式旗袍的小姐迎接,她们虽多数是当地的蒙古人,但间或也能见到来自中国来的姑娘,用纯正的普通话迎接客人。

  这些餐馆多为近两三年,也就是21世纪初以来,随着蒙古对外开放的进展、外国游客的增加,陆陆续续开办起来的,受到蒙古人和外国人的青睐。我们去过的“唐龙”、“华兴”、“老家”、“阿诺金”餐馆,都顾客盈门,生意相当红火。

  当然,乌兰巴托不仅有了中餐馆,还有不少日餐馆和韩餐馆,市内日产、韩产轿车也不少,更有专卖韩国商品的大型超市。我们作为蒙古近邻的中国人,看到蒙古对外开放带来的变化,看到中蒙两国民间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和发展,欣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乌兰巴托,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 (Ulan Bator) 是一座具有浓郁草原风貌的现代城市。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常住人口94.2万(2004年底) ,其中70%的人口是年轻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乌兰巴托位于蒙古高原中部,肯特山南端,鄂尔浑河支流图拉河畔,海拔1351米。这里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最低气温达-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年平均气温-2.9℃。乌兰巴托南北两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清澈的图拉河从城南的博格多山脚下自东向西缓缓流过,东西两面为广阔的草原,也是城市发展的走向。城市主要街区座落在图拉河北岸。
乌兰巴托始建于1639年,当时称“乌尔格”,蒙语为“宫殿”之意,为喀尔喀蒙古第一个“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驻地。“乌尔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带。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如今,乌兰巴托已由蒙古昔日的宗教中心变成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附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全国大部分工厂企业设在这里,工业以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为主,全市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乌兰巴托市地毯厂生产的纯羊毛地毯多次获得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奖牌,还有裘皮服装、山羊绒和驼绒制品,成了该市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乌兰巴托是全国交通运输的枢纽。这里有通向全国各省市的公路网和飞机航线,有铁路同中国、俄罗斯相衔接。还有固定的航班开往北京和莫斯科。乌兰巴托铁路局同中国呼和浩特和天津市铁路局在国际联运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乌兰巴托铁路局统管蒙古全国的铁路及国际联运,承担着全国货运周转量的80%和客运周转量的近50%。从乌兰巴托向南北延伸的铁路干线,不仅在蒙古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是连接中蒙俄三国并继续延伸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国8所高等院校,这里就有7所。还有中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十年制中学。据统计,乌兰巴托人平均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在上学。
乌兰巴托市宽广整齐、风景秀丽。它既是蒙古草原上一座古老的城市,又是一座新兴的年轻城市。市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在现代化楼群之中,传统的蒙古包仍然可见。
乌兰巴托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和天津市结为友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