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姗姗真实身高体重:企业文化的创建案例谁有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1:26:57

汇丰控股集团是一个经营成功,持续发展的国际先进银行控股集团。这家有140年历史的老牌银行是如何取得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呢?笔者经研究发现,除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外,汇丰完善系统~务实并适时调整的企业文化,是促成汇丰银行发展成为国际先进银行控股集团并至今仍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一、汇丰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汇丰企业文化开宗明义提出:汇丰控股集团追求的最主要目标是为股东创造满意的资本回报。事实上,汇丰控股集团的确达到了这一目标:就2004年集团1 7%的资本回报率来讲,其股东不可能不满意。但重要的是,在完善系统、务实并适时调整的汇丰企业文化支撑下,汇丰控股集团能够在取得股东满意资本回报的同时,兼顾到客户、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汇丰企业文化的成功之处,在于汇丰推崇和遵循的各项经营理念,均在银行经营和员工行为中得到落实,并通过直接服务客户、直接服务或间接考虑员工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终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一)完善系统务实的汇丰企业文化
  1.汇丰企业文化完善系统,倡导兼顾各方利益的多元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汇丰价值观,通过推崇和遵循尊重客户、员工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倡导环境保护和重视服务社区的理念,对外树立了鲜明的银行重视公众利益的形象,对内规范了银行开展业务的行为准则。汇丰企业文化完善系统,在于其所倡导的以下经营理念,虽然不一定都直接服务股东利益,但殊途同归,却都紧紧围绕着服务提高资本回报率这一核心价值观。
  (1)对待客户:提倡和标榜“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汇丰提倡和标榜向客户提供“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的价值观。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赢得客户是银行一切工作的根本。如果不考虑银行是否应该选择所服务的客户这种商业伦理问题,银行具备吸引所有客户的“卓越和完整的客户服务"能力肯定比没有这种能力要好。实质上银行之间的竞争手段多种多样,银行通过提供优于对手的产品和服务,使购买者在众多的银行产品和服务中选择本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这种通过客户选择银行间接实现银行最终选择客户的方式,不失为一种银行竞争的至高策略。这样,银行可以更关注“服务什么客户对银行更加有利”这个问题。为落实向客户提供“卓越和完整服务"的理念,除要求员工遵循法律、法规和市场惯例外,汇丰还制定并要求员工在日常业务操守中熟练、细心和勤奋地予以贯彻以下的具体业务原则:'强调只向客户承诺能够提供的业务,决不误导客户;制定严格制度禁止员工接受客户提供的任何利益,包括礼物、好处、服务、贷款和费用,也不鼓励客户向员工提供这些利益;类似地,员工也不可以以行贿方式取得任何业务。
  (2)对待员工: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上讲,合理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应该是银行员工薪酬与其对银行的贡献匹配。任何银行员工,不管是董事长,还是基层员工,其对银行的贡献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尽职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因此,制定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需要银行树立尊重员工的“以人为本”理念,这也是银行依靠员工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汇丰奖罚分明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体现在落实以下的理念:强调关心员工福利;鼓励员工实现个人潜能,主动、创新开展工作;鼓励团队合作,承认员工的业绩并给予奖励;为了客户、股东和所服务社区的利益,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守诚信、正直、开放和合作的行为准则;依据员工对银行的价值贡献和适用性决定员工的录用和升迁,对所有员工提供平等机会,不考虑性别、种族、国籍、年龄、身体状况、出身、宗教和地位等因素。
  (3)对待社会:倡导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汇丰倡导并落实以下重视环境保护的理念:坚信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保持社会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追求经济发展和健康环境的统一,重大业务要确保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支持世界各地与环境有关的科学研究;支持环保、循环应用和生态规划项目,也支持员工作为志愿者参加这些项目;刊发专门手册解释银行坚持的环境政策。
  (4)对待社区:遵循服务所在社区的观念。汇丰重视遵循服务所在社区的观念,通过确保其75%的捐款用于支持银行所在社区的慈善事业、教育和公益活动来提高银行公众形象:支持贫困落后地区的初级教育、鼓励和促进各国青年增加相互了解、增强对其他文化兴趣、加大对商业和金融兴趣及语言学习特别是亚洲国家语言的项目和活动安排。此外,银行鼓励员工为慈善机构筹款和充当志愿人员。
  2.汇丰企业文化务实可行,促进经营成功的业务原则。完善的银行企业文化通过提出合适的经营理念并在日常经营中落实来促进银行的持续发展。如果银行实际业务操作与银行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那么,不管这些理念听起来有多么美好,多么动人,银行文化的实际效果肯定会不尽人意。汇丰企业文化的务实可行,在于通过以下操作性强的业务原则将企业文化的“虚"转变为日常经营行为的“实”。
  (1)“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有效高效的业务运作”指重视业务运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有效性强调做正确的事,高效率重视正确地做事。银行要做到在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有效高效地运作",就必须尽可能地简化业务流程,省略不必要和不合理的环节,避免做没有效果的事情,同时,员工能够在严守制度规定基础上尽可能自觉提高办理具体业务的速度尤为关键。这样,银行便可以大幅降低做同样业务的成本,或以相同成本做更多的业务,从而有利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2)“资本充足和流动”。银行提出“资本充足和流动"的经营理念,表明银行重视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管理。“资本充足和流动”对银行资本管理相关业务的指导十分明确,既可以作为银行资本管理的一个目标,也可以成为资本管理业务的一个行为准则。不考虑其他条件,在“资本充足和流动"的理念下,银行在规划业务时会倾向选择有利于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相对于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更符合对银行资本充足和流动”的要求,如果银行只能在给银行带来相同利润的一项资产业务和一项中间业务之中选择其一,银行会选择这项中间业务,放弃要求较多银行风险资本和流动性管理要求高的资产业务。
  (3)“谨慎的贷款政策”。汇丰“谨慎的贷款政策"所体现的丰富企业文化内涵,通过以下的贷款业务操守具体落实:要求选择优质贷款客户、加强风险监控环节;限制贷款投向与银行伦理和道德观相违背的项目;禁止向涉及武器生产和武器销售、与逃税和洗钱有关的项目贷款。此外,通过贷款政策评价和控制贷款用途,间接实现银行理念强调的对所在社区社会应负的责任,发挥与所在地社会目标一致的建设性作用:坚信支持自由贸易和投资对增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避免开展可能引起武器交易、偷漏税和洗钱的业务;对于可能对社会、道德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业务,必须先通过充分评估,在确保对内符合银行价值观,对外符合银行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后,才给予办理。
  (4)“严格的费用纪律”。银行要将“节俭”的理念通过“严格的费用纪律”转变为实际经营行为,需要制定与各项业务匹配的严格财务制度作为保证,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培养银行员工自觉的节俭经营的行为规范。例如,面对制度允许的多种支出方案,不考虑其他因素,银行员工会自觉选择费用最低的方案。
  为贯彻和落实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在制定上述业务原则并要求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的同时,汇丰控股集团也重视强调和培育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
  (二)适时调整的汇丰企业文化
  1999年,汇丰控股集团确定了以“HSBC”作为集团唯一的全球统一品牌名称,同时确定了集团“全球金融、地方智慧”(the world’s local bank)的全球战略定位,即既是全球化的跨国银行控股集团,又是融合所在地特色的地方银行。
  面对这种看似矛盾的战略定位,汇丰控股集团是如何成功解决了可能给银行经营带来的两难选择,并取得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呢?笔者发现,适时调整其赖以支撑的企业文化是汇丰经营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又一关键。汇丰控股集团在支撑其一百多年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丰厚内涵基础上,针对新的战略定位,适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构建企业文化的部分新内涵。经过从1999年确定新的全球战略定位后几年的成功运营,汇丰控股集团更加坚定了其“全球金融、地方智慧"(theworld’s local bank)的全球战略定位,也完善和丰富了支撑和促进其持续发展的汇丰企业文化。2004年11月26日汇丰控股集团召开的董事会审议通过了上述具有丰富内涵的汇丰完善系统、务实的企业文化,并责成集团高级管理层负责确保集团各级员工熟知其企业文化内涵,以确保汇丰企业文化能够在业务运作的每个层面得到贯彻和落实,使集团员工规范的业务操作和经营行为与其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业务原则和银行价值观相一致。
  可以预见,上述汇丰控股集团完善系统、务实并适时调整的企业文化,作为集团所有员工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将为汇丰控股集团未来一段时期在全球的进一步扩张和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二、正确认识银行文化
  当前,与国际先进的外资商业银行相比,中资商业银行尚缺乏竞争力,其主要的深层原因之一是中资商业银行的银行文化建设滞后,而造成中资商业银行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诸多对银行文化的认识误区。因此,对中资商业银行来讲,正确构建银行文化的当务之急,是尽早走出目前普遍存在于业界的对银行文化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银行企业文化必须构建。
  从银行文化的本源看,银行文化实质上是人类一切有意识的银行活动及其结果,即一切银行活动的“人化”都构成银行文化。可以说,一个银行的银行文化也就是该银行的文化历史积淀,是该银行历史上所有活动的文化积累。也就是说,银行文化是一种现实存在,任何银行都存在银行文化。即使不主动构建银行文化,银行文化也存在于银行当中,只不过这样的银行文化可能是各种文化因素的杂乱丛生。如果一个银行不主动构建完善的银行文化,可能出现的可怕情况是,银行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会产生比积极因素更大的作用,严重的将完全抵消积极因素的作用。银行文化对银行的作用取决于银行文化本身,只有完善的银行文化才可以通过银行文化的导向、激励、凝聚和约束功能对银行经营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完善的银行文化必须主动构建,只有通过正确的途径构建,并经过长期悉心培育的银行文化,才能够成为完善的银行文化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成功构建银行文化,就要发扬银行文化的积极因素,抛弃银行文化的消极因素和糟粕部分。
  误区二:银行文化即员工业余文体活动。
  这种观点认为银行文化是员工的业余活动,忽略银行文化与银行经营行为的统一。从银行文化的结构看,银行员工的业余文体活动仅属于银行文化的一种活化和显像,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强员工的凝聚力,绝不是银行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和内容。如果将员工业余文体活动等同于银行文化,仅仅为“员工娱乐”而开展活动,势必导致银行文化建设在行动上与银行经营管理脱节,在认识上缺乏深层的文化思考,无法通过这些活动向员工灌输银行核心价值观,也无法从精神层面影响员工的经营管理活动。
  误区三:银行文化即银行形象识别系统(CIS)。
  按文化的四层次说,银行文化实质上可分为银行物质文化、银行行为文化、银行制度文化和银行精神文化。银行物质文化主要植根于银行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之中,包括银行经营环境、银行建筑和广告以及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经营成果;银行行为文化、银行制度文化和银行精神文化主要植根于国家与民族文化背景之中,银行行为文化包括银行经营、人际关系、教育宣传和业余文体活动中产生的现象,是银行精神文化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银行制度文化是银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是银行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银行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包括银行治理结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银行精神文化处于银行文化的核心地位,包括银行的核心价值观、银行道德、银行经营哲学与银行风貌。银行形象识别系统(CIS)仅仅是银行文化四个层面的外显部分,包括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项内容。因此,如果认为银行文化即银行形象识别系统(CIS),银行文化建设必然导致银行文化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呈现形式化、肤浅化现象,使银行文化变成了简单、花哨、空洞的口号、标志与装饰行为,甚至出现口号化、虚伪化现象,但内里依然故我。
  三、中资商业银行构建企业文化方略
  目前中资商业银行正处在重组改制的热潮之中,可以说,现在正是中资商业银行重构其文化的关键时机,也是重构的大好历史时机。经过深入研究银行文化有关理论和分析成功案例,笔者认为,中资商业银行在构建企业文化中最为关键的三个环节是:提出清晰的银行文化内涵、建立将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机制和建立专门完整的推进系统。
  (一)提出清晰的中资商业银行文化内涵
  银行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清晰描述的银行宗旨、银行价值观、银行经营理念以及银行业务原则等,其中银行价值观是银行文化的核心,银行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银行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反映。银行价值观指银行在长期发展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是银行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对银行股东、员工和客户态度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评判银行和员工行为的标准。银行价值观作为银行文化核心,是银行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是银行制度和战略的思想保证,是银行发展和创新的发动机,是银行经营理念的源泉和精神基础。因此,提出清晰的银行文化内涵关键是确立银行价值观。
  国际先进银行的成功经验证明,银行要取得持续发展,银行文化具备兼顾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银行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银行“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无可厚非,但大可不必过分标榜此价值观,因为通过提出“节俭”、“追求效率和效益”等一系列经营理念,银行可以间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事实上,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对待客户、公正公平对待员工、重视社会公众和关注环境保护的价值观,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提升银行的公众形象,从而实现股东利益。这种通过强调客户、员工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间接方式,肯定比直接过分强调股东利益的效果要好。
  “以人为本"的员工价值观。业内普遍认同“银行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这一观点,但深入探究,笔者认为这一观点的准确含义应该是“银行竞争最终是银行的人才文化的竞争"。确立“公正公平对待员工,以员工能力和特长确定员工岗位、以员工业绩和贡献确定薪酬”的员工价值观,与引入各种高端人才对银行的持续发展同样重要。“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价值观,要求银行通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置银行组织架构、设计和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配备客户经理、确定服务客户的方式等。表面看来,银行这样做客户是最大的受惠者,但更大的受惠者实际上是银行本身。因为“在客户选择权越来越大的银行竞争市场中,不受客户接受的银行最终连生存都不可能”已为无数经验所证明,只有银行能够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才会在众多的银行中选择该银行。因此,“以客户为中心”是任何作为商业机构的商业银行应该遵循的客户价值观,也是银行求得生存的根本。
  中资商业银行即使完成了从国有银行向股份制银行的转变,也应该以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和接受的方式对待社会公众利益,倡导支持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公众,这样做不但不会影响股东利益,还会促进银行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股东的最大利益。中资商业银行可以参照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提出通过银行业务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银行价值观。
  对一家新银行来讲,银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银行的股东和决策层有关人员的个人价值观影响,甚至是这些人的个人价值观的最大交集。但对一家成熟的银行来讲,银行文化已有了一定的积淀,银行价值观事实上已确立,此时,如果不存在主动调整和重构银行文化的必要,银行应该选择个人价值观与银行价值观一致或接近的员工,特别是银行决策层的个人价值观与银行价值观一致尤其重要。
  但无论如何,为使银行文化成为银行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关键是在构建银行文化时,与银行文化相关的银行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业务原则必须经过全体员工的充分讨论并被普遍认同。对于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讲,由于对银行文化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构建银行文化的任务一般还没有在银行的公司治理文件中明确规定为银行股东大会、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因此,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在公司治理文件中明确规定银行股东会和董事会是银行文化的决定者,高级管理层负责对银行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和业务原则付诸行动。
  (二)建立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机制
  经营理念和业务原则实质是银行价值观在银行和员工经营行为上的具体反映,是银行和员工开展业务的基本法则和行为规范。确定银行价值观仅仅是构建银行文化的基础工作,构建完善的银行文化贵在可以通过业务操作具体化,建立将银行经营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机制,实现银行价值观和银行经营行为的一致。建立这种机制,需要银行在提出任何经营理念前必须从业务操作层面考虑实现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同时,银行在建立一切管理制度和业务管理办法时也必须考虑与银行文化的兼容性。除相互矛盾的内容外,银行制度和业务管理办法无法涉及的内容,银行应该通过银行文化的影响,尽可能形成银行全体员工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行为习惯。银行文化与业务原则的相互兼容和匹配是确保银行文化发挥积极作用的保证,是这种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目前,不少中资商业银行提出诸多经营理念却无法对业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缺乏这种机制是根本原因,因为只有这种机制才可以将“口号”转变为实际“行动”。
  (三)建立专门完整的推进系统
  仅仅建立将经营理念转变为经营行为的机制还不能确保银行文化能够实现从“口号"到“行动”的转变。正如再好的汽车要开动起来,还需要司机的操纵一样,该机制发挥作用有赖于银行建立专门完整的银行文化建设推进系统,该推进系统主要发挥包括制度转变为行动的落实措施、信息反馈、调整修正等具体作用。对于刚开始构建银行文化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该专门的推进系统必须直接由董事长或行长挂帅,由各个具体业务部门一把手参与其中。否则,银行文化所提出的理念只能永远是“口号"和“空谈”。
  此外,对于已经完成银行文化建设上述三个环节的银行,可以通过塑造和宣传符合银行文化的英雄人物和典型故事,加深员工对银行文化的理解,巩固银行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收集、整理、推广并大力宣传银行文化推崇的英雄人物和典型故事,可以使银行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和理念在整个银行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