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数器的使用方法:孟子的教育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6:03:49
前几天看道德观察,关于承德幼儿园克扣幼儿伙食费的那期。谁记得陆一名最后说的那个关于孟子的教育思想?关于启蒙教育,大意是说起蒙教育是积德的事情!

1、孟子的“与人为善”的思想

“与人为善”一语,今天我们常常用到,孟子认为只有“与人为善”的舜,才真正进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成就了为人处世的典范。

孟子认为:我们的感情、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就要分清本末主次。而人与人相处需要找到稳定的模式,才能长期维持和谐的关系。

2、做事“通权达变”的思想

孟子被称为“亚圣”,因为“至圣”是孔子。但这种称号并不像奥运会的金牌银牌,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隔着一百多年,在各自的时代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

孟子其实很不喜欢一个人一辈子就固执一个原则,因为人生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根本原则是心要真诚,遵守社会规范,但对方的期许有弹性,我们做出的行为要对别人真正有利才行。为人处世要懂得变通,语出《离娄篇》。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要贯彻始终,与义同在,依义而行。” 孟子的意思就是告诫人们做事宜通权达变,并不是不讲信用,而是说,要把道义放在第一位。

孟子特别强调变通,儒家思想有原则,但也要考虑具体情况,采取权宜措施,古语叫做“守经达权”。“经”就是常,遵守基本原则,“权”就是变,能够通达变化的意思。

3、切勿“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思想

孟子为人处世最重要的原则是勿“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意思是决不能对他人要求严格,自己却为所欲为,用两套标准来衡量世事。

有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就是来自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曰:“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严以待人,是对他人甚为苛刻。宽以律己,是放任自己的行为,无所顾忌。“严以待人,宽以律己”,这是一种人格缺陷,是一个破坏人际关系的无形杀手。因此,我们也应时常警惕。

扩展资料:

孟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最高指导原则。

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被为政者奉为圭臬;他的社会和谐理论是中国古代社会和谐理论的代表,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孟子的思想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得到广泛传播,由于地理与政治的原因,《孟子》一书首先同其他儒家经典一起传入了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孟子的思想学说在西方也得到广泛的传播,早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就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

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面对西方现代化后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许多西方学者对孟子的思想学说特别是道德心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从中找出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办法。

参考资料:人民网-孟子思想及其影响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

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扩展资料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数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岐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岐所说的内篇。全书虽非孟子手笔,但为孟子弟子所记,皆为孟子言行无疑。

从书中看出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因而他要求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

他从历史经验总结出“暴其民甚,则以身弑国亡,”又说三代得天下都因为仁,由于不仁而失天下。他又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

至于象桀、纣一样的暴君,臣民可以起来诛灭之。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论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扩展资料

孟子的著作: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一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了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孟子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中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早逝,其母仉氏教子有方,为教育孟子,为他选择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迁其居,为后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美谈。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徒,子思、孟子之学,后世称为思孟学派。作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四十岁以后,他带领弟子游历各国,往来于诸侯之间,处处受到礼遇,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晚年回故乡专事教学与著述。他的弟子很多,著名者如万章、公孙丑、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孟仲子等。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孟子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经验。《孟子》七篇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该书一般被认为是他的弟子对孟子言行的记述,也有人说是孟子本人的著作。
论教育作用
孟子论教育作用,是以其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一方面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施仁政",其中心是"民本"思想。认为仁政的根本在"得民心",而教育又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好的行政管理还不如好的教育。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仁政必须辅以善教,善教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在哲学上,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是至纯至善的,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有善性。不过孟子所说的性本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同情心、正义感、礼让态度和道德判断能力这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对这种先天的善端能否存而养之,扩而充之。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的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就会失掉这种善端,这就是他所说的"陷溺其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谓"放心",指的就是人在后天所丧失了的善端。孟子认为,任何人只要肯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把先天的善端充分发挥,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圣人,他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其理由就在于人人都有善端,普通人与圣人在先天本质上并无区别。由此可见,孟子很看重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论教育目的
孟子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及"大丈夫"。同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君子"、"圣贤"、"大丈夫"以德为主、德才兼备。他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的人,一定要经得起富贵、贫贱、暴力的考验,把道德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孟子指出这一点是很有道理的,这种人格理想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
从教育对社会的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孟子明确概括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他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主张兴办庠、序、校等教育机构来培养学生,庠是培养之意,校是教育之意,序是习射之所,无论是夏代的校、商代的序、周代的庠,还是三代共同的学,其目的都是为了阐明人际之间的各种关系及掌握社会生活准则,具体来说,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论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孟子继承了孔子所提倡的"自省"、"克己"、"过则勿惮改"等思想,并且在其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在立志问题上,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孟子提出为修身而养气的观点,他认为气是充满全身的能够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与气是密切相联、互为因果的:"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 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就能形成所谓"浩然之气",通俗地说就是正直豪迈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正大刚直的,"集义而生"的,所谓集义即指积善,这就是说,浩然之气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
(二) 动心忍性
孟子非常强调意志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他有一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认为,人的成才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就可能越大。孟子在此虽然打着天命的旗号,但强调的是个人奋发努力,在艰苦和患难中,提高承受力,不断磨练意志。
(三) 存心养性
虽然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在的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一个人欲望很少,那善性虽有所丧失,但也很少;反之,如果一个人欲望很多,那善性虽有保存,但也很少。
(四) 反求诸己
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求诸己"的修养方法,他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同时,他又提出面对超过自己的人,不能怨恨,也同样应当反躬自问,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在道德修养方面如同比赛射箭一样,射箭时要先端正姿态而后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要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要从自身找原因。总之,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对内在善性的发掘。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为强调"思"的作用,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其教学思想更具内倾性。
(一)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二) 盈科而进
这是指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孟子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又说:"其进锐者,其退速。" 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退步也快。正确的进程应当象流水一样,注满了一个洼坎之后再往下流,这就是 "盈科而后进"的道理。孟子还以"揠苗助长"的寓言来说明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学习知识如同作物生长一样,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拔苗的方法去助长,结果是适得其反。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处在战国中期的孟子,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生活坎坷的孟子,在自己学业有成后,亦在其父母之邦邹国收徒讲学,宣扬儒家的仁义学说。他初次收徒传业,大约在其四十岁左右。其弟子虽不如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那么气派,却也曾“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规模亦蔚为壮观。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加以发展的。1、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他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人都能“相亲相爱”,没有“犯上作乱”的行为。教育应该造就圣仁俊杰的统治者。2、关于教育的作用。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并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和后天的恶习。教育对人的培养与发展,对国家和社会都有重要作用。他认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3、他注意道德教育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包括有尚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等。孟子很注意一个人的“养心”即主观修养,其最高境界即是自己道德达于正义感,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一身充满了“浩然之气”。他主张在义和利之间,要取义舍利;要尽力做到“寡欲”,克制自己的欲念,追求真理。他认为一个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从而做到行事仁义,待人以礼。这种崇高的义利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他还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大器,必须严格地艰苦锻炼。他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一直激励着后人。4、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包括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并且他把教育人作为君子的“三乐”之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此外,孟子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注重对学生各种优良品质的培养。他告诫学生,应该具有谦逊和诚恳的学习态度。对于那些“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损劳而问,挟故而问”的人,他是“皆不所答也”。他告诫学生,一个人能否有成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正如“梓匠轮舆能与人规距,不能使巧”一样;求学者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孜孜以求,如“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在学习上倘若时断时续,没有勤学不辍的恒心,就如山间的小路,常走成路,间断了就会被路边的杂草所掩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