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一只眼出了没有:《江雪》一诗的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0 08:05:20

孤高淡泊 绝俗清寂———读柳宗元《渔翁》
--------------------------------------------------------------------------------

金羊网 2005-10-28 15:03:19

□蒋述卓点评 邝飚 绘画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柳宗元此诗作于他被贬永州时期。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精神极为压抑,他便在山水中寻找寄托,亦在诗文中予以宣泄,借以抒发其苦恼、郁闷和孤愤。

此诗刻划了一个在青山绿水之中独往独来、自歌自赏且颇具孤高意味的“渔翁”形象。清晨时刻,沉睡的群山在晨光中苏醒,清澈的江面薄雾飘荡,夜宿西岩的渔翁生起了炊烟。这是一幅非常淡雅的场景,而在这淡雅的背景中诗人又推出了一个特写的高洁淡雅的渔翁,看,他汲的是清湘,燃的是楚竹,一股超凡绝俗的气息便开始笼罩于全篇了。但是,等到炊烟以及江上的淡薄云烟一道散去,渔翁却不见了,空旷的江面上和静默的青山间只回荡着渔翁离去时的橹桨声和棹歌声。这就好像电影中的一个长镜头,渐渐推出的青山绿水的画面伴随着的是划船与棹歌的画外音。这又是一幅颇为清寥而又有几分神秘的场景:闻声睹烟而不见人,疑是高人;一声棹歌隐形而去,而山水顿时变得绿起来,这就更可视为高人了。其实,这山水之绿是因为烟散之后呈露出来而显得绿起来的,与棹歌声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诗人这一巧妙的结句法却使诗句变得陌生化起来,令人产生了惊异感,诗意陡然变得丰腴而深邃起来。此时,渔翁已划舟顺江而去,诗人最后又将镜头推到天边的岩石上,只见岩上白云缭绕,自由舒展地飘动着,一种闲适但又孤独的情趣在天地江流之间流淌,静静地渗透进读者的心田间。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渔父”的意象是非常具有深意的。最早在《楚辞》中,就有《渔父》一篇,虽记述的是有关屈原的传说,但却第一次推出了代表不满现实但又逃避现实、玩世不恭但又佯狂若愚的隐者与智者形象。与屈原的坚贞不屈和刚直不阿相比照,渔父是主张明哲保身、与世推移的,在全身的同时也便放弃了理想与追求。柳宗元写渔翁虽有几分自况的意味,但他所创造的这一艺术形象对中国诗歌艺术王国却贡献良多。其《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可以与《渔翁》一诗中的形象合而观之,二者可相互补充。在经历过“安史之乱”以后,中唐社会的整个情绪变得逐渐消极起来,加之政治争斗的激烈,诗人们抒写隐逸的情怀多起来,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创作倾向。像张志和写的令词《渔歌子》五首,问世后不仅和者甚众,流风还远及东瀛扶桑。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思维方式发送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江 雪
千山鸟飞约,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