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文集txt下载:请您评价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期末命题取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15:45:23

语文教学中人格渗透研究
湖南省宜章县第七中学 罗桂英
语文教学,即语言、文字教学。
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树立大语文的新观念,把家庭、学校、社会当作语文教学的大课堂,使学生学到精粹的、活生生的语言,并接受人格美的熏陶。
语文教学进行人格渗透,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稽之谈,风马牛不相及。果真如此吗?非也。语文教学的核心,实质就在于人格的渗透。
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渗透渐渐被人淡忘。语文(语言、文字)成了一眼枯井,一片荒漠,语文教学者成了枯井的赞颂者,荒漠的炫耀者,人们不能真正汲取语文的甘露,人性扭曲了,关系恶化了,矛盾复杂了,国民素质下降了,民族落后了,国家动荡不安了。如再不还语文教学本来面目——人格渗透,语文会更虚伪,人类会更虚伪,世界也会更虚伪。
近年来,国家教委一再强调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在提出“以法治国”的主张后,又提出“以德治国”的主张,这是明智之举,但如不培养国民高尚的人格,也只会成一句空话。
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渗透,对人格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就此略作研究。
一、语文本身带有人格烙印
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渗透,首先还得从研究语文本身入手,因为语文本身带有人格烙印。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一方面置之不理,无疑是掩人耳目,属于虚伪的教学。
1、语言中的人格烙印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产生的历史悠久,具体时间已无法考证。语言是在人类的长期劳动中形成的。人类在群体劳动中,生活中,相互间互通情感,互通思想,再加上上肢解放出来后,直立行走,喉结加长,音符增多,借助手势、气息、神态表情达意的方式变化了,人类开始借助复杂多变的音符交流,语言也就产生了。最初的语言非常简单,也不带有人格成分。
后来,语言如何打上人格烙印呢?
人类在不断生产劳动的同时,语音符号也逐渐复杂起来,以致形成各种不同的语言类别,相同或相似的语言类别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形成较稳定的,完整的语言系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人类的组合中,思想、情感、人格相通的,很容易结合。因此说,语言本身带有人格烙印。时至今日,语言类别千千万万,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正由于我们华夏民族语言丰富,各语言系统又折射出不同的人格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传统美德方得以长盛不衰。
2、文字中的人格烙印
文字的出现,相对语言而言,要晚很长时间。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发展的里程碑。
文字的产生与语言一样,孕育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人类各群体形成了,事务多起来,大脑容不下来了。后来有人试着用图形将它们记下来,最初是将这些图形画在地下,但因难以久存,于是有人发明将图形刻入甲骨,甲骨文也就产生了,这是文字的雏形。
古人创造文字,最初只作审美之用,他们只想将天地万物刻于器物,以供欣赏,这些粗制图形不断演变,逐渐固定下来,代表特定的事与物。
文字产生后,即与语言融合在一起,共同发展。文字不再是事物的简单特指,范围越来越广泛,人类又发明出表示人的思想感情的文字符号,自此,文字本身深深地打上了人格烙印。
我国的语言、文字与国外的语言、文字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国语言、文字打下人格烙印,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人格的渗透,因为语言、文字产生的最终阶段,均打上人格烙印。
二、近百年来语文教学中人格渗透存在的问题
自语言、文字产生后,语文教学随即产生。最初,语文教学保持着纯朴的教学思想,只想通过语文教学认识简单的事物。后来,人、事复杂了,语言、文字亦进步了,于是语文教学更多的偏重于人事,通过语文教学的人格渗透,维护人类的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思想一直延续了好几千年。
然而,近百年来,语文教学出现大的转向,转向语言、文字的研究上,既不注重语言的品味、积累,也不注重文字的运用,更不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渗透。
1903年,废科举,兴新学,设立了独立的语文科,废除文言,兴白话,抛弃祖国优秀的文化,源头活水断流,以致文学作品内容平庸,缺乏人文精神,缺少人格教育,可谓罪之起源。“五四”运动后,语文教学追求科学化,分单元教学。各单元分别设定教学目标、文法、文选、练习,将语文教学肢解开来,弄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学走入死胡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渗透成为空白。
建国后,语文教学偏离语文本身方向,只停留在文章的时代背景,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知识的传授上,不用说语文的其它功能不能发挥,单是语文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功能也未体现出来,又怎能谈得上人格渗透呢?
近二十年来,语文教学茫然无所归,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然而,改革家们并非针对语文教学核心内容进行改革,他们只就语文知识的教学技巧进行移花接木,目的只有一个,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因为语文考试重在语文知识。如果说某位改革家胆敢轻视语文的考试成绩而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质改革,人们则会认为他不务正业。因此,语文改革中渗透人格教育,是得不偿失的,是浪费时间的。
纵观近百年语文教育史,不禁令人心寒,语文教学已失去了它的真面目——人格渗透。
三、明确人格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地位
人们常说,我与某人有共同语言,这语言并非简单的语音符号,而是指思想、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目的就是通过人格渗透使人类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以确保人类的永恒生存与发展。因此说,人格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居首要地位。
《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教育先行者孔子提出:敬父母,亲兄弟,爱幼小,然后学习。韩愈亦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明道在先。朱熹认为:理为第一,然后气,然后物。可见,明白事理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
凡大德,通达之人,其身不败,名不裂,作不朽。古往今来,先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文献,这不只是文字符号的保存,更重要的是思想、人格、灵魂的宝藏。我们学习它,首要任务即领悟其实质内容。因此,抛弃人格渗透的语文教学非语文教学,甚至可以说是虚伪之举,它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非常残酷的教训。
近百年来,语文教学脱离人格渗透,以至国民素质每况愈下,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人格美不能继承与发扬,一切随心所欲,无章可循,优秀的人格基因渐渐失去,人们自甘落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胜文则野”,正因我们优秀的文明渐失,内在之野性渐盛,社会矛盾复杂化了,国家法令,制度虽层出不穷,然很多只是虚设,不能畅行,人们虚伪了,野蛮了,真善美的痕迹少见了。
要彻底扭转目前出现的诸多异常现象,唯有明确人格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地位方可根本解决。?
朗读,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中文班 萧荣达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都作了重大的修订,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会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也不可忽视了其所负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多元的,但毫无疑问,语文教学,语言应当是本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其核心任务,离开了语言这个本体,去挖掘其所负载的思想内容、美学意境,那不是语文课,那是政治课、历史课、美学课或者自然常识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应是语文课的根本。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教学方法上就应该作相应的调整,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的不少语文教师,包括一些名校名师,似乎仍在醉心于对课文微言大义的分析,他们讲出了自己的高深学问,却耽误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造成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少慢差费。这里既有观念的问题,也有习惯和操作技术的问题。课堂究竟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还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少教师,尤其是那些“学问”深,口才好的教师,总是把课堂当成了自己表演的舞台,而忽视了学生这个主体,不分析讲解,似乎就无所事事,无所措手足。在戏曲舞台上,配角是不容易当的,既郴能抢了主角的戏,也不能站在那里发呆。如果课堂角色真要换位,那些当惯了主角的教师怎么去当好那个配角,这既要转变观念,改变习惯,同时也要练习好“技术”。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分析讲解也许是不可少的,但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朗读。洪镇涛先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关于朗读,我们的古人有着极朴素却又是极深刻的认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古代的一些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都编得极富韵律美,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著名作家李国文具有扎实的古文根基,他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自己的语言功力就是得益于读私塾时的诵读训练,(见《语文建设》2001年增刊第28页)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先生认为,语文是所谓口耳之学,学语文不能不讲究诵读。他说:“诵读就是儿童将声音与意义结合的一种‘发表’。除预习时的诵读,不过研寻意味外,要声音真与意义相结合,便要练习论理的读法——注意词类和句法的断续和轻重;要表现文学的意味和兴趣,就要练习审美的读法——注意声音的抑扬抗坠。”(转引自《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01页)黎先生的这段话概括起来有三个要点:一、诵读是声音与意义相结合的一种“发表”。所谓发表,即发之于声。这里强调的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二、诵读有三种,其实也是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预习时边诵读边研寻语言的意味,这是声音与意义的初步结合。第二是论理的读法,是声音与意义的真正结合,要从词类和句法上注意停顿和轻重。第三是审美的读法,要能表现文学趣味和兴趣,要注意声音的抑扬抗坠。三、黎先生从朗读学的角度提出了朗读要注意停顿、轻重、高低、语调等几种技巧。循着这条思路,我们可以将朗读教学法作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朗读的关键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什么样的“意义”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要讲究技巧。朗读的技巧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语速、停顿、重音、高低、语调等问题。技巧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喜怒哀愁发之于声,各有不同的特点。声音甚至还可塑造不同的性格,忠厚木讷、奸邪狡诈,声音形象一定会不同的。这一切,教师在教学中不一定要做系统的讲解,但在朗读训练中,却应适时点拨。
其次,朗读在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
第一,朗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进入作品优美的意境。不识结构,不明句意,无法确定停顿、重音。要不读破句,读准重音,处理好停顿,就要弄清句法结构、句子含意。将句子读完整,处理好停顿、重音,应是朗读的起码要求。
感情深挚的语言,意境深远的作品,不读无从感悟得出。像《雷电颂》激愤的感情、磅礴的气势,《记念刘和珍君》义愤而沉痛的心情,《绿》中作者见到梅雨潭的绿时如痴如醉的情态,《荷塘月色》朦胧淡雅、忧喜交织的意境,不读是难以真切地感受得出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得声情并茂,也就真正感悟到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人格的陶冶。
第二,朗读可以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运用语言的习惯。
朗读是一种反复的口头训练。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重视朗读训练,让受训者的发音器官习惯这种语言的发音。当然,我们的学生学习的是自己的母语,但我国方言复杂,各种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很多学生都不习惯用规范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缺少这种训练。反复朗读,不仅练习了普通话的发音,更重要的是习惯了普通话的语言组合规律,形成正确的语感。
我们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语言材料,一般都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精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明其义理,悟其趣味,读之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古人读书时,读到佳妙处,读得忘情了,常常是摇头晃脑,抚掌击节,到了这种境界,所读之物,仿佛从他心中流出,优美细腻的语感,就是这样形成的。
语感是一种感性经验,是从长期的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培养语感,亦如训练乐感。乐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不是默记乐谱记出来的,也不是听教师分析讲解出来的,而是受训者自己去听,自己去唱出来的。感觉得出某种旋律的优美,是有乐感的开始。知其所以美,某个小节长了还是短了,某个音重了还是轻了,什么样的曲调适于抒发什么样的感情,抒发得好不好,乐感细腻的人一听便知。演唱技巧的高下,常常也是乐感的问题。《琵琶行》里琵琶女一曲琵琶引发了诗人心灵强烈的共鸣,这离不开琵琶女与诗人细腻的乐感。语感的形成与乐感的形成,不说相同也是相似的。语感靠死记语言材料,靠教师的讲授都难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反复诵读、品味而习得。辨得出语言的正误,是有语感的开始,识得语言的优劣,说明已有良好的语感。与音乐一样,语言同样也有声音,也是表情达意的,如果不仅能感觉得出用词、组合的正误优劣,甚至连词语的平仄、句式的长短、整散处理得是否恰当都感觉得出,那么这种语感就是很细腻的了。
培养语感,朗读可以分步进行,始求其速,终求其美。求速是训练口齿的流畅,熟极而流,慢慢便可积淀成语感。求美是求声音与意义的完全融合,是对语言的品味,对作品意境的涵咏,是使语感进一步趋于细腻。求速可课外完成,求美需要教师的分析点拨。教师的范读是不可少的,可以给学生树立榜样。美读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创设情境,如配乐、分角色。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披文人情,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意境。
不同体裁的作品,具不同的美质。多读诗歌韵文,可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词赋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句式的整齐与参差的错落美。律诗讲平仄,讲对仗,充分展示了语言的整齐对称美。对偶句子还包含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多读,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形式中悟出语言的组接规律。散文,尤其是文赋中大量运用排比,表现的是语言的流畅美和宏富美。议论文讲究的是严密的逻辑演绎,记叙文追求的是活泼的叙事描写。不同作家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有的幽默诙谐,有的端丽典雅,有的庄正朴实,有的睿智宏富,感受一下不同风格的语言,可以丰富自己的语感,选择追求某一种风格,则可慢慢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把朗读推为语文的第一教学法,不仅需要观念和习惯的改变,更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扎实的朗读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出色的朗读高手。在新大纲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就扎实的朗读基本功,摸索出一套以朗读为重点,以培养语感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