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励志歌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何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7 13:21:24
这个 问题困扰我很久了~!!

佛家有这样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的感官不能感知到的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句话的确违背了我们的常规思维,但是它从逻辑上看又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先来讨论“空即是色”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从生命现象的角度,从热力学的角度,从估算生命能量转化的角度,从理论力学的角度都可以证明生命的能量并不守恒,而且从生命一代又一代的生生灭灭现象中又可以得出生命的遗传信息也不守恒,从而得出生命是由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是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的结合体的结论。生命机体是一种守恒事物,它是有大小远近之分,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它表现为三维物质,而生命能量信息体是一种不守恒事物,它的存在方式只能是这样的:它是一种没有量的差别仅有质的差别的东西,它超越空间无大小远近的差别,“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性质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由于它没有量的差别,它被无限分割下去时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整个性质。但是,虽然不守恒事物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我们不能象三维物质一样观测到它或者捕捉到它,但它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的“无”,它和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它超越空间独立于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正是由于不守恒事物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质,不守恒事物才通过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作为载体表现出不守恒现象,这是一个符合逻辑必然性的推论。同样的道理,从生命的能量不守恒我们就可以推导出独立三维物质空间之外的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由不守恒事物组成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奇特“空间”,它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但却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对于生活在三维物质世界里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出来的,但三维物质世界里表现出来的“超越空间而发生作用”的大量人类神秘现象都可以证明这个“空间”的客观存在(详细论述见新时代网的《生命现象中的不守恒》系列)。以上就是我对佛家的“空即是色”的理解。
我们再来讨论“色即是空”这个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得先讨论有限与无限的问题: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空间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总是要把这个有限的三维物质空间无限地延伸下去,如果说这个三维物质空间是由无限个有限空间累加成的一个无限空间,但这其实是我们先无中生有地假设了一个“无限个”的前提条件下才得出了它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个”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很难想象的,我们的思维里还根本没有一个这样概念。因此,我们还根本不能从“有限”忽然一下子就推导到了“无限”,它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就是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但是对于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这个“空间”,由于它的特殊的性质所决定,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因而它本身就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无限,当然,这个无限绝非无限个有限的累加,它本身就是没有量的差别的,没有量的性质的,正如人的“心的空间”,“精神的空间”,“思想的空间”一样。因此,这个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的存在方式是不存在象“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这个问题的。
我们再用佛家的“色即是空”来看“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着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这样就不存在上述的矛盾了,但是,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后的本质又是什么?佛家又有这样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者,“同”也,因而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背后的本质是“空”,即前述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
综上所述,佛家把整个世界都当成“空”,即宇宙只有一个本体——“空”,这样便从逻辑上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问题,但是,逻辑归逻辑,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却明明百百的是坚实无比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虚幻不真了呢?
谁能解我惑也?

1.
比如核弹

没爆炸的时候是10吨,爆炸后剩了6吨

那么10吨和6吨就是色

而变成“空”的那4吨-------“色即是空”

而大阿罗汉的灰身灭智,以及藏密的虹化

---------------------色即是空”的功能

而舍利子中的天降舍利
------------------“空即是色”的功能

南无佛!佛法非迷信
后人败坏之

2.

色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听得到的,这样一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现在听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明明有个风扇在转,可以看得见,有风吹到自己身上,明明是有,为什么说是空?众生颠倒就在这个地方。风扇是在这里,但当体即空。它虽在这里,但它就是空。不但佛法,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这样说:「物质是由于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又说:「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场。」磁有磁场,电有电场。现在上海交通大学已经证实人体有场,人的身体能形成一个场,像磁石一样在空间就成一个场。如要把废铁拿回来重化,就把收到很多很多废料用电磁铁一吸,其中铁就吸上去了,这样就把铁挑出来了,为什么能把铁挑出来?因为有个磁场作用。爱因斯坦曾说:「宇宙间只有场和物质这两样东西。」底下他又补充一句:「实际只有场,物质不过是场里场强特别高(能量特别强)的地方。」所以就把目前人类头脑中,有物质存在的认识给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体,不过是一百多种元素,氢、氧等等,种种的化合而成了千变万化的种种物质。一切原子不过是带负电的电子、带正电的质子、还有中子所形成的。所有这些颗粒都带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动性,声音有声波,光线有光波,无线电有无线电波。所以无线电、电视,我们为什么能收到?就是通过电磁波,发射台把携带节目的电磁波输送到我们这里,就在我们这一小间房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节目,都是电磁波的作用。波你抓不着,看不见,闻不着,一点物质性都没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把千万里外的足球决赛让你看见了。另外一重是颗粒性,颗粒性就是说,能量集中的地方称之为颗粒。那么就没有什么叫物质的。现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的语言,也成了科学家的语言。在高级试验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电子小多少万倍的东西,新的家族,许许多多种类的子,试验当中,你把它们封起来,有时有些「子」忽然间就没有了,就变空了,另外有的「子」就是在空之中又可以生出来。宏观世界宇宙也证明,有的天体在崩溃,有的天体在新生。可以从空变成有,也可以从有变成空。所以我们从现代科学来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过去容易了。过去我们老认为,它是明明白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怎么说它是空?实际它当体就空。这些是木头,木头不过是元素,元素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中子,不过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动和能量,没有什么叫木头。木头就没有了,木头空了。这个是金属,金属还是一样,它不过是电子、质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动和能量,这个金属的概念也没有了。所以现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学家,他们在研究佛法,一种是想从佛法中对科研的方向找到一点启示,再一种就是他们在试验中观察到的一些新的现象,他们认为不可思议,已经突破科学的领域,科学已有的规律对现在科学试验所发生的现象解释不了,他们想从佛经上找到一些启发,以求得解释。这是一个崭新的形势,所以我常说:这是世界文化大飞跃的前夕。同时,电脑的发明解放了人脑的劳动。过去瓦特发明了蒸气机可以代替人的体力,起了工业革命。现在电脑可以代替人的脑力,电脑可以替你查资料,给你计算,我写了一部书,简体字翻成繁体字,很麻烦,通过电脑去翻就会很快,电脑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人就可以做别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时代。
我们还回到「色即是空」上,这个地方从科学上说,东西根本就是波动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么都没有,有这种动。再做个比方,这个试验谁都可以做,今天晚上回到家里,你把电灯都关了,你点一枝香,你把香拿来旋转,就看见一个亮的圆圈出来了。你要是按8字形转,就出现一个8字。从前演节目,把火棒点起来,可以出现各种花,哪里有这些东西?可是你看到这些东西。实实在在就是一个点著了的香头,一个点,它在动。所以佛说这一切物质如旋火轮,一个火在旋转,成了一个轮子。实际上没有这个轮子。所以只是一个东西的动相。现在我们全是动相,我们不要以为桌子是在静止,桌子的每一个每一个小原子通通都在动,原子中的电子在乱动,忙乱极了在那儿动。桌子本体也在动,我们人呢?你我也在动,有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转,转一圈八万多里,你在动,桌子也动,一天转八万里,都在动。地球自转一圈八万多里,而且地球围着太阳也在转。太阳围着它的中心也在转,这个中心也要围着它的中心在转,到哪个中心找到头,不知道。实际是不可穷尽的,一切都在动,本来没有东西,只是动,动中感觉有。一根香一动就出来圈了,没有这个圈,这是一种错觉,认为它是个圈。这就能解释「色即是空」。
再说,所谓这一切东西都是因缘而生,有种种条件,这些条件凑出来的,就形成这么个东西。例如水因风在吹动,水面上产生了波。波就因有水有风而出现的,它没有固定的「自性」。风停波息,波又回复成水。这个譬喻说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义空、中道和本有的妙明真心。波代表色。从水中生出了波,说明「空即是色」,波又回归于水,说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四句为什么要重复,有个说明:第一句是对凡夫说的。因为凡夫执著这些物质的东西是实有,所以告诉你是空。破除你这样一个执著。小乘证了空,他就执著空,空成了你执著的东西,空也就同于色,故说「空即是色」。第三、四两句,两者完全是一味的,是对菩萨。菩萨本来如此。这一切本来是不二的,所以「维摩诘经」直指不二法门。我们把色跟空看成是对立的两个东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这是形式逻辑。菩萨是圆融无碍、色空不二。
色所产生的东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都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当然也是虚妄的,于是表示思想迁流的行蕴也是虚妄的,那些了别当然也是虚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是一个精简的笔法,否则每个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一直到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亦复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3.

【有空不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中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心经》
中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法门,是代表着有的存在。与有相对的是空,在一般人经验
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本经阐述了有与空
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认识有与空的不二,先得说明有。有,在我们常人观念中,它与“实在性”
往往联系在一起,当我们说到有时,便会觉得自体有,实在有,人类对事物的实
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蛮人不知梦境是不实的,一
旦做了一个恶梦就惊恐万状,以为灾难就要降临了,于是要祈祷三天。婴孩不知
道镜里的影像是虚假的,他们见到镜里影像,就会乱抓乱笑。

至于文明人虽然知道梦境的不实,但却以为认识的一切对象都是实在的;科
学家虽然摆脱了常人的错觉,但他们在分析物质现象时,由于智慧不够,往往就
会认为构成物质的元素是实在的,如原子说,极微说;哲学家的智慧,似乎又高
一畴,他们已能透视到现象的虚假性,但他们却又执著隐藏在现象的背后,有个
永恒不变的本体,如泰勒士的“水”,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
从原始幼稚人到现代文明人,乃至科学、哲学家,他们对存在的认识虽有程度上
的不同,但所产生的实在执却是一样的。

人类的对“有”所产生的实在感,是“自性见”的表现。须知“自性”一词,
或译自体,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已,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
从自性见出发。我们对“有”的一切,必然会有实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观的智
慧来看。“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
何一种有为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

缘起与自性是势不两立的。世人无知,不了解“有”的缘起性,才会出现自
性见,实在感,假如认识到“有”的缘起性,必然知道无自性。因为自性:是以
“有”的一切现象,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规定自己;而缘起:是以“有”的
一切,为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因此,缘起的“有”不是本来如此,更非
恒常的,实在的。由此可知,对“有”的实在感,是错误的。

《大智度论》卷十二说到有,从程度上分三种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
有,三曰法有。

相待有:是相待而有,离开相待的对象就无法说明。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花
瓶很大,那是相对小的花瓶说的;说这个人胖,那是相对瘦人。高是相对低说的,
长是相对短说的,美是相对丑说的,善是相对恶说的,离开大,小是什么?离开
胖,瘦是什么?离开高,低是什么?因为大小、胖瘦、高低、长短、美丑、善恶
都相待假立,是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假名安立,随着不同的因缘安立不同的名称。
正如我们眼前的台子,人们称它曰桌子。桌子只不过是一大堆木料的组合,离开
木料,请问桌子是什么?这一大堆木料古人将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将它
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可见桌子或椅子不过是一个假名。同样的我们说人,也
是一个假名。如果古人把我们这个有情生命叫做猪,把猪叫做人,那么现在要是
不称你为猪,阁下听了,恐怕会生气,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当猪看待,真是
岂有此理。可见人、猪乃至世间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是指世间万物万事名称虽然假立,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事物除
了名称之外,尚有形成现象的种种因缘。这些因缘虽无自性,但假相宛然,这因
缘法的有,便是法有。

《金刚经》对有的实质也作了深刻的说明,认为有,只不过是假有。经中说: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是具有生灭、造
作的一切现象。如梦:梦境虚假,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梦中人却执以为实,觉
醒了才觉得可笑。诸法如梦,虚妄不实,但世间有情无明妄想故,执以为实,智
者从无明梦中觉醒,乃知诸法无实。如幻:幻,是由幻师用幻术,幻现种种事物,
如马、车、房舍、人物等,客观上虽然没有实物,但却宛然存在我们眼前,有色
可见,有声可闻,“有”的存在也是这样,虽空无自性,而假相宛然。如泡:泡
是水因汽体出现了,华而不实,瞬间即逝,诸法如泡,刹那生灭。如影:影是阳
光投射下显现的,太阳落山影也随之消失,诸法如影但随缘现,缘散即无。如露、
电:喻诸法存在的短暂性。应作如是观,是要这样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与《金刚经》同一思想体系的《维摩诘经》维摩大士假示疾为大众说无常、
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从渴爱
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
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
念不住”。这是从色身,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明白了有,再来说明空。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
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
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
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出三种认识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观空,三曰
自性空。

分破空:又称析空观,是通过对有的分析,由粗而细,由细而微。佛教中的
有部学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对五蕴色身进行分析,发现了五蕴色身中我了不可
得,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现象时,一直分析到物质或精神不能再分析的部分
时,便提出了极微说,认为此极微法实有,因而出现了我空法有的思想。其实,
分破空的意义是在破除人我执;至于物质现象倘若加以分析,极微也是不能成立
的。《唯识二十颂》就曾对极微说进行了破斥,你说有不可分的极微,请问极微
有没有体积?假如有体积,就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那还是可以分析,可见
极微说是不能成立的。

观空:是从观想的意义上认识空。如那些修瑜伽止观的人进入止观状态时,
能随着他的观想显现种种境相。修火观,观想成就,见到处都是火;修水观,观
想成就,见到处处都是水。在现实生活中有“李广射虎”及“杯弓蛇影”的典故:
李广认石头为虎,结果能将箭射入石头中;某先生误认弓为蛇,导致肚皮大痛三
天。止观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虎蛇,事实上都没有,然观想中的人却认为宛然存在。
从随人观想而境像显现,唯识者悟到了外境无实,随心所现,因而提出万法唯识。
观空者破除了外境实有的执著,却难免落入心有境空。那么,这种空还是不究竟
的。

自性空:自性,是自已有,自己成,本来如此的意思。世间外道不了解诸法
的缘起性,他们在接触事物中,难免出现自性见;小乘有部虽然知道缘起,但同
时也觉得诸法有自性。然以般中观学者看,自性与缘起是不能并容的。《中论观
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
者,云何在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缘起是作法,由众缘所作而成,
自性乃无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众缘。中观学者以为:缘起必然无自性,这
就是自性空。

《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从自性空
的立场来说明的,色,不是世间人所执的自性色,是因缘所生的色;空,也非世
人所说一无所有的顽空;或者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个生命彻底消失了,那是断见。
空,乃是自性空。《中论观四谛品》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
法,无不是空者”《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色
是缘起的,色必然是无自性、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有人说:“色即是空”还好理解,“空即是色”这似乎就说不通了,造成这
种看法的原因,还是因为把空理解为顽空,中观说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并不否
定缘起的假相。《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
名,亦名中道义”。说缘起法是无自性、是空,并不坏缘起的假相,所谓缘起有
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异空,自然空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自然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对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观智慧的观照下,
得到了统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为遣除世间的有见、空见,世人因为不了解有,对“有”
的一切生起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导致了人生种种烦恼、痛苦。《经》曰:“色即
是空”是要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一个人
倘若真正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他还会因为有的问题而生烦恼吗?还会为物所
累吗?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虚幻实质,但因
为不了解缘起因果,认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事业最终都要归于毁
灭,那么生存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呢?于是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放纵自已的身
心为所欲为,导致虚无主义。《经》曰:“空即是色”便是对治这种邪见,说明
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意译:徒弟啊,你所有的欲望和想念,其实正是帮助你真正得到解脱的根源;而你所想要到达成功彼岸的梦想,也正是让你产生烦忧的源泉。 所以,徒弟啊,你一定要记住,你的欲望,正是你的智慧之源;反之,你平和的心境,也正是你达到成功彼岸的途径。 徒弟啊,你必须明白,你所必须承受的一切,你所想念的一切,你所希望努力去做的一切,你所希望领悟的一切,都遵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规律。

佛家有这样一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的感官不能感知到的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的地方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句话的确违背了我们的常规思维,但是它从逻辑上看又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先来讨论“空即是色”这个问题:我们分别从生命现象的角度,从热力学的角度,从估算生命能量转化的角度,从理论力学的角度都可以证明生命的能量并不守恒,而且从生命一代又一代的生生灭灭现象中又可以得出生命的遗传信息也不守恒,从而得出生命是由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组成的,是生命机体和生命能量信息体的结合体的结论。生命机体是一种守恒事物,它是有大小远近之分,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它表现为三维物质,而生命能量信息体是一种不守恒事物,它的存在方式只能是这样的:它是一种没有量的差别仅有质的差别的东西,它超越空间无大小远近的差别,“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性质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由于它没有量的差别,它被无限分割下去时丝毫不会影响它的整个性质。但是,虽然不守恒事物由于这些独特的性质我们不能象三维物质一样观测到它或者捕捉到它,但它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的“无”,它和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不过它超越空间独立于具有量的差别的三维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正是由于不守恒事物具有这些独特的性质,不守恒事物才通过物质世界中的物质作为载体表现出不守恒现象,这是一个符合逻辑必然性的推论。同样的道理,从生命的能量不守恒我们就可以推导出独立三维物质空间之外的另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由不守恒事物组成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奇特“空间”,它表面上看起来空无一物,但却是有实质内容的,这对于生活在三维物质世界里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出来的,但三维物质世界里表现出来的“超越空间而发生作用”的大量人类神秘现象都可以证明这个“空间”的客观存在(详细论述见新时代网的《生命现象中的不守恒》系列)。以上就是我对佛家的“空即是色”的理解。
我们再来讨论“色即是空”这个问题,要讨论这个问题得先讨论有限与无限的问题: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五彩缤纷的三维物质空间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思维总是要把这个有限的三维物质空间无限地延伸下去,如果说这个三维物质空间是由无限个有限空间累加成的一个无限空间,但这其实是我们先无中生有地假设了一个“无限个”的前提条件下才得出了它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个”又是怎么回事呢?它是很难想象的,我们的思维里还根本没有一个这样概念。因此,我们还根本不能从“有限”忽然一下子就推导到了“无限”,它们之间还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这就是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但是对于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这个“空间”,由于它的特殊的性质所决定,大小远近这些具有量的差别的东西对它来说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因而它本身就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无限,当然,这个无限绝非无限个有限的累加,它本身就是没有量的差别的,没有量的性质的,正如人的“心的空间”,“精神的空间”,“思想的空间”一样。因此,这个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的存在方式是不存在象“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这个问题的。
我们再用佛家的“色即是空”来看“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着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只是一个假象,这样就不存在上述的矛盾了,但是,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后的本质又是什么?佛家又有这样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不异”者,“同”也,因而三维物质世界这个假象背后的本质是“空”,即前述的没有大小远近之分,没有量的差别的“空间”。
综上所述,佛家把整个世界都当成“空”,即宇宙只有一个本体——“空”,这样便从逻辑上很好地解决了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问题,但是,逻辑归逻辑,我们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三维物质世界却明明百百的是坚实无比的,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变得虚幻不真了呢?
谁能解我惑也?

色即是空,到底是什么意思 300 等待 2005-07-19 qq表情

主贴内容 : 总有人这样讲,而且这个名字的片子电影也很多,可这四个字怎么理解的?有人知道没

作者:suryazen

时间: 2005-07-08

色就是什么都没有啊,抓不住吃不掉带不走,只有片刻激情,但是过后如浮云

作者:sjc_ek

时间: 2005-07-12

这是佛教思想,色就是人感官如视、听、触、嗅可以感觉到的实物形态,佛教认为这些都是虚无的,即空。他们认为只有精神才可以永远留存

答的不是太准确,我的才准确。呵

是佛教的观点!

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空,空---是个实在也可认为虚无,实在指的是空是世界的本源,有空那么个东西。虚无指的是空这个东西不是我们这个世界里任何具体的东西。色---我们感觉到的世界,甚至我们的思想本身也是色的一种,色在根本上是空的幻相!幻相么,当然不是真的根本性的东西了,所以佛教人不要追求名利这些不根本的色东西,利是实用的东西,名是思想上的东西,但都是色,是虚幻出的假相。一句话,空是本源,色是空的幻相。但空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只能感觉到色。红楼梦里提到由空入色再由色入空等等。谁感觉到空的存在了呢,佛祖第一人。佛,不是人呀。

道教里的空叫做一,也叫元,一元复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现代科学里大概可以对上宇宙大爆炸开始时的那个小点点吧。小点点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世界从小点点来所以说它什么都是,但不能说它是现在世界的任何东西,所以它什么都不是。

就说这么多吧。

作者:迷醉的狐狸

时间: 2005-07-13

你说的用在道教是就对了,可你怎么解释佛说的戒?这可是佛的第个准则啊(如来说滴=,=)毫无疑问戒也是色吧?按你的话说佛说的话那不有矛盾了吗?色是指在特定情况特定时间特定的人时的色,不是没有条件咯。不象道教讲究虚无咯。只能说色是那个人烦恼啊,灾祸啊等等负面的情绪,事物。你认为是色了那就是色。

其实佛是主观上的积极 为什么?大日如来佛的意思就是如太阳一样永恒,过去是,现在是以后也是。成佛的定论就是--觉。觉己觉他觉一切有思想(慧根)的东西。怎么么能说色是虚无呢?只能说在负面情绪上要色(虚无)即是空。应该说佛法是可以显现的实在的,所以更被人接受。

而道是主观上的消极,不但消极,还要无,最高的道是什么都没有的无,人无,心无,万物都无。没有点,一点点的点都没有。很纯粹的。道教里的空就是无。可这就使人摸不到他的理论怎么实施了,后来就有了世俗的道教,已更贴切百姓的需要。又:道教是真正意义上的出世,不用象佛教那样喊口号一样喊出世。理论上说那些有一定境界的道学者(和空还差一点),在那都是出世,他可以是路边的石头,也可以是一国之主。只要他觉得他要做就做。这些人还算有记载的,真有人到了空的话估计和死人没两样。

而儒教来说也有他的色,他的色是那些一切影响人和国家和平,发展的色,只要是这种色就没的商量,一概的禁掉。所以儒教亲佛教而远道教,因为太过虚幻。不切儒教的宗旨。虽然说在唐初兴了些时间的道学,可马上就给佛教取代了。所以道教没有佛教显现。而儒教是脱胎于道教(这是有典故的),而完善于佛教(陈朱理学的兴起)。是国家限制人民的产物,所以更得君王的青睐。

其实我更想在这说一下~~不好意思了。忍不住~~

真正的中国精粹都在百家诸子里,那的时候就象现在的中国,大家看了就知道为什么中国兴起和衰弱了,我的意见是:中国在秦以后,进入大统一以来举儒没百家就开始衰弱了。。。

这是唯心主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