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银杏湖门票:请教一句话的翻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22:57:53
《后汉书.范滂传》中范滂说过:“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请问如何理解。

李敖的信可以回答你:

  善有恶报又何妨!

  廷昱:
  延朝狱中接风你大嫂,所提范滂之言,在军法处那种接见的限制里,是说不清
  楚的。廷朝的用心,细查《后汉书》范滂传,可以明白。范滂传说:

  建宁二年(建宁是汉灵帝年号,二年是公元一六九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
  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闻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想一起和他做通缉犯)。曰:
  “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
  手!”其母就与之诀。滂向母曰:“仲博(范滂字孟博,仲博是他家老二)孝敬,
  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范滂的爸爸范显,故龙舒候相也)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李膺、杜密)齐名,
  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
  “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范滂这次坐牢,不是第一次,他在汉灵帝爸爸汉桓帝统治时代,就坐过牢。《后汉
  书》记录如下:

  后牢修诬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生系皆祭皋陶。”滂曰:
  “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这个“帝”不是皇帝,是“上帝”,
  司马彪《续汉书》党锢传中明写是“上帝”;袁山松《后汉书》明写是“天”);
  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史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
  就格(“格”是刑具、刑架),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
  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三木”是脖子、手、脚上都上木枷;“囊头”是把头用
  口袋套住,看不见外面)暴于阶下。余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
  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
  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
  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
  以为党。”甫曰:“师更相拔举,选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
  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袁山松《后汉书》作“修善”),自求多福;今之
  循善(袁山松《后汉书》作“修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
  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伯夷、叔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范滂放出来以后,最令我们注意的,是他并不感谢当朝大员。《后汉书》说:

  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讠胥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讠胥而不为谢。或有
  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羊舌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
  竟无所言。

  《左传》记恶讨奕盈之党,杀羊舌囗(字叔向)的弟弟羊舌虎(字叔虎),并
  把叔向关起来。祁奚听到了,说动范宣子,放了叔向。事情办好了,祁奚不见叔向
  而回,叔向也不往谢。——叔向生在今天,决不会糊里糊涂地去看李登辉的!
  范滂临死前他母亲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我认为这句话的正确翻译该是:“我教育你去做坏事,我不能教你做坏事!但我教

  作者: 218.78.192.* 2005-3-25 23:43 回复此发言

  --------------------------------------------------------------------------------

  9 李敖书信集
  育你去做好事,[可是,做好事竟是这种下场,这种教育,岂不是做害了人的“坏事”!]
  ——我才不要做这种‘坏事’!”《后汉书》范滂传中这种事,同样的感慨,在
  《南史》刘湛传也有。刘湛被杀前在狱中见到他弟弟刘素,感慨说:“乃复及汝那?
  (连你也给整进来了吗?)相劝为恶,恶不可为;相劝为善,正见今日,如何?”
  类似的感慨在《魏书》韦阆传中也有。韦阆的儿子韦俊,被杀时感慨说:“吾一生
  为善,未蒙善报;常不为恶,今为恶终。悠悠苍天,抱直无诉!”这些史例,都是
  以为善期许的人的感慨之言。
  十月五日《关怀》上登廷朝对他又换的监狱“毫无心理准备”、“几乎无法承
  受。只觉得与家人、朋友愈隔愈远。也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观是否正确,是否可以
  作为别人的榜样”。你说廷朝在精神上的确有所困惑和动摇,其实这都是可以理解
  的,正如我们对范滂的母亲、对韦俊、对刘湛等古人的理解一样。
  抱着善有善报、不该得到恶报思路的人,未免把人间万象看得太单纯了。事实
  上,人间万象是复杂的、不可测的、不是照着因果律天真地进行的。为善没有善报,
  其实原因很多,不是简单解释得了的。虽然如此,志士仁人却不应因所报不佳就怀
  忧丧志。为善本身是自足的,不宜要求善报来成全这一自足,也不宜因遭遇恶报而
  怀疑本身上的善。有这种困惑与动摇情况出现,我们不得不说它是一种错误。虽然
  它的出现;值得我们同情、值得我们十分关切。
  在献身为善的奋斗里,我最欣赏甘地的态度。甘地说这种牺牲“没有报酬一词,
  入狱本身就是报酬”,这种态度,真是深明为善乃自足的大义之言。有了这种心理
  准备,志士仁人自然参悟人间的真相,对一切冷暖无常与浮沉祸福,也就付诸一笑
  了!
  这个问题的结论是:善有恶报又何妨!只要为善就是最乐了,想在为善以外别
  有希冀的人,不但毁了善的本身,也将自寻烦恼。
  李大哥
  一九八四年十月十五日

我想让你去做恶,但是恶是不能做的。想让你为善,但是我没有做恶。(意思是为善的却得不到好报,到现在的这个下场)

我教育你如何做坏事,我不能教你做坏事!
但我教育你如何做好事,(可是,做好事竟是这种下场,这种教育,岂不是做害了人的“坏事”!)
我才不要做这种“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