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kx5有什么毛病:作业求助,帮忙搜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5:58:43
10条以上的谚语或俗语,其中要有道德、天气、做人方面的内容;20副对联。

雨过青山吐翠
风来碧野飘香

法制成风国泰
道德化雨民安

白发同偕千岁
红心共映春秋

百卉近春斗艳
群芳为国争光

爆竹声声除旧
桃符代代更新

爆竹声声祝福
灯花闪闪迎春

爆竹一声辞旧
桃符万户更新

鞭炮声声报喜
红灯盏盏迎春

处处明山秀水
家家笑语欢歌

夜雨书声静
春风墨韵浓

雨过千山润
春来百鸟鸣

月醉杯中酒
梅思画外春

德风熏赤县
法雨润苍生

清音歌盛世
妙笔著华章

安定千家乐
辛勤五谷香

伯乐荐骏马
良师育良才

彩云捧旭日
朝霞染红梅

常鼓兴邦志
永怀报国心

持家勤与俭
建国富而强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山壮美河壮美山河壮美

这是对联啊~~~

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西游记》读后感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 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 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
我仿佛看到轮船甲板上站着这样的一个人:他放弃了富裕而又舒适的生活,厌恶那庸庸碌碌的人生,从而开始了一次与死神决斗的生存大挑战。种种的不幸与困难并没有压倒鲁滨孙,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上苍给予鲁滨孙的困难,对于他也更具有挑战性!
风暴海啸,全船除鲁滨孙无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战才刚刚开始!
流落孤岛,他为了找到合适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鲁滨孙在小山下搭了一个帐篷,而且尽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几根木桩来挂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个临时性围墙,作防御工事。但只过了十几天,突然发生塌方。鲁滨孙不但把落下来的松土运出去,还装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撑起来,免得再次出现塌方的灾难。永不放弃,鲁滨孙奠定了生活的基础。
一次,鲁滨孙无意中掉在墙角的谷壳,竟然长出绿色的茎干,不久,长出了几十个穗头,这真是老天的恩惠。从此,鲁滨孙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数种子来试验,以得到更多的粮食。最糟糕的一次试验,大麦与稻穗的收成仅获了半斗而已。但是,经过这次试验,使鲁滨孙成为了种田高手。知道什么时候下种,现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种两次,收获两次。永不放弃,鲁滨孙有了生活的口粮。
造船回乡,鲁滨孙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无数的心血。光砍树就是数月。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周全,船离海边太远,他怎么也无法让船下水。这下,数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灭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现,这个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
鲁滨孙是个伟大的人,坚毅的人,孤身一人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勤奋劳动,把小岛经营得有条不紊。他在逆境中锻炼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这本书教会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只有实干才能让我们摆脱困境,实干比信念更重要……
我的人生也会随着这本书而起航,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进,永不放弃!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文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而迈进,这是经过我们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经过了几代的国家领导,才走来来的,我们要继续努力,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站起来,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吧!

伤逝》的阅读片段及其他

作者:叶聪 提交日期:2004-01-20 18:04

??
??此文收于《彷徨》小说集,在文学体裁上运用了手记的形式。联系到与此类似的篇目,如谷崎润一郎的《钥匙》和西方意识流小说,特点可归结为情节淡化、意境深邃,是小说散文美化的表现。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悲欢离合的故事不是在情节的推进中展示,而是通过内疚的心理活动描写倾诉的,在意境中凸现人物性格,蕴藏深刻意味。这种主人公直接追叙往事抒发感情,充溢着沉郁,哀悼的感情的叙事方法收到了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格非在阅读博尔赫斯的《一个无可奈何的奇迹》时指出其以问题的循环往复中消解情节和动机,颠覆阅读者感受,使之视线脱离事件,具有哲学上的意义。《伤逝》类似于此。不刻意追求人物塑造的完整性和多层面,也不讲究故事情节的连续性,以并不细致深入的人物行为对话描写创造深邃的意境,注重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
??
??《伤逝》的修辞手法多样,全篇充满着浓郁深沉的诗情,可算得上是一首哀怨悲怆的悼亡散文诗。小说散文化和诗歌化是本篇的行为能指,请允许我借助卡夫卡的文学加以比较和分析。散文性的小说是他写作的重要样式,由于文体不受叙术规范的束缚,更容易找到自我的感觉和意绪,也更简洁地表达出一个“另类”智者的思想深度,这些杂感式的笔记短札,或是小说素材一类的故事断章,都潜伏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自我的“不幸存在”。鲁迅在当时的环境下(二十年代初,“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高潮过去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也发生了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一片死气腾腾,知识分子有强烈之感)一面怀有“荷戟独彷徨”的苦闷,一面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自己继续在斗争中思考、前进。传统和习俗窒碍着人性的伸展,构筑了社会壁垒,个性无所适从。鲁迅默默地审视着个人与社会的痛苦关系,早已看透了这个彼此格格不入的无奈之局。《伤逝》正是一种在痛苦中“将痛苦客观化”的写作,用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悲”来打动那些受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影响的知识青年,从而引起他们这些误把“自由恋爱”当作人生唯一要义,忘记了时代,脱离了人民的爱情至上主义者的强烈共鸣。那个独自在枣树下忏悔,以野草自比希望速朽的鲁迅,无论如何都显示出了灵魂的庄严,这样的思想深刻性与浓烈真挚感情密切纠结融合的真正的文学作品,把那些只会将痛苦诗意化的无聊之辈远远地比了下去。巴尔扎克地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卡夫卡改为了“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鲁迅充分把握了主观世界(文学)与客体世界(现实)的关系,以“粉碎我”地自觉勇气“粉碎一切障碍”,有着截然不同地认知路径。
??
??《伤逝》是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如果要用几句最简单的话客观地概括其内容,大致可以这样说:《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爱情和自由,到底哪个更重要?王子娶了公主是童话的结局,但不是最后的许诺。“他们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中也远没那么轻描淡写的笃定。究竟这样的认可形式是一种冗余还是神圣。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已说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涓生与子君的确是从昏睡的梦境中清醒了,然而觉醒仅仅是斗争的开始,他们醒后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这个目标似乎对他们也并不重要。现实主义作品的伟大之处便在于此——关注现俗,指明并试图解决其弊病。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这样诠释爱情:“人的本质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或者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自由主义者的爱情,根本就没有什么朝夕相随、生死与共。爱情为什么会干扰自由,或许是因为简单的情欲吧。很多人愿意为了爱情而失去自由,小女人情怀其实无可厚非;好多大老爷们叫嚷着孤独,那不正是驴子渴望马轭的哀鸣吗?
??
??文中涓生与子君的结合导致了两个结果:疏离的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丧失。阅读者心中是否包含着这样一种了然认定的观点:婚恋就是自由的对立物。我不知道自由和自我的分别,也就不清楚爱情如何在平淡的婚姻中湮灭,自由如何在真挚的爱情中崩塌。这湮灭和崩塌是自然而然的吗?孤独者渴望伴侣,是否随着伴侣的入侵,自由就烟消云散?这些人们嘴里的必然对立与现实中的偶然和谐,到底有怎样的玄机?是我们想太多,还是生活原本如此。
??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妄图用泛政治化的观点形而上地解构《伤逝》:子君可视为虚构的民主自由理想的隐喻化身,涓生以她为目的和动力完成了一次自我升华。在找不到更好的借口的情况下,这种假定性臆测其实不过是涓生的一种新遁辞,其肇因在于其缺乏想象力与历史文化——这种匮乏甚至连文化或社会的革命的始作俑者及旁观者都深受其害,涓生一类的人应该反省,仅仅靠观察不足以成事。以此为契机,可理解为鲁迅在进行自我救赎后尝试以孤立图象加简化名称的“前卫艺术”形式进行民族灵魂的拯救,尤其针对知识青年。政治性和反抗性逐步由精英时尚蜕变为一种修辞策略,而不再是一直坚持革命理想者的专利名词了;这一现象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衣钵,逐渐消解、异化,成为一种客观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以遗忘和说谎为先导”的涓生多半会在“悔恨加悲哀“的煎熬下成为一个愤世嫉俗者;那种毫无依据就认为涓生最终踏上革命道路的说法似乎天真得比童话的结尾还痴人说梦。《伤逝》没象在《呐喊》里的小说结局那样明显地点出希望所在的作法也可以说清楚了。联想到众多对《伤逝》的评论研究都众口一辞地认定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完成充分的“造神”运动,不免怀疑其另有政治上的图谋抑或给人政治宣传员的卑劣形象:要么主观臆测,抛弃实际;要么先入为主,照般他人。
??
??再多说几句题外话,在当今这个阐释分权的时代(或者说与后现代主义相对应的后毛泽东时代),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充满诸多可能并且内在自由着的。从一个意识形态中心,话语趋向于分离、平行、破裂和对抗。这不仅促使事物意义的多值化,也导致了话语类型、向度和内在标准的多元化。从多个不同方面进入作品和对它进行定义和阐释,是属于并且符合时代的话语特征的。基于此考虑,我不愿意再千篇一律地赘述《伤逝》中地各种情节设置、人物处理、思想意义及细节分析,因为这已太浅太滥太伪了。至于“轻与重”、“灵与肉”等这些文章涉及到的富于趣味和深度的问题,似乎更适合在昆德拉的小说中论述。
??
??行将结束前,表明一下阅读作品后的思考:“现代主义”或者说是卡夫卡的话语深度是人类陈述内在思想与痛苦的基本模式,两位主人公的不幸命运是这一模式的个别呈现。使用爱情题材,就是企图在话语分裂的外在结构中保持阐释的内在中心,也就是保护它的历史或现实的唯一指标性。用一面类似反讽的破碎镜子,反映出严肃而沉重的主题。
??
??大宗师啊大宗师!我们被夹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读后感只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