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乔cp吧:三国群英传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5:40:53
有没有人知道呀~~~
我拔了光驱线了呀~~
可是说我序列号错~~
点输入序列号的时候说序列号是2U5BM-GSNRU-DPX24-7VN5R-CYYDU
然后把网络上说的正确的TWC3A-K9W4D-LA032-RT1CL-B441F
输进去还是错的~~
然后想重新输入
发现序列号变成TWC3AK9W4DLA32RTCLB44F
怎么回事呀~?

去下一个高精度CD3的MDS把原来的覆盖掉再用DT4导入

不是要序列号,是要防拷的SN:2U5BMGSNRUDPX247VN5RCYYDU

三国群英传3特殊事件的宝物清单
黄巾贼:
青铜剑,三叉戬,大斧,铜厂刀,流星锤,铩,铁钺戟,狼牙棒,弧月刀。

黄巾头目;
绣花锤,双股剑,龙渊剑,双铁戟,青龙刀,紫龙戟,铁脊蛇矛,青釭剑,古锭刀,七星刀,倚天剑,大锤,春秋左传,史记,人参,灵芝。

黄巾将军;
人参,灵芝,铁骑马,汗血马,月牙戟。
老虎;七星刀,倚天剑,白羽扇,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干将,莫邪,奥汀神枪人参,灵芝,孟德新书,兵书24篇。

白额虎:的卢,爪黄飞电,赤兔马,青囊书,遁甲天书,幻世录,幻世录II,长白人参,雪山灵芝。

南蛮象:
南蛮象,铁蒺藜骨朵,人参,灵芝。

印度神象:
太平要术,西蜀地形图,印度神象,长白人参,雪山灵芝,FZR,哈雷,小伟士。

发生几率: 1-5年 6-10年 10年以上
黄巾贼 4% 2% 1%
黄巾头目 1% 2% 2%
黄巾将军 0% 1% 1%
老虎 2% 2% 1%
白额虎 0% 1% 1%
南蛮象 1% 2% 1%
印度神象 0% 1% 1%
三国群英传3官职一览
说到官职,想必玩过《三国群英传》的人都还记得,不同的官职可以带数量不同的兵。但是这一功能在2代中却去掉了,于是所有等级相同的武将可以带兵的数量也一样,没有很好的体现出一个大将军与一个校尉之间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三国群英传3》中恢复了1代的武将官职系统,这样一来,武将上沙场冲锋陷阵,文官在后方运筹帷幄,相辅相成,不再让玩家觉得文官和武将之间除了武将技的不同之外没有其他的区别。

同时附上三国时期的官职简介,从里面可以看出,奥汀在制作游戏的同时也力图保证历史的真实性。
名称 等级 带兵数
校尉 1 40
裨将军 2 60
偏将军 2 60
牙门将军 2 60
军师将军 2 60
安国将军 4 80
伏波将军 4 80
横江将军 4 80
横野将军 4 80
秉中将军 6 100
折冲将军 6 100
武威将军 6 100
武卫将军 6 100
虎翼将军 8 120
虎威将军 8 120
虎烈将军 8 120
平狄将军 8 120
讨逆将军 10 140
荡寇将军 10 140
鹰扬将军 10 140
绥远将军 10 140
昭义将军 12 160
昭德将军 12 160
昭武将军 12 160
昭文将军 12 160
破虏将军 14 180
平虏将军 14 180
威虏将军 14 180
征虏将军 14 180
抚军将军 16 200
护军将军 16 200
镇军将军 16 200
龙骧将军 16 200
扬武将军 18 220
扬威将军 18 220
奋武将军 18 220
奋威将军 18 220
振武将军 20 240
振威将军 20 240
建武将军 20 240
建威将军 20 240
威远将军 22 260
安远将军 22 260
辅汉将军 22 260
辅国将军 22 260
右将军 24 280
左将军 24 280
后将军 24 280
前将军 24 280
平北将军 27 300
平南将军 27 300
平西将军 27 300
平东将军 27 300
安北将军 30 320
安南将军 30 320
安西将军 30 320
安东将军 30 320
镇北将军 33 340
镇南将军 33 340
镇西将军 33 340
镇东将军 33 340
征北将军 36 360
征南将军 36 360
征西将军 36 360
征东将军 36 360
卫将军 40 400
车骑将军 40 400
骠骑将军 40 400
大将军 40 400

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东汉时多由贵戚充任。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镇东大将军、抚军大将军等等,除骠骑大将军之位稍低于三公之外,其余均在三公之上。三国时夏侯敦、姜维等人皆为大将军。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刘秀)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守宫令、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将兵长史。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东西曹掾属: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仓狱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书。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负玺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国:即丞相。

将作大臣:秦时称将作少府,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监冶谒者: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三国群英传3之敌方武将跌马秘籍
在任何游戏画面上(战斗画面除外),输入ODSAN3ON(大小写都行),如果成功,画面上会出现"debug on",在战斗时输入bfdie1,之后敌军武将就会...(此秘籍适用于1.01,1.02繁体版)

1.03版本使用此秘籍方面:在任何游戏画面上(战斗画面除外),输入ODS3ON(大小写都行),后面的与上面的相同,祝大家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