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德爱双语幼儿园:雨巷的写作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13:49:07
谢谢大家啦!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之作。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这首替新诗底音开了一个新纪元,而戴望舒也因此得到了 “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中的“我”是一为沉醉于情感中的青年,他常常孤身一人,彷徨在江南的悠长的雨巷,等待者一位姣好的姑娘,也许是这位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也许是她回家时必然要穿过的小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我”又穿行在小巷之中,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之外,雨巷是那样的寂静、凄清、更触人愁思的是,我希望逢着的这个姑娘又偏偏结着愁怨,她的家篱墙颓圮了,莫非她也受到了命运的打击?惆怅、凄清、太息、迷茫,不过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显得高洁而孤傲,诗人在这里坚持了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命力的追求。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得寓有深意。我国古诗里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这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和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不过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少不了吧?在“我”的长久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她静默的走近”,“像我一样”---看来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者,追求者。。。。。。。

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这首诗中的姑娘形象其实就是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他的步履,他的颜色,连同他的太息于惆怅,莫不带有渴望而不可既---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诗人就是表达了她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也带有悲剧色彩。外表是妩媚的。不过,这样的姑娘实在是太难找到。因此,在理想主意的期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