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最新人事任免:中国文学的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4 09:32:00

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出路——艾波涛

-----------------------------------------------------------------------
二00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栏目里看到了许戈辉对著名作家阎连科的访谈。其中谈到或涉及到了现如今中国文学的现状和出路的问题,其感受和见解颇耐人寻味。

少年时最大的愿望就是逃离土地,离开农村。阎连科认为:来自农村的作家,,大致的经历都有相同的地方,比如莫言,大家都是生活在贫困的农村,都想离开那个地方,就都当兵去了,这是极其相似的,比如饥饿,比如说你到部队,所谓的奋斗就是为了提干,提干的目标就是为了有一碗饭吃,至少最初的动因都是一样的。

那么,离开了土地,也提了干,写作还有动力吗?当然与逃离土地,与成名成家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但随着年龄增长,随着地位和声誉的提高,为什么还要写作,这就成了中国当代作家一直在拷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写作的意义是什么?而阎连科却说:是因为对生活的厌恶与恐惧,说白了是非常害怕生活的。

中国作家有许多来自农村,在城市里如鱼得水的为数不少,但阎连科不在其中。他开始写小说,再后来他参了军。许多年过去了,写作真的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写出了《夏日落》、《日光流年》、《坚硬如水》等名作,他最新的长篇《受活》被有的评论家认为具有开创意义,说是超现实写作摆脱了文本实验,“第一次和贫苦人的命运相结合”。他得了奖,出了名,住到了北京。他的愿望看来都实现了,可这时他说:“我在北京不舒服,回老家也不舒服,面对社会无所适从,我是要被淘汰的人了。”

呈现在他面前的是这个时代内在的荒凉。“我与北京隔得特别远,除了家和菜市场有关系,我和北京再没什么关系了。与朋友交往越来越难,距离越来越远。日常生活没个地方躲。年轻时向往城市,说白了是想成名成家,四十多岁了却发现对城市很厌烦,奋斗来的生活毫无意义。”

他认为自己的的小说还是灰,很少能看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温暖、真诚的关系,到处是冷漠和残酷,与人、与社会、与历史都构成了一种紧张激烈的关系。
阎连科在谈话中流露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失败感,自然是来源于他对当代文学的失望感,以及自己作为当代文坛一员对文学本身的思考和对文坛现状的认知:“当代作家很难写出传世之作。对当代文学的失望肯定也是对自己的失望,他坦承自己的作品70—80%是垃圾。每个作家都是在制造垃圾的过程中留下很少的精华。”

面对所有的灰暗和混乱,阎连科想要逃避,想让自己的内心“静一静”。不过这对一个始终在奋斗、渴望具体目标的人而言想必是困难的,他矛盾重重:“我不是厌世,也没有遁世的必要。能和生活、和自己对抗下去就对抗,实在对抗不下去了再说。”

于是就产生了回归的意思,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返乡的过程,但那个家乡能不能回去,有没有回去的意义呢?他的回答是回不去了,面对访谈的许戈辉,他仍然坦承回过头来再看故乡,一切都与童年时的美好记忆和现今的想象回异不同。怎么办?城里待得烦躁,乡里又回不得。这种类似于无家可归的困惑和痛苦(现在99%的作家是无路可走的,),这种感到找不到前途或社会给你留下的路在哪里,以及所面对着的即使找到了还不知能不能翻过去的未知数时的种种不安或彷徨,也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或者是这种心路历程的不确定性,这种类似于凤凰涅磐的再生性的无家可归,是真正的由小说家向思想家(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小说家成为一个思想家)回归的新生,一个小说家若不能够在思考人性的问题上象那些个杰出的思想家们一样,有着深遂的思考和积淀,那绝不会写出象样的作品来。

我们从这种新生的萌芽中看到了中国文学的曙光,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看到了中国小说创作——超现实写作所摆脱了的文本实验,“第一次和贫苦人的命运相结合”的最新、最具开创意义的新作(他的最新的长篇名叫《受活》)。因此,我们应向无家可归的阎连科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并希冀其能在创作的过程中思考并构思出永恒的人性真实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温暖、真诚的关系以及面对社会、面对历史、面对自己、面对胜利感等等诸多层面,具有丰富复杂的含义或多种形式和全方位人文景观的佳作精品。

“当年他开始写东西,纯粹是为了逃离农村。”中国现今的文化人,不能说是全部,但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人,都有着与阎连科类似的生活经历和文学道路,虽然并不会完全象阎连科那样,是从逃离三农——改变农民的身份、从农村的户籍羁绊牢笼中出逃、离开农业这个所谓的第一产业,走的是当兵——鲤鱼跳龙门,从离开土地开始。但其心路却是完全是带着功利性的心态进入文学这个殿堂的。

把文学创作作为——作为谋生的工具时,那是不可能写出可以流芳百世的名著,也是近百十年来如此的长度时间范围里,没有一部是称得上是精品——至少在同时代里在世界范围内相比较算不上精品,就连象阎连科这样在当代文坛有着极高声誉和地位的作家,也不得不承认其创作有很大的比例是垃圾,而现在街头的那些的出版物百分之百的大多是一大堆垃圾,不仅占去了人们的宝贵岁月和美好时光,而且还毒害着我们或我们的后代,毒化着社会的风气,这也是真正值得关注或令人担忧的地方。

若说现今时代是读者不养作家的时代,读者只养他自己应是没什么错儿的,只不过作家是否看到了作家队伍的素质了呢?是否看到了那一大堆垃圾正在熏染着人们的心灵,毒化着社会的现状了呢?是否看到了真正的读者他们连养自己也并不那么轻松自在的现状了呢!

阎连科说过一句很抒情的话:现实主义我的兄弟姐妹,请你离我再近些;现实主义我的墓地,请你离我再远些。这表达了他对现实主义的什么认识和思考呢?

笔者以为:真正的现实主义其实来自于人的内心,是关注人性、关注人欲及其内心的真实。因为人欲是人性的基础,而人性又是人权的基础。只有在经过思考或深思熟虑后,把握住了其真谛时,真实地宣泄了人性的基本要素和本源的东西——人欲,才是真正的真实,真正的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强调真实,但这种真实应是人性的真实,而不应是生活的真实亦或政治的真实。当然对于文学来说,就其生活而言,其实没有真正的真实可谈。任何的生活真实一旦进入作家的笔下都会是虚假的,作品的真实绝对不应该以生活的细节或生活的现实来评判,虚构的生活是作家的智慧和能力在思想层面或精神境界方面上的再创造。

应该体现让虚构抵达真实,或者把真实的东西完成到非真实的程度。因此作家首先应该成为一个思想者,好的作家应是一个善于思考或思考有所积淀的思想家,能够有传世或不朽的作品的作家,那他一定是会有一些个杰出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就是其作品的灵魂,就是其能够传世或不朽的渊缘。

阎连科对现在的文学强调的真实,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觉得生活比小说复杂、深刻、阴暗得多,在文学里看不到现实的真实面目。我们的文学永远跟在生活的后面,就是因为作家没有自己的思想或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只有放开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思想和脑袋去思考生活,去思考人性的本源,去体味人欲的自然性质和合理地位,往前走才有可能与生活同步,或者稍微往前走一点。

很多作家不是被现实主义束缚了手脚,而是被现实生活束缚住了手脚,甚至是现实政治、现实社会束缚住了手脚,被它捆绑着无法摆脱。

作家是伟大的,但是作家是须要自身去提高,去挣脱束缚;读者是伟大的,但读者也是需要提高的,应该承认我们的读者的素质并不那么高;鉴于这两者都存在着不可饶恕或不能自拔的问题,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垃圾文字在泛滥。人们喜欢吃巧克力,但我们不能永远给他巧克力吃,应给它吃一些黄连。黄连虽然很苦,有另外的效用,对于根治一些劣根性的疾病是有很大益处的。鲁迅的小说虽不那么受看,虽不那么能给人带来某种美感,甚至会使读者产生人性之美还不存在吗的疑问?但是从那里能够读出仁义道德字里行间中闪烁着的吃人字样,能够读出其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过的人欲、人性、人格真正的真实。

当然人性之美肯定存在,但我们并不一定都有能力或机遇看到,或许沈从文、汪曾祺都看见了,但它不在阎连科的目光和内心之中,也不在笔者的眼里或内心之中。

写作是存在着多种的形式或状态:在朦胧状态中产生和结束——把自己认识到的东西公正、诚实地袒露出来;我们看到的生活就是这样,看到的世界就是这样,但所表达出来的却是很有限,甚至是偏激的,其对人的观感的刺激也是短暂的,因此就不可能有传世的精品。

千百万读者喜欢读的小说以及多少代人喜欢读的小说,自然是精品或传世之作。坚信读者会作出评判的——读者是伟大的,一个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只懂得用过于程式化的汉语写作,而没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和思考能力作底蕴,没有对人生、对人性、对人欲的深刻理解或思索,并在这些领域内获得真理性的知见和高水准的解读,怎么写都不会写出好的精品来。

中国人性格上的弱点注定只能是中国文学走向灭亡,没什么出路

国家不幸诗家幸.现在国家幸了当然文学就不幸了.没的讽刺没的反衬就失去了光华.连相声除了郭德刚都没落了,这就是缺少讽刺的结果.

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