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当介音的拼音:张充仁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3:43:41
小时候读书经历,长大后的故事

在埃尔热创作《丁丁历险记》的几十年中,故事里诸多人物要么是虚构,要么来源于资料,而唯一一个根据真人创作的人物,就是《蓝莲花》中的张,他的原形就是曾在比利时留学的中国学生张充仁。就是这个人物,与埃尔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让埃尔热产生了浓重的中国情结。

当埃尔热创作完成了《法老的雪茄》等描写东方的作品后,他觉得应该把视角对准更远的中国。这时,他认识了在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留学的中国上海青年张充仁,才华横溢的张是雕塑专业的学生。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张充仁得到了埃尔热无私的帮助,埃尔热也从张充仁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有着渊源文化与古老文明的中国,这正是他所需要的社会背景和创作素材。

不但这些,张充仁还教埃尔热如何用中国画中的技巧勾画和上色、如何用白描法画中国人。通过张的讲解与大量的材料收集,埃尔热开始创作《蓝莲花》,故事以大上海为背景,讲述丁丁与特务集团斗争的过程,而以张充仁为原型的人物“张”,也像现实生活中他与作者一样,与丁丁结下了生死友情。

故事中,街道、建筑,街头的标语广告,都与当时的上海滩别无二致,让读者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氛围,就连中国龙,也画得栩栩如生,这里除了作者的雄厚功底,也因为张提供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分不开。

《蓝莲花》一经问世,就在西方引起轰动,很多读者都是通过这个作品,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国,甚至很多后来到中国的外国探险家旅行者,都是受到此漫画的影响而萌生去东方神秘中国的念头的。直到今天,很多读者都认为,《蓝莲花》是丁丁系列中最成功的一部作品。

在二十多年后,因为这浓厚的中国情结,埃尔热再一次以中国为背景,创作了《丁丁在西藏》,在新的故事里,他仍然将张作为故事主角,延续之前的故事线索。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丁丁在西藏》再次取得成功。

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在半个多世纪后,张充仁与埃尔热这对久别的老友,再次在比利时会面。当两双手握在一起时,两个风华少年都已白发苍苍,一个成为著名漫画大师,一个成为一代雕塑家。《蓝莲花》故事结束处,黄浦江上张送别丁丁的场面始终是埃尔热难以割舍的情结,他多么希望能亲自畅游在黄浦江上,去感受中国……

七宝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一座既有现代化文明气息,又有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和悠久人文内涵的历史古镇,东临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松江、青浦,南靠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北邻虹桥国际机场。全镇地域面积21.3平方公里,有9个行政村,39个居委会,人口20余万。

2003年3月17日,位于七宝镇古塘桥边具有明清风格的张充仁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张充仁先生--享誉世界的中国老一辈雕塑家,去世虽然已有五年,但其杰出作品,却赢得了无数海内外人士的钦佩,其高尚人品,更令后人深深缅怀。1934年,他与比利时画家埃尔才合作创作的连环画《蓝莲花》之一《丁丁在中国》,在欧洲总销量达2亿多册,成为法国和比利时家喻户晓的人物。1935年,他的毕业作品《渔夫之妻》得到比利时国王奖和市政厅金质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外国奖励的美术专业留学生。之后,他放弃了丰厚奖金以及可拥有私人工作室、享受比利时国家雕塑家待遇等优厚条件,毅然学成回国。回国后,他创作的《流民》、《恻隐之心》等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人民的疾苦。同时先后为马相伯、冯玉祥、齐白石等名人塑像。1988年为法国总统密特朗塑像,之后又创作了茅盾、聂耳、邓小平等塑像。

为进一步保护和挖掘宝贵的文化遗产、缅怀张充仁先生的伟大艺术成就、发扬其爱国爱乡、自强不息、永攀艺术高峰的精神,作为张充仁先生的故乡--七宝镇,在古镇二期改造工程中,投资400万元修建了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张充仁纪念馆。为了使纪念馆真实地再现张充仁先生的生平事迹,在修建之前专门组织了一支文化考察团远赴法国、比利时进行考察,与张充仁先生之女--张以菲女士取得联系,并收集了一批珍贵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部分作品,为修建纪念馆打下了扎实的资料基础。

和许多名人纪念馆不同,张充仁纪念馆是绞圈房型、走马楼式的,这样的设计使得纪念馆虽不大气但却十分精致,不张扬个性却极具儒雅的艺术内涵,这也正是张充仁先生性格的真实写照。纪念馆共设有"艺坛起步"、"东方英才"、"画室生涯"、"雕塑春秋"、"晚霞绚烂"、"德艺留馨"6个陈列室,馆内陈列了关于张充仁先生生平、艺术成就、中西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史料与实物(包括一尊从未展示于世人的自塑青铜胸像)。

与此呼应,在张充仁纪念馆周围的北西街,将建成一条字画古玩街,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张充仁先生爱国爱乡的精神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在七宝世代弘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七宝老街又一道亮丽的新景观即将形成。

张充仁纪念馆的修建成功,只是七宝镇老街改造中的一个亮点。作为闵行区"一线四点"工程的建设内容,七宝老街一期、二期的修复于2000年9月28日正式开工至2002年12月10日竣工,历时27个月,总耗资1.8亿元。

老街一期修复改造工程按照"不大拆大建"、"以修复为主"的原则进行,基本恢复和保留了老街的传统古镇历史面貌,并在提高商业文化品味上下功夫,开出了100多家商业铺面,以小吃及以各式纪念品、古玩为主。

老街的二期改造进一步突出了七宝的地域个性,坚持保持文化本色,提升文化底蕴,做出了不少精品。如修建七宝老街原有特色建筑--吊脚楼,重建"安平桥"、"康乐桥"两座石桥,新建蒲溪广场、牌楼、戏台、蟋蟀馆、张充仁纪念馆等。值得一提的是,二期改造充分显示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在道路贯通方面,使老街的外围道路连成一线,并和老街内的小巷、小弄接通,形成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解决了消防通道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在道路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残疾人士的方便,在一期、二期的道路街面上全部采取了无障碍措施,使那些坐轮椅的残疾人也能充分地欣赏古镇的自然和人文美景;同时改造中把七大管线如雨水管、污水管、煤气管、电缆线等一步到位进行铺设地埋,大大改善了老街居民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了明清化的建筑,现代化的生活。可以说,-条名副其实的"大都市里的明清街"已经形成。

作为一个历时27个月,耗资近2亿元的巨大工程,七宝镇是如何顺利完成的?除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有关专家、学者的正确定位和规划及七宝镇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之外,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是改造工程强大的经济后盾。

近年来,七宝镇抓住房产开发的机遇,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五抓五坚持"为总体发展思路,即:抓经济发展,坚持"能快则快";抓建设和管理并举,坚持不断培育提升城市功能;抓民心工程,坚持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抓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断提高居民素质和地区文明程度;抓各项社会事业,坚持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全镇以发展为主题,积极走好"调整、挖潜、提升、拓展"四步棋。促进了全镇经济在总量继续扩大的基础上,有了质的明显提高。至2002年底,全镇GDP完成了16.15亿元、工业销售46.36亿元、商品销售28.29亿元、税收完成5.65亿元。合同吸引外资3.2亿美元,同时建成占地86亩的私营经济城,招入私营企业580多户,注册资金4.8亿元。

房地产业和商业是七宝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内容。建成的各式小区有万科城市花园、大上海国际花园、古镇名邸、莱茵清境等。商业方面,以乐购一、二、三期为中心的商业圈已经初具规模,带动了全镇商业档次的提升,也聚集了大量的人气,乐购日均营业额达200万元,影响已经超出了七宝的范围,辐射到了周边城镇。滑雪场于2002年9月28日试营业以来,影响逐步扩大到全市,平均每日游客已经达到2000多人次,既发展了七宝的商业又提升了其知名度。

2003年七宝镇党委、政府以学习"十六大"精神为契机,再次解放思想,确立奋发向上、争创一流的风貌,提出了"一五一"发展思路,即围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条主线,抓好商贸、房产、工业、楼宇、娱乐旅游服务等五大主导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徐家汇"、一条"小南京路"、一座"小城隍庙"将在上海市的西南部--七宝镇崛起。

站在高处眺望,在张充仁纪念馆的不远处,在老街的周围,一个个兴旺的商业圈、一处处高档的住宅群、一块块成熟的工业区正显示着现代化文明的勃勃生机,七宝的发展是上海改革开放的缩影,传统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文明在这块宝地上得到了很好的交融,并正散发着夺目的光芒。七宝人民也将为把七宝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治安良好,集居住、商贸、旅游、休闲、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经济强镇、教育重镇和文化大镇而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