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悲剧人物重生记德妃:王昌龄的《出塞》的写作背景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8:44:04
是下面这一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不要弄错啊!!!
要讲清:写本诗时的情景!!!!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国边境,历来都有战争,开元天宝年间,受唐王朝册封的奚和契丹,不时叛乱侵扰,征战不休"由
于唐玄宗李隆基沉醉于荒淫糜烂的生活,不理朝政,边将无能,致使征人远戌边塞,久久未归,,人们多
么向往今天能有威镇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在那里把关,就决不会让胡人的马队越过我们的阴山,那时候,
士兵可少受征戌之苦,国境得以安宁"
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乍一看,对明月边塞这平常事物,未免描绘得有点奇妙:为什么明月
是秦时的,关塞是汉时的,/\出塞0\却在唐时"原来作者在此作历史总结类比:即言明月仍照古时
之关,边塞风光依旧"秦汉以来战争就不断发生,只是唐代边患加剧了,防御能力也远不能和秦汉相
比.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承句万里长征人未还0:可以想象到,即使战士有昂扬的抗敌精神,可是至今还不见征人回来,足以
说明战争没有取胜,国境不得安宁"这一现实是沿着秦汉历史发展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承句
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转句/但使龙城飞将在0:从正视现实,推想到过去"借对历史名将的怀念,道出了/人未还0的原因,
(飞将军李广如在,则征人早获胜而还了)指责了庸懦误国的唐代将军们"有人点评此句说:/思古正以
讽今"0/但使0一语,犹如高山放石,隆隆而下,一去不回之势,转出了新意"
合句/不教胡马度阴山0:反映了诗人,也是征人们的共同愿望)))朝廷要任用得力的将领,边防才
28得以巩固,国家才得以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结句意味深长地结出了旨意,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诗贵激情"全诗言辞激切,意气豪放,洋溢着抗敌昂扬的斗志"对古代英雄与和平生活充满了热烈
的向往,对朝廷无能平定边患,表示强烈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以秦汉比唐,以
秦汉及唐,以秦汉识唐;隐约讥讽,巧妙点题;用思古讽今之法,表难言之衷"
这首七绝,仿佛用二十八个奇妙的音键,弹奏出一首风格雄浑的边塞交响曲"自盛唐以来,一直吟
唱在人们的口头中,铭刻在大家的记忆里"无怪乎宋人誉为/七绝之冠0;清人称作/压卷之作0"沈德潜
在5唐人别裁6一文中盛赞王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谓之唐人5骚6语,可"0

从思想内容来看,王昌龄的边塞诗,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
极进取精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拓疆"在写胜利
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出塞却写胡马度阴山而思良将,对朝廷无
能平定外患表示非常不满,宛如一份/隐衷陈情表0"诗人既要反对战争,又要激扬斗志,看来似乎矛盾,
其实且对立统一"问题要看战争的性质如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中兴之业,表现了诗人有期待,有讽刺,
有鼓舞,有暴露"边塞问题是复杂的,为此,诗人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曲折的
魏腾达:诗传边塞情
盛唐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当时对西北边疆的征伐、守卫,战争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其中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他们用诗描写塞外景色,抒写将士精神生活,复杂矛盾的感情,充满了悲凉、豪迈、浪漫的情怀。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中之佼佼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国边境,历来都有战争,开元天宝年间,受唐王朝册封的奚和契丹,不时叛乱侵扰,征战不休"由
于唐玄宗李隆基沉醉于荒淫糜烂的生活,不理朝政,边将无能,致使征人远戌边塞,久久未归,,人们多
么向往今天能有威镇龙城的飞将军李广在那里把关,就决不会让胡人的马队越过我们的阴山,那时候,
士兵可少受征戌之苦,国境得以安宁"
起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乍一看,对明月边塞这平常事物,未免描绘得有点奇妙:为什么明月
是秦时的,关塞是汉时的,/\出塞0\却在唐时"原来作者在此作历史总结类比:即言明月仍照古时
之关,边塞风光依旧"秦汉以来战争就不断发生,只是唐代边患加剧了,防御能力也远不能和秦汉相
比.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
承句万里长征人未还0:可以想象到,即使战士有昂扬的抗敌精神,可是至今还不见征人回来,足以
说明战争没有取胜,国境不得安宁"这一现实是沿着秦汉历史发展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的")))承句
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转句/但使龙城飞将在0:从正视现实,推想到过去"借对历史名将的怀念,道出了/人未还0的原因,
(飞将军李广如在,则征人早获胜而还了)指责了庸懦误国的唐代将军们"有人点评此句说:/思古正以
讽今"0/但使0一语,犹如高山放石,隆隆而下,一去不回之势,转出了新意"
合句/不教胡马度阴山0:反映了诗人,也是征人们的共同愿望)))朝廷要任用得力的将领,边防才
28得以巩固,国家才得以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结句意味深长地结出了旨意,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诗贵激情"全诗言辞激切,意气豪放,洋溢着抗敌昂扬的斗志"对古代英雄与和平生活充满了热烈
的向往,对朝廷无能平定边患,表示强烈的不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诗人以秦汉比唐,以
秦汉及唐,以秦汉识唐;隐约讥讽,巧妙点题;用思古讽今之法,表难言之衷"
这首七绝,仿佛用二十八个奇妙的音键,弹奏出一首风格雄浑的边塞交响曲"自盛唐以来,一直吟
唱在人们的口头中,铭刻在大家的记忆里"无怪乎宋人誉为/七绝之冠0;清人称作/压卷之作0"沈德潜
在5唐人别裁6一文中盛赞王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谓之唐人5骚6语,可"0

从思想内容来看,王昌龄的边塞诗,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
极进取精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并不无原则地讴歌战争,往往还反对开边拓疆"在写胜利
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出塞却写胡马度阴山而思良将,对朝廷无
能平定外患表示非常不满,宛如一份/隐衷陈情表0"诗人既要反对战争,又要激扬斗志,看来似乎矛盾,
其实且对立统一"问题要看战争的性质如何,是否有利于国家的中兴之业,表现了诗人有期待,有讽刺,
有鼓舞,有暴露"边塞问题是复杂的,为此,诗人在特定环境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是曲折的
魏腾达:诗传边塞情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新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王昌龄被时人称作“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钅英)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贬岭南,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
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毫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龄诗文便只这些了。

相关内容:晋阳书屋 >> 山西古典诗文选萃 >> 王昌龄诗选

摘自《三晋历史人物》,书目文献出版社,本文作者:马斗全

诗词五首
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0-10-22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通过诗的学习,正确认识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从而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提高分析诗句、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领会诗中的情景,场面,并体会这些描绘对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
要点难点
一、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二、对诗歌刻划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写作背景 :

《出塞》

盛唐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当时对西北边疆的征伐、守卫,战争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其中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他们用诗描写塞外景色,抒写将士精神生活,复杂矛盾的感情,充满了悲凉、豪迈、浪漫的情怀。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中之佼佼者。

《卖炭翁》

白居易(772—846)他生活在藩镇作乱,社会动荡不安的中唐时代。白居易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的创作纲领。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其中“讽谕诗”部分是最有价值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诗对于当时社会上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给以无情的揭露,象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中唐时代的社会面貌。
关于“宫市”。《旧唐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宫中遣内官买物于市,倚势强买,人畏而避之,呼为‘宫市’。”“宫市”制度并不始于唐代,但在唐代很盛行。尤其到中唐,宦官内使气焰嚣张,把它当作一种直接向人民勒索财钱、抢掠货物的手段。这种残酷剥削人民的制度当然会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而当时一些比较了解民情,意欲改革政治的官吏,对宫市也是不满的。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反映了这种意见。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是我国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补校书朗。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夫子”的称誉。绝句的艺术成就尤高,洋溢着浓厚的民歌气息,以精炼的艺术语言反映了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生动鲜明。明代王世贞曾把他的七言绝句和李白一同推为“神品”。他后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被刺史闾邱晓所杀。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的诗人。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现在陕西省渭南县东北),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二年,他得到了翰林学士的职位,三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元和十年,因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直到升任刑部尚书。他提出了“文学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文学主张,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写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这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体现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晚年意志逐渐消沉,自号香山居士,讲道学佛,饮酒论诗,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于846年8月病逝,是年七十五岁。
白居易传下来的诗篇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

主题思想

《出塞》

第一、二句是借景抒情。诗人由天上的明月地下的边关展开丰富的联想。“明月”“边关”自秦、汉至今一直存在,没有什么变化,但边关的战况却大不相同。秦、汉时期,对匈奴作战连连胜利,而现在,远离家乡,万里征战,不得回乡。短短的两句,平凡的诗行却触及到了当时的军国大事。这是因为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安逸之风盛行,边关将领骄奢淫逸,与契丹、回纥贵族统治者的斗争常常失利。作者通过写景、联想,为后两句作铺垫。需要提及的是“秦”“汉”为“互文见义”,不可理解成“秦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万里长征”形容路远而非确数。
第三、四句紧接前文提出见解,希望朝廷任用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名将卫国戍边,使敌人不敢进犯,使将士能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这两句中,但,只要。龙城,卢龙镇,在今河北省,汉代名将李广曾驻守那里。飞将,汉代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侵占他的防区。

《卖炭翁》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作品以通俗生动的语言,真切而充满同情与憎恶的描绘,再现了卖炭老人冒着寒冷饥饿卖炭的情景,和他遭到“宫市”的剥削敢怒不敢言的悲剧。全诗依据唐代的生活现实,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给予了深刻揭露,对劳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打着“圣旨”横行霸道的宫吏差役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卖炭翁(诗的主人公)的身世,和他砍柴烧炭直到卖炭的情景。诗人抓住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相互结合,立体化地刻画“卖炭翁”的典型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突出老人的年迈而辛苦劳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则是尖锐对立的比照,揭示老人凄苦矛盾的心理活动。最后,借助时间的推移,以“日高”而“牛困人饥”仍在“泥中”卖炭的叙述,衬托卖炭老人的悲惨境况。
诗的下半部分,情景骤变:皇宫使者突然而来,强取豪夺,千余斤炭转瞬间被征敛,而剩下的仅是打着“宫市”幌子留下的无用的陈旧织品。卖炭老翁伐薪烧炭的辛苦,雪后卖炭的饥寒困乏,以及换回“身上衣裳口中食”的指望,都在“宫市”的勒索掠夺中付之东流。而宫中使者的骄横气焰,残暴作法,在诗中逼真地刻画出来。两厢对比中。彻底揭露了所谓“宫市”的残酷剥削实质。

段落大意

《出塞》

首句点明地点,写景。
次句写情,紧接首句。
后两句在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景慕之情中,暗喻着对当时将领之不满,暗讽当朝者用人之不当。

《卖炭翁》

依据情节的发展,全诗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卖炭翁烧炭、运炭辛苦艰难的劳动。
第二部分(第2段)写宫使的骄横和他们掠夺老人炭车的罪行。

写作特点

互文见义

《出塞》起笔不凡,落墨突兀:“秦时明月汉时关”以石破天惊之势而令人瞩目。这因为诗人别出心裁,巧妙地在“月”与“关”之前分别加上了“秦”与“汉”两个表时间的限定词,从而翻出了奇妙而高远的崭新境界。皓月当空,君临天下,与天地共寿,古今长存,何能隶附于哪家朝廷哪代帝王呢?!当然也就无所谓归秦抑或属汉了。事实上,这恰恰是诗人独运匠心之举,用笔新奇之处。秦月汉关,互文见义,举秦则兼汉,举汉亦包秦。如此交错濡墨,即熔铸成别具一格、独领风骚的诗句,展示了奇警遒劲的语言特色,散发出摇人心旌的艺术魅力。

含蓄深刻,容量巨大

诗中,“月”与“关”这一自然一人文两个景观,一经诗笔濡染,便具有了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在对秦月与汉关的濡墨之中,月临关塞的雄壮阔大而又荒凉寂寥的图景具体而形象地再现于笔端。如是用墨,旨趣毕现:“万里长征人未还”,世世代代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悲剧;“不教胡马渡阴山”,世世代代共同的心声,共同的意愿;“但使龙城飞将在”,也便成为世世代代共同的希望,共同的呼唤。这命运与悲剧,这心声与意愿,这希望与呼唤尤使起句显示出颇不平凡的意义,难以估测的巨大容量。

意境开阔,气势恢宏,格调雄劲

从意境上看,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日照着边关;而关塞自秦、汉时设立,至今经过了多少个月色笼罩的夜晚!时间上,由古及今;空间上,宏大阔远;确实引发读者从历史到现实、从边塞到祖国山河的诸多思考。再看气势与格调,怀古是怀念当年为国守边、威震敌胆的“飞将军”;思今则是忧患现实边防薄弱,能象“飞将军”那样的坚兵强将已不存在,而外敌侵扰的威胁犹存。忧患中,却又冲涌着内心的渴望:象当年英勇的“飞将军”那样,杀敌立功,不允许敌寇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显然,无论是怀古、思今,还是感慨、期盼,都饱含着赤烈的爱国豪情,都给后世读者以巨大的激励与鞭策。

叙事简洁,矛盾突出。

诗开头的四句概括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描写卖炭翁的外貌。中间四句写卖炭翁的心理活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写出卖炭翁辛辛苦苦地劳动只不过是为了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穿衣吃饭。可是现实生活是怎样的呢?“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正单”是无法御寒的,但是却“愿天寒”,这种矛盾的心理,写出了老人的忧虑,反映了他生活的贫困和境遇的悲惨。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

盛唐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当时对西北边疆的征伐、守卫,战争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其中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他们用诗描写塞外景色,抒写将士精神生活,复杂矛盾的感情,充满了悲凉、豪迈、浪漫的情怀。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中之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