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不会得癌症吗:乳腺癌术后化疗一年双肺转移并纵隔淋巴结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2 19:14:20
如何治疗?无法手术。
如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有效吗?能延长患者生命吗?

乳腺癌是由乳腺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妇女的常见恶性肿瘤。在许多西方国家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占女性癌肿的首位。在我国,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前二位。据有关资料,其发病率在女性为23/10万人口,在男性则仅为0.49/10万人口。男子乳腺癌大约占整个乳腺癌的1%左右。乳腺癌大多发生在40~60岁,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尤其以45~49岁和60~64岁间发病率最高。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从目前的临床医学实践及动物实验等有关资料分析乳腺癌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激素分泌紊乱:所谓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乱。因为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样可以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2)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没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妇女发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时间长的妇女多。这说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3)纤维囊性乳腺病:前面提到过这种病变,它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极易转变成为乳腺癌。

(4)遗传因素:主要表现在有乳腺癌家族史上。据国外资料,阳性家族史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亦好发乳腺癌,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前,常为双侧性;另一种为母亲未患过乳腺癌,但在一个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这种家庭中乳腺癌的发病率要比无家族史的家庭中乳腺癌发病率高2~3倍,且这种乳腺癌多发生在闭经后,常为单侧性。

什么是早期乳腺癌?

乳腺早期癌划人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把(1)乳腺小叶原位癌和导管原位癌;(2)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浸润癌(亚临床癌);(3)直径小于1厘米,局部活动度大,无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微癌等划归为早期乳腺癌。但天津市人民医院则提出把(1)腋下淋巴结无癌转移;(2)原发癌为非特殊型癌者,只要其直径不超过1厘米;或原发癌为特殊型者,只要其直径不超过3厘米者,均划归早期癌。

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有哪些?

(1)乳腺肿块:乳腺癌的主要表现是乳房上长有肿块,这往往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大多数病人无疼痛的感觉,只有不足1/3的病人觉得有些刺痛或钝痛,但又不很明显。大约有60%的肿块长在乳房的外上方,形状为圆形和不规则形。早期癌组织没有浸润。肿块尚可以移动。但由于乳腺癌的肿块在很多方面都与乳腺良性肿瘤十分相似,因此,单凭触及到肿块来确定它的性质,是不确切的,必须到医院检查。

(2)单侧乳头溢液:非哺乳期的妇女,忽然出现乳头流水(乳样、血样、水样液体),应予注意,因为其中有些病人为乳癌。

怎样自己检查乳房?

自查的方法:(1)脱去上衣,两臂自然下垂,对镜观察双乳头是否对称,有无异常;(2)两臂上举抱头,再观察双乳是否对称,有无肿块或皮肤陷窝;(3)仰卧,肩下垫一扁枕头,将手指伸直,平着触摸乳腺各区域(切勿用手捏乳腺,因为此时可将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4)顺序检查乳腺各区后,再将手伸入腋窝顶部(此时该臂宜下垂),同样用伸直的手指,摸查腋下有无肿大的淋巴结;(5)检查乳晕区(用指压),观察乳头有无液体流出。

乳腺癌的预防方法是什么?

(1)一旦发现自己患有纤维囊性乳腺病,就应立即治疗,不要拖延治疗的时机。

(2)对于授乳期的妇女,在每次授乳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排出乳汁,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分泌乳汁,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上一次分泌的乳汁在乳房内滞留的时间。

(3)减少酒量和戒酒。一些西方国家研究证明,有饮酒习惯的妇女比不饮酒的妇女易发生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除了坚持自我查体,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较全面的检查。

建议你继续化疗,可选用AT方案,即阿霉素+特素(或泰素帝),此种方案较强,如果化疗有效,肺部肿块及纵隔淋巴结都会缩小甚至消失,生命自然会延长,但根治是不可能的,另外还可口服氟隆或希罗达治疗,条件许可还可选用赫赛汀治疗,但要大医院才有,价格也较昂贵,要2万多.

双肺伴纵隔转移已经是晚期了。

一般来说,化疗为主。

但是乳腺癌发展比较缓慢。

我看到过有病人乳腺癌肝转移的也能拖挺长时间

治疗是以提高生活治疗,改善症状为主

延长生存时间,只能看化疗的效果了。

情况比较复杂,延长生命时间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提高生存质量

这个是我们抗癌中心里面李老师的事迹,或许能帮得到你呢,不要灰心~!坚持就是胜利~!

从有畏到无惧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那些不幸故去的人,大多是被吓死的,再就是因乱投医而被治死的。”与癌症抗争16年的李钟瑜爽朗地说。经历过生死洗浴的达观是真正的达观,战胜了死亡的情感是最真的情感,让我们一起走进李钟瑜的精神世界——

编者按:

据有关资料,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为70万、117万和150万。目前,我国癌症死亡已位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人们谈癌色变。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却有那么一些癌症患者,他们面对死神的敲门,在经历最初的惊恐失措后,在亲人、朋友的默默支持与无微关爱下,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拥抱生命的阳光,甚至将生的力量传递给他人!他们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外貌与常人无异,他们却有着曲折的心路历程,有着感人肺腑的故事。

引子

对李钟瑜老师,我是久闻其声,不见其人。那一天,我再次给她打电话,想约定见面的时间与约会的标志,没想到李老师说:“我天天早上在东湖公园练功,你一问就知道。”天哪,偌大一个东湖公园,早上晨练的人那么多,我怎么可能一问就知道?

9月14日的东湖公园,晨练的人熙熙攘攘,没想到,我一报出“江门幼师李老师”,还真有人为我指点道路。经3个人的“接力”指引,我来到湖心小岛,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姨正对着一棵树吐音:“哈……”旁边一位同在练功的阿姨向我示意,她就是李老师。我发现自己不是惟一一个等待者,还有一位患者已先我而来,拿着自己的病历资料准备向李老师请教。

我就这样一下子掉入了李老师的世界。

从1989年发现身患癌症开始,李钟瑜老师已经与疾病抗争了16个春秋。16年来,她乐观地与病魔抗争,并无私地把自己的抗癌心得与新老病友交流。9月14日那天,我初识李老师时目击的两个片断——练功和为病友解疑释惑,恰恰是她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片断。

“我觉得自己犯了罪”

患病前,李钟瑜是江门幼师的老师。从15岁开始,她长期从事戏剧方面的工作,曾在一些大型现代剧、短剧演出中担任主演。即使是现在,年过七旬的李老师依旧目光明亮、举止优雅。1989年4月,能歌善舞的李钟瑜被确诊患了乳腺癌,她的心灵受到重创——

“我看见人就感觉自己犯了罪似的,总想着怎么这么倒霉,这种事儿怎么会摊到自己身上。刚做完手术,女性最明显的特征没有了,有好一阵子,我走路都夹着胳膊,和别人一起吃饭不敢伸筷子夹菜,怕别人嫌这病传染。我也不愿意太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李老师说。

这种心态一直到1998年才彻底扭转过来。1998年春,李钟瑜带领12个病友到北京学习郭林新气功,一看到全国那么多病友,那么多老师,大家在一起交流治病心得,这反而让她彻底放松下来:“练这个气功有一个吐音功,把浊气吐出去,那个‘哈……’的音一开始我们总也发不准确,后来听香港去学功的同学说‘我们买基围虾……’那个‘虾’一拉长,‘哈’的音就发出来了。我们就这样发音,边发这个音边一起笑。就在大家一起大笑的刹那,我突然想开了,人生在世,总有一死,你担惊受怕也只能死一回,你快快乐乐也是死一回,为什么不快快乐乐呢?”

“粗心”丈夫的“冷漠”感情

患病之后,李老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我的老母亲经常给我熬鱼汤,我的领导、同事、朋友都来看我,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一班已经毕业的学生,她们白天工作忙碌了一天,晚上还相约到农林路我家来看望我。当得知我尚未出院时,这班姑娘又连夜骑车到北街医院——当时从农林路到北街医院的路还不像现在这么平坦,到处都坑坑洼洼的。那天,等她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我心中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李老师温情脉脉地回忆。

可提及自己的先生,李老师的眼神中却显出一丝矛盾——

“他好像从来都不太当回事儿,也不知道是粗心还是怎么回事,给他说自己的担心和不舒服,他总说‘嗨,这算什么呀’。有时候我也很生气,觉得他对我的感受表现得相当冷淡,但你说他不当回事吧,每次去广州检查,他都陪着去。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仅单程就得四五个小时。我好忘事,吃药都是他提醒;在他的日记里,我每一次入院、出院都有详实的记录——这,他又是很细心的。”

李老师的先生、军人出身的黄家骏则有自己的说法:“我们都是当兵出身,从一开始就没想到这病有什么大不了的,从来没想过瞒着她本人。这种病既要重视又要藐视,不能被它吓倒。刚得病后有一阵子我们都很紧张,紧张会复发,越紧张就越不能顺着她说。那一阵子,她总是说这里又疼了,那里又疼了,还时不时计算自己的存活期,那我就只有把话题给她岔开去,不和她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好了,她已经彻底忘了这些问题。”

“计算存活期”这个细节让记者心里“咯噔”一下,癌症患者和家属对生的留恋、死的抗争尽在不言中,记者甚至能够感受到当年那种窒人的紧张。不同的是,李老师至今仍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孤独地承受,黄先生则始终要装出那些担心全是无所谓的无畏姿态。

“心理治疗最重要”

怕什么就来什么。1995年,李钟瑜觉得腰腿疼,进行ECT检查后医生得出结论:癌症骨转移。李老师记得自己当时不由自主地追问了一句:“是真的吗?”医生说:“白纸黑字,那还有假?”这时候的李钟瑜反而相当平静:你得了病,把脑袋往墙上撞又有什么用?若割伤了手指,哭也止不了血,要面对现实,采取治疗措施才行。人早晚得死一回,我要晚死,与癌魔拚个死活。

谈起自己的抗癌心得,李钟瑜说:“抗癌一定要综合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最重要。这种病真正病死的微乎其微,大部分人是吓死的,还有一部分人是给治死的。吓死的无需多说,一得上癌症就觉得是不治之症,像收到了死亡通知单一样,心理负担太重,免疫力急速下降;治死的则属于病急乱投医,再加上遇上无良‘大夫’,用药不当,副作用太大。由于各种原因,也许是环境污染加重,现在得这种病的人越来越多。有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心理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不要太紧张,就把它当作一场重感冒最好。”

在接受医院治疗的同时,李钟瑜加紧练习郭林新气功。一年之后,奇迹发生了,再次检查,李钟瑜各项指标恢复正常,骨转移消失了。

放下自己的重担去帮助别人

在采访的过程中,李老师不止一次地提到“郭林新气功”。前些年,由于“伪气功”的盛行,以至于人们对气功本身也多了一层歧视和疑惑,然而,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健身气功却成为许多人的精神支柱和强身法宝。郭林新气功属国家体育总局评审后向社会推荐的11种健身气功之一。

李老师最初接触到这个新气功是在1991年,是在原教育局副局长凌刚的热心推荐下开始学习的。学了新气功后,李老师的心态发生了进一步的转变。

“从2000年到现在,李老师的病情基本稳定,这段时期她比较多地参与公益活动。”李老师的先生说,“李老师是江门市学习郭林新气功比较早的学员。经常有人打电话或找上门来咨询抗癌心得,我们是来者不拒。她每天早上都到东湖公园练功,约有一半的时间都用在教别人上。”李老师的家人对她的这个变化极为支持:“她把心思用在这上面好。她不再考虑自己,开始考虑别人,不再成天琢磨自己能活多久,在给别人做解释的时候,无形中自己的负担就放下了。”

“我们这个弱势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我就知道这点儿知识,又有什么理由不向大家传递呢?”李钟瑜由衷地说。

李钟瑜拿出了一个练习郭林新气功的登记本。从1991年到现在,280多人的名字写在上面,还有一些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我国香港、澳门地区。这些人当中现在只有少部分人告别人生舞台,有超过五分之四的病友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快乐而顽强地生活在我们周围。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自己战胜自己最重要。”与李钟瑜相濡以沫50载的黄家骏先生意味深长地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