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ame获取父页面高度:为什么抗战时有那么多伪军??超过日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5:45:32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区内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镇压地方反抗而牵制了大量的作战用正规军。为解决前线作战兵力不足的现象,希望利用当地现有的兵员维持统治,招募当地人民来负责占领区治安。根据日本占领区的傀儡政权的管辖范围,设立如“南京国民革命军”、“华北治安军”等,各傀儡政权没有相互干预伪军活动的权利,但日本军官有权随时调遣任意地区的伪军。

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著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并在1942—1943年期间国民政府推行“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后,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根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结束后的统计,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革命军部队。其中除了部分伪军驻扎在城市负责占领区治安维护外,绝大部分的伪军被调往华北地区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其中还有不少伪军参与了在华北地区对平民的大屠杀活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伪满洲国以外所有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但目前广泛流传的版本中也有逾200万伪军的说法。这个数量的伪军几乎与在华日本军队的数量相当,但指挥伪军的却是日本军队。根据统计,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数量超过侵略军队数量的国家。这个比例造成的奇异现象一直是战后被中国人民诟病的问题之一。

有个叫吴化文的伪军将领
,他本来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帐下将领,后来看老蒋得势就成了中央军。抗战开始之后,一开始先是施展其逃跑功夫,成功的保存了实力,后来实在躲不过去,见势不妙又投降了一次,摇身一变成为汪伪政府的上将司令,并且还很卖力,在山东给八路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对此,他对部下是如此解释的:“如果日本打赢了,咱们当然不吃亏,日本人输了的话,老蒋还需要我们去打,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最不济的话,还可以去投共军,他们也需要咱们打国军。”他说到也做到了,抗战结束后他成了国军第九十六军军长。看国军不行了,又宣布起义,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五军军长。1962年善终。

 伪军是指抗日战争时期,投降日本并参加日军的人,有伪满州国军、华北伪军、华东伪军等。由于伪军大多参与了对同胞的战争,因而在有伪军的国家伪军士兵大多受到广泛地指责。这些伪军穿戴和日本人不同,戴的是布帽子,可见日本人当他们是工具。老百姓称他们为“二鬼子”。  

产生伪军的原因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占领区内的反抗活动此起彼伏,为镇压地方反抗而牵制了大量的作战用正规军。因为中国面积太大,只靠日军无法统治,于是招募当地人来负责占领区治安。这就是最早的伪军。

产生伪军原因之二:国民政府内部统治派系林立,地方与地方之间、国民党与其它政治力量之间、国民党内的派别之间争权夺利,斗争十分激烈。汪精卫为争做最高领袖,拉拢陈公博、周佛海、张发奎等以“曲线救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投入到侵略者的怀抱,成为汉奸。由于汪精卫位高权重,他的“号召力”很强,直接带领十几万人称为汉奸,做了伪军。

产生伪军原因之三: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后,蒋介石对握有重兵的各个地方实力派仍心有余悸,处处设防,时时排挤,经常假借种种理由打击、削弱、吞并各地的军事实力。有些地方实力派为了私欲加上对国民政府的怨恨,忘却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卖国求荣,卖身投敌。

产生伪军原因之四: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民不聊生。迫于生计,许多老百姓不得不在日本占领区为日军服务,或通过参加伪军来谋生,从而充当了日军侵华战争的走狗。在金钱的吸引下,不断有下层的民众加入伪军队伍。

综上,当时的中国不论是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都有产生伪军的土壤,其数量也是不断的扩大。1938年时,伪军在中国的数量约为78000人,随着1940年汪精卫叛离国民政府建立新的政府后,在华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其中,又以1943年5月14日,庞炳勋、孙殿英两人联名通电投日,所率领的军队数量为庞大,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经过中国军方统计,除驻华伪军的数量大约是200万人。

那么伪军的命运又如何呢?可以用一句古话来形容:“多行不义必自毙!”汪精卫1944年病死日本,逃过审判。陈公博、王揖唐、褚民谊、丁默村、叶蓬、齐燮元等人被判处死刑,周佛海被判处无期徒刑。王克敏被押不久,即病死狱中。侥幸逃脱审判的伪军高级将领及其所属部队,也大多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消灭或向解放军投降。除吴化文在济南战役中率部起义外,其他如孙良诚、孙殿英、张岚峰、郝鹏举等都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因为卖国的中国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