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狙击水弹枪视频:食盐进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4:28:46
什么是食盐进军啊?

  1930年,印度殖民当局制定了《食盐专营法》,大幅度提高食盐的价格和税收,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势下,甘地毅然领导了“食盐进军”的斗争。他把头剃光,表示如果当局不取消《食盐专营法》誓不罢休。

  这年3月的一天清晨,甘地带领78名信徒,来到一个修道院宣誓,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炎炎烈日下徒步,开始了“食盐进军”。他们要到遥远的海边去煮盐,迫使殖民当局让步。

  在路途中,每过一个村庄和乡镇,甘地都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他一贯主张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即用和平的方式反对当局。他的主张赢得了不少人的支持,于是,队伍越来越壮大。

  甘地一行日走夜息,风餐露宿,花了整整24天,才到达目的地。这时,随他而行的人已经有一千多人。

  当天晚上,他们绝食祈祷,并宣誓:“除非印度获得自由,当局不再实行《食盐专营法》,否则,就永远住在海边。”

  那时,甘地已经60多岁,身体也比较虚弱,可是,他带领大家早出晚归,不怕风吹日晒,在海滩上忙碌着,即使腰酸背痛也不肯休息。

  全国新闻记者纷纷赶来采访,详尽报道了“食盐进军”的情况,引起了印度的广泛支持。这样,印度沿海地区都开展起自制食盐的行动,与此同时,印度各地到处举行示威游行,一个群众性的反英斗争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殖民者当局恼羞成怒,他们出动警察到处镇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还把甘地抓了起来,并下令取缔了甘地领导的国大党。

  但是,广大人民是不会屈服的,全国性的示威游行更加风起云涌。当局出动武装警察镇压,示威群众与警察展开短兵相接的搏斗,夺过警察的枪,打死了不少警察;接着,示威游行转化为武装起义。

  殖民当局害怕了,在1931年1月,不得不释放了甘地和被逮捕的群众,并撤销了取缔国大党的命令,承认沿海人民煮盐的合法化。

  “食盐进军”终于取得了初步胜利,这是甘地领导的争取国家独立的许多斗争中的一个重要事件。

食盐进军
印度西北历史名城阿默达巴德附近,有个著名的大广场。广场入口处有一幅大横幅,其上用印地语大书;坚持真理运动院。1930年3月21日6时半,曙光初露,78个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信徒,面对西面的大海,指天盟誓:如果印度不能获得自治,英印殖民政府不修改野蛮的食盐专营法,他们将老死大海边,决不回阿默达巴德。宣誓完毕,为首的一个60岁老人,戴一幅金丝眼镜,穿一身印度山民手工纺成的粗棉布衣服,穿一双上布鞋,手执一根竹杖,开始向西迈进,其余的信徒也默默跟上。他们的行进方向是西面靠印度洋的海滨村庄丹地。
持杖老者一行一律身穿土布衣衫,食用当地土产,不使用任何来自英国的物品,甚至也不食用英印殖民政府专营的食盐。他们一路徒步行进,晴天项烈日,雨天一身泥,餐风露宿。每经过一个村庄,都要停下来,举行群众大会,号召村民自己煮盐、自己织布,决不购买任何英国商品。一路之上,围观者成千上万,热闹非常。不断有村民响应老者号召,加入进军队伍。各国新闻记者,也来往穿梭,争抢镜头和头条新闻。队伍经过24天时间,步行300公里,在4月5日到达海滨村庄丹地。这时,这支出发时仅78人的小队伍,已增至数千之众。抵达丹地的当天晚上,他们一齐面对大海,禁食祈褥。第二天清晨,老者带领信徒,先用海水沐浴。然后在海滩上支起大锅。老者亲自用桶取水,灌满大铁锅。又捡来干枯的树枝,燃起大火,烧水煮盐。海滩上,成千上万的信徒们,也模仿老者,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这个戴眼镜的老者,就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倡导者甘地。他领导的从阿默达巴德到丹地的300公里徒步行军,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食盐进军。甘地和他的信徒们想用自煮食盐的办法,抵制英印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进而号召印度人民抵制一切英货,不与英印殖民政府合作,以便实现民族独立。
甘地全名叫莫罕达斯·达拉姆昌德·甘地。1868年,甘地诞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达城。祖父和父亲曾是一个小土邦的宰相,也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自小受印度文化熏陶,酷爱印度民族文化,同时也受到印度教中有关“非暴力”、“自制”、“宽容”、“以德报怨”等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甘地远渡重洋,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考进伦敦大学,主攻法学。在英国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克制”最高尚的宗教结论。这一宗教结论后来又演变为政治上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1893年,大学毕业不久,甘地受聘为一家印度公司的法律顾问,到南非任职。在南非期间,他目睹了白人殖民者如何歧视印度人的种种劣行,感触颇深。甘地虽然受过全套英式教育,西装革履。讲一口标准牛津英语,仍然受到歧视。白种人不允许他与白人同坐头等车厢,不允许他进有白人的茶座。有一次他依据英国法律,依法力争,竟被白人痛打了一顿。这使他萌生了反对白人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志向。
旅居南非期间,甘地深入印度侨民当中,创办学校,出版刊物,开展反种族歧视斗争。1906年,甘地组织旅居南非的印度人组织“萨提亚格拉哈同盟”,开展了早期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采用请愿、罢工、绝食、集会等方式,与当局斗争,声名卓著。南非殖民当局对他恨之入骨,几次将他关进监狱。但甘地从不屈服,每关一次监狱,甘地的斗志就高涨一分。在旅居南非的二十多年期间,甘地形成了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体系:即用罢工、请愿、绝食等非暴力手段,与殖民当局斗争,争取合法权益,最终达到民族自治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把在南非积累的斗争经验和形成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带回印度,脱下皮鞋、西装,穿上土布衣衫,深入群众,宣传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并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在这期间,甘地成功地领导过孟买农民的抗税斗争。还领导阿麦达巴德纺织工人按照非暴力不合作路线,坚持罢工 21工,后来又使罢工转化为绝食,迫使工厂主接受了为工人增加工资的斗争要求。经过这些斗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国大党发展成为拥有1千万党员的大政党,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甘地也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最高领袖和“圣雄”。
1919年,甘地利用印度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机会,发动了第一次全印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930年,甘地又利用资本主义发动经济大危机的机会,以反对英印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为契机,发起声势浩大的食盐进军,掀起了全印规模的第二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领导下,印度人民纷纷起来罢工、罢课、罢市,示威游行,要求殖民当局废除食盐专营,限制从英国进口纺织品。但是,英印殖民当局却以暴力作答,先后拘捕了参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6万积极分子,甘地锒铛入狱,被殖民者拘捕。食盐进军和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也遭到失败。虽然如此,甘地的斗争精神,却鼓舞印度人民坚持反英斗争。1947年,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对印度的统治权,印度获得独立。甘地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