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雨俱乐部加入:温州的地理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9 07:07:11
回答地理位置 面积 人口 气候 行政中心和交通概况
谢谢了

◎全市面积
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市下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和瑞安、乐清2市及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共设镇119个,乡143个,街道办事处30个。

◎人口
200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46.1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37.1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0‰。

◎地貌
温州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呈梯形倾斜,绵亘有洞宫、括苍、雁荡诸山脉。泰顺的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可分为西部中低山区,中部低山丘陵盆地区,东部平原滩涂区和沿海岛屿区。

◎海岸
温州海域辽阔,岸线绵长曲折,从乐清湖雾至苍南云亭共355公里,形成磐石、乐清湾等天然良港。

◎滩涂
温州有沿海滩涂约80万亩。

◎海洋
温州是海洋大市。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沿海滩涂养殖面积达6.5万公顷,养殖蛏、蚶、蛎、虾、蟹、蛤等。南麂列岛有贝、藻类490余种,为国家级海洋型自然保护区。沿海主要渔场有洞头、北麂、南麂、乐清湾等,鱼类有带鱼、黄鱼、鳗鱼、鲳鱼、马蛟、鳓鱼、钙鱼等370余种。

◎水文
温州境内较大的水系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均由西向东注入东海。东部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大小河流有150余条。据水利部门估算,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41.13亿立方米。

◎气候

东部沿海地带草长鹭飞

温州以气候温和而得名,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约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8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75~280天。

◎矿产
矿产资源中金属矿有锌、铜、铝、锰、锡、钼、银、铁等30余种;非金属矿有明矾石、利石、叶腊石、高岭土、萤石、石英岩、花岗岩等,其中明矾石矿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有“世界矾都”之称;花岗岩储量及产品质量、花色品种均居全国前列。

◎交通

公路
全国高速公路主干线同三线沿海大通道(黑龙江同山市至海南三亚市)贯穿温州全境。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将于2005年贯通,绍兴诸暨-温州永嘉的高速公路已于2004年年底动工建设。2004年年底温州公路总里程54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2公里,一级公路155公里,二、三级公路1220公里。全市通公路行政村4857个,通车率81.6%。

铁路
已经建成的金温铁路和已经开工建设的温福铁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甬温铁路,构成了温州纵横交叉的铁路网。其中金温铁路最大的客运站温州站已成为日均到发旅客2万人次以上的铁路一等站。金温铁路最大的货运站温州西站年货物吞吐量达400多万吨。

海运
温州港是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目前拥有市区老港区、杨府山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等四大港区。已经开工建设的状元岙港区围垦工程总投资约为11亿元。状元岙深水港区岸线总长达到4.8公里,拥有17个深水泊位,将形成每年300万标准集装箱及4000万吨货物的吞吐能力。进港航道自然水深达15米,可靠泊10万吨级的船舶,运卸第二代集装箱。港区建成后,将以国际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海运为重点,打通温州通向国际市场的海上通道。

民航
民航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瓯江口南岸,距市中心24公里,净空条件良好,为4D级机场,可满足B767、A300以下机型起降。累计开通国内和香港地区航线64条,开通航线城市有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成都、海口、重庆、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内大城市。2004年全年保障飞机安全起降3.02万架次,旅客吞吐量24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

◎通讯

电信
2004年年末,温州拥有固定电话交换设备容量417.22万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19.33万户;拥有移动电话用户407.25万户。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148.5部/百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89.4部/百户。

互联网
2004年年末,温州互联网注册用户69.62万户,其中宽带用户42.41万户,互联网非注册用户8.64万户。

温州市简介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浙南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濒东海,南与福建毗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92.4万,除汉族外,有畲、回、满、苗等24个少数民族。

行政中心鹿城区 有金温铁路 和飞机场 还有瓯江港口轮渡

温州古称“瓯”,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瓯人繁衍生息。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建东瓯国,封越王勾践第七世孙驺摇为东海王,世称东瓯王,国都在今温州市区。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立温州后,区域范围和名称才开始稳定。南宋时温州在农业、造船、采矿等方面发展很快,并成为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此后温州一直为历代路、府所处。
由于土地肥沃,山海兼利,温州物产十分丰富。已发现矿藏有铅、锌、锡等40多种,探明大小矿点300多处,明矾石储量达2.2亿吨,有“世界矾都”之称。东部平原盛产稻谷、小麦、油菜、糖蔗等,还出产瓯海丁岙的杨梅,苍南马站的四季柚、永嘉东皋的柿子、乐清雁荡山的寻梨等多种传统名果。温州有名的水产品有大小黄鱼、墨鱼、鲳鱼、鳗鱼、梭子蟹、凤尾鱼等。此外,还有泰顺的“承天雪龙”、永嘉的“乌中早”、乐清的“餍荡毛峰”等珍品名茶,多年来中外驰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本地实际相结合,发扬“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精神,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其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经济从家庭工业起步,放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经济总量问题,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格局;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以后,以资金、人才、技术为纽带,引导家庭工业走向股份合作,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发挥了“小资本、大辐射”的效应;第三阶段是1992年以后,在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开展了以全面提高经济质量为核心的第二次创业,全市的改革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营造了“小区域、大发展”的态势。
从1978年至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732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1550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5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3.5元增加到4065元。1997年,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2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列第67位(在地市级城市中列第31位),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价汇率折算为1030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4%,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面向21世纪的温州,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实现产业高级化和经济增长集约化,努力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努力造就一代高素质的现代化新人。到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争取在“八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突破1万元,在全国提前实现小康;到2010年率先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浙江南部的经济、金融、交通、文化、科技中心和经济持续繁荣、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安康的较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