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槽布线容量:作为右边锋怎样训练提高球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4:44:41
业余的

多练习速度,尤其是短程加速跑,(而且要反向来回),另外训练大腿肌肉(去训练房),多练习下底传中(边锋最主要的价值)

多练习速度,传中.
这两点对于一个边锋要求比较高.再有就是爆发力,可以提高转身突然加速启动的能力.

他的名字很普通,但每逢提起中国足球,大家都会很自然想起他。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广明”三个字始终与中国足球联系在一起。

他的球技至今仍令许多人津津乐道,但球迷对他18年前因伤退出中国足球也依然是耿耿于怀。事实上,最近的20年,古广明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足球。

新快报记者刘勇

1、遗憾刻骨铭心

尽管古广明刻意地在记者面前保持自若,但内心深处的遗憾在那一刻还是无法掩盖,因为他那刚毅的眼神在那瞬间出现了明显的游离。

雨后的广州,大街两旁尚余的些许积水像面镜子映照着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偶尔一阵凉风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泥土的腥味,少了一份呛鼻的汽车尾气,行人倍感清新。

有“泥鳅”之称的古广明显示出敏捷的身手,为避免迎面而来的车辆溅起的水花,只见他提早侧身避过积水,接着巧妙地闪开到了水花难以溅到的地方。古广明转过身看了看,脸上露出了笑容,似乎对自己刚才的“躲、闪”动作颇为满意。

这样的动作对古仔(古广明的昵称)而言,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他透露,自己小时候的“耍球”不知重复了多少遍刚才那样的动作。“我们小时候就在街头、广场等地方踢球,只要你能耍,能带球过人,过得越多就算你厉害,当时没有什么技术可言。现在想起来,什么‘闪、跳、腾、挪’简直就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

正是在那时,古仔已经展露了非同一般的足球天赋。他8岁开始踢球,16岁就入选了国家青年队,19岁成为了国家队队员。进入国家队后,古仔凭借出色的技术很快成为了队中的主力。这一切来得那么自然和顺利。

天意弄人,在古仔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他遇到了两件毕生的憾事。其中,当年由容志行、迟尚斌、古广明等人组成的国家队在一只脚已迈入西班牙世界杯门槛里的时候,被沙特人无耻地戏弄了一番,结果中国队无缘世界杯。1985年,古仔和队友们再次冲击世界杯,然而“5.19”的惨败使古仔再度与世界杯擦肩而过。然而噩梦远没有停止,事隔三个月后古仔竟然遭受了“断腿”之伤。“那是1985年的8月,我在一场比赛中被人踢断了右腿,右腿胫骨骨折。当时,我真有一切都完了的念头,觉得自己从此真的就不能再踢球了。”

一个足球运动员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参加世界杯,虽然两次与世界杯无缘,但古仔当时的希望并没有完全破灭,因为他还年轻,还可以参加下届世界杯。不过,“断腿”之伤导致他不得不忍痛提早退出了国家队。那一年,古广明只有26岁。

古仔说起这段往事时,尽管他刻意地在记者面前保持自若,但内心深处的遗憾在那一刻还是无法掩盖,因为他那刚毅的眼神在那瞬间出现了明显的游离。

2、第二个春天

正当古仔准备到德国攻读科隆体育学院时,一位旅德华侨的热情帮助让古仔迎来了足球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断了腿意味着不能再踢球,肉体上的痛苦折磨着古仔,但最令他难受的是精神上的负担。古仔回忆说,受伤后自己曾一度心情很灰暗,是球迷的关爱和上级的关怀才使自己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我当时不知道自己能否再踢球,考虑到西德足球水平较高,而且有著名的科隆体育学院,于是我申请出去德国科隆读书。”

不过,在那个年代申请出国远不如现在这样方便和容易,尤其是当时已经成名的古广明,因为他属于“国有资产”。几番周折之下,当时广东省体委的魏振兰、董良田两位领导为古仔上下游说,终于征得国家体委的同意和国家队的许可,最后由当时广东省副省长王屏山亲自首肯,才算完成审批手续。1986年3月,古广明终于坐上了飞往西德的飞机。

古仔在德国第一个落脚点是科布伦茨市,在一位来自香港的陈姓华侨的安排下,古仔进入了一支叫TUS的业余球队。古仔说,在TUS队的半年时间主要就是恢复训练。人生地不熟,自己天天一个人在苦练力量、跑步和爬山。

命运和古仔开了个玩笑。抵德半年后,古仔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随之而来的不是其所追求的校园生活,而是再次回到了绿茵场。当时,曾经率领曼海姆队来华参加“长城杯”赛时就已经看上古仔的施拉普纳极力邀请古仔加盟他执教的西德乙级球队(相当于现在的德乙)达木尔斯塔(Darmstadt)队。“现在想起来会有点好笑,本来出去想读书,结果书没有读成,反而重新踢上了球。当年在德国,包括生活、熟悉球队的踢法、风格以及到打主力位置等等都是重新开始。”

古仔说德国人做事相当严谨,他到现在仍记得当初一位德国教练对自己说过的话。这教练对古仔说在比赛、训练中根本没有朋友情分可言。这句话一直督促着古仔在德国的训练和比赛。自加盟达木尔斯塔队后,古仔继续打主力右边锋,并将主力位置保持了7年之久,从1987年到1993年,直到施拉普纳1993年邀请他回中国执教。

由于古仔的出色表现,著名的“宝马”车厂赞助了古仔一辆“宝马”车,而且每年还可以更新一款新车。另外,当年古广明返回广州探亲时,当时西德最大电视台之一———德国第二电视台还专门派出一支摄制队跟随古仔从广州、香港一路拍回德国,并在黄金时间播放了专题片,在德国当地轰动一时。7年的德国生活不仅使古仔在球场重塑辉煌,而且还使他成为继日本球星奥寺康彦和韩国球星车范根之后,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在欧洲职业联赛最成功的亚洲球员。与此同时,古仔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位踢欧洲职业联赛的球员,也是到目前为止在欧洲职业联赛效力时间最长的中国球员。

3、离不开足球

从1993年的国家队助教,到1995年的广州松日俱乐部总经理,再到1998年的古广明足球学校校长,兜兜转转,古仔这些年还是难以离开足球。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经历,譬如万人迷贝克汉姆因为有一位爱出风头的辣妹,为了不节外生枝小贝虽然身处奢华生活但又不得不保持低调。

巅峰时期的挫折让年轻的古广明心有不甘,从1985年至1993年,古仔先后经历了断腿、康复、重返赛场、再度辉煌、挂靴等一系列的转变,1993年至今,古仔又先后出任过国家队助理教练、松日俱乐部总经理和足球学校校长,18年的兜兜转转,古广明始终与足球联系在一起。用他的话说,足球是自己的老本行,不干足球能干嘛?

国内很多地方的足校都因经营问题而面临诸多困难,而古广明的足校属于私人投资性质。因此对于这一点,古仔也深有体会,他承认搞足校是一项非常大的投入。“主要还是利用队员的学费去维持足校的正常运作,我们主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与其他一些足校有区别,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是量入为出,看菜吃饭,不存在经营上的困难。”

据古仔介绍,他的足校采取欧洲“开放式”足校的管理模式,队员文化课挂靠在当地的公立学校,训练一般都是在下午等队员上完课后才开始训练,保证队员的文化素质;另外他每年都坚持带队员到欧洲打打比赛,增长一下见识。“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小孩的选择也多,不像我们那个年代除了足球就是足球,现在整个踢球的氛围不如10多年前,足球人口锐减。另外,我们国家对青少年的培养除了力度要加强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足球教练的素质一定要提高,要注重吸纳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模式。”结合自己多年踢球的经验和见闻,古仔直指目前国内青少年球员培养的不足之处。“足球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我的兴趣,现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培养出一些好的苗子和尖子球员。”古仔说这话时似乎有意将语调压低。在他看来,如果能看到自己一手培养的弟子早日出人头地将是一件赏心乐事,不需要广而告之。据悉,古广明去年初已经保送了3名球员(U14)前往德国柏林联盟俱乐部踢球。

4、家庭

从与当年的女友现在的太太一见钟情,到成立家庭,到抚养一儿一女,古广明的感情生活一帆风顺。如今古仔14的儿子开始继承父业接受足球专业训练……

当年古广明前往德国疗伤,相识了8年的女朋友也随后申请前往德国陪同,并最终成为他的太太。说起自己的太太,古仔脸上欣慰的表情已经将他内心那份对太太的敬意告诉了记者。他透露,认识太太属于一见钟情。“1979年,我随国家队入住广州的东方宾馆。当时我见到在东方宾馆某旅游机构上班的她,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后来我问她,她说她当时也有这样的感觉。”

见面时的一见钟情很快就让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开始了长达8年的爱情长跑。1986年夏天,古仔的女朋友也申请到了德国,陪伴正在恢复的古广明。古广明说,有了女朋友的悉心照顾,自己当年的伤恢复得很快。不久,两人在德国完婚。“我太太完全不懂足球,对足球一点也不感兴趣。不过,我看球的时候她也会在一边凑热闹。”古仔表示,太太十分支持自己的事业。1993年,古仔要返回中国协助施拉普纳执教国家队,太太坚决支持他回国,而她自己一个人则留在了德国既要工作又要照顾6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现在,古广明的家人都生活在德国。

儿子Gerhard今年已经14岁,在读书之余也加盟了父亲当年效力过的业余俱乐部,接受专业足球训练。古仔表示,目前的德国足球训练氛围、条件、师资等方面都要比国内好。不过,他对儿子的将来则采取了宽松的态度:“从他目前踢球的水平看,多多少少有一些遗传基因,不过能不能成材主要还是要靠他自己,逼他没有用。”

古广明

出生日期:1959年1月31日

国脚经历:1978年至1985年,国家队著名右边锋

曾效力球队:广东队、中国国家队、德国达木尔斯塔队

主要荣誉:1980年,全国运动健将;1984年,第8届亚洲杯亚军;1985年,入选亚足联组织的“亚洲全明星队”;1980年至1983年,连续四年入选全国足球最佳阵容;1986年,全国最受球迷喜爱的国脚。

记者手记

先行者

刘勇

事有凑巧,当我上周准备采访古广明时,突然有消息说古广明与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杨晨转会一事”有关联。当时我想,这极有可能是一种炒作,也有可能是我这次专访的“一箭双雕”的收获。结果,古仔矢口否认他与“杨晨转会一事”有关联。

虽然古仔否认,但他最近确实比较忙。记者与之约时间采访,几次更改时间才最终确定见面时间和地点。有消息说,古仔有意将足校搬到三水(“古广明足球学校”目前已经搬离了先前的所在地—天鹿湖山庄附近———编者注),而健力宝集团正在兴建的足球基地目前正在三水加紧施工———两者是否有联系还是巧合?或许再过一段时间,这事自然会水落石出。

这只是本次采访的一个小序曲,但无论怎么说,古广明的名字始终与中国足球联系在一起。

当年他在国家队的精湛表现至今仍有大批球迷津津乐道;1993年,国家队首次引进外籍教练,古广明又重新回到了中国足球。现在,他仍旧活跃在中国球坛,只不过是角色发生了转变,由10多年前的台前转到了现在的幕后。

古广明的故事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国脚生活的一个缩影。当年,容志行、迟尚斌、古广明、沈祥福、黄向东等一大批80年代初著名国脚曾经无限接近过世界杯的决赛圈,但最终功亏一篑,他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国、当教练、转入机关单位、下海经商,他们所做的工作或多或少都继续与中国足球保持着联系。在这些人当中,古广明的经历无疑更加备受人关注。毕竟,他是我国第一位涉足欧洲职业联赛的球员。

作为留洋的先行者,古仔表示语言并不是最大的障碍,因为足球语言是共通的。他认为中国现役球员出国踢球,除了提高球技外,重要的还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他在接受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在外国踢职业球的球员十分注重自己身体,在训练、比赛中全力以赴,说白了就是要靠实力说话。如果一球员在训练中状态不佳,出现多次的失误,教练会立即换人,几个月若仍无法适应则很快会遭到淘汰。古仔希望,现役国脚到国外踢球要迅速融入当地职业足球的氛围,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很好地投入训练和比赛。

或许是古仔真正看到了中国足球的落后,他从1998年起就私人投资兴建了一间足校。这些年,古广明一直在默默耕耘,正如他对记者所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培养出一些好的苗子和尖子球员。古仔指出,虽然欧洲的职业俱乐部对一线队的成绩非常重视,但这些俱乐部对二、三、四线的梯队建设亦相当重视,各项投入和设备都十分完善。这一点,国内还有大段距离需要急起直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古仔的见解不一定全部都正确,但这是他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对中国足球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古仔:希望祥福好运

新快报记者刘勇

古广明和沈祥福是当年国家队两大著名边锋,20年后,两人虽然天隔一方,但古仔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还是向昔日的队友表达了诚心的祝愿。

1980年6月至1982年期间,当年苏永舜率领的国家队采取“4-3-3”阵型,战术思想是稳控中场,两翼齐飞。此间在锋线上位置比较固定的是右边锋古广明,然而苏永舜指导要寻找一位能与古广明相呼应的左边锋。他曾经对杨玉敏委以重任,杨玉敏百米11秒2的超凡速度曾经是中国队在世界杯预赛的小组决赛中4∶2反胜朝鲜队的杀手锏,可惜杨玉敏的状态有点飘忽不定,最终苏永舜指导把这个位置交给了发挥稳定、得分能力较强的沈祥福。古仔和祥子两人各具特点,在左右两个边路的进攻遥相呼应,至今仍有不少球迷对当年“古—沈”两翼的精彩表现记忆犹新。

20年后,昔日的队友祥子正率领国奥队在昆明积极备战,准备冲击明年的奥运会。古仔表示:“足球是以成绩论英雄,现在很难评价国奥队的前景,不过,我希望祥福能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