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五虎将怎么出:词牌名,曲牌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3:47:22
我们学文言诗词的时候经常有些诗词有什么词牌名什么的!可老师只是这么说又说没什么实际意义?那为什么有的看起来又挺有味道,象个标题什么的呢!
到底这东西是怎么按要求弄的呢?到底有没有意义呢?!谢谢大家
只要简要说说什么意思就OK
别那么长篇大论的反而不明白呢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刚刚接触词的时候很多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一首词的标题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前面的一部分“沁园春”被称为词牌名,从字面上几乎看不出和词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而后一部分“雪”才和词的主旨有一定的关联。那么词的标题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大致搞清楚什么是词以及什么是词牌名。

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从词的许多别名可以窥见词与诗及音乐的不解之缘。事实上,对于词的具体来源各家学说解释不尽相同,有人认为词是乐府民歌的变种,有人认为词是唐代律诗、绝句的后裔。无论学界如何争论,词由俗到雅,由民间步入文坛的发展历程是不可否认的。这就可以肯定,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间歌谣及当时盛极一时的律诗、绝句的影响。 就如诗最初是合乐而歌一样,词在发展初期也是配乐演唱的。填词一般是按照某种曲调的乐谱填制歌词。而曲调的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就叫做“词牌”,也叫“词调”。在唐宋时代,词牌名有许多来源,有的来自西域音乐,有的是乐工歌妓或词人自创的。例如《菩萨蛮》词调的由来,传说是由于唐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了一些个美貌的女子,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象菩萨,因此教坊谱成了《菩萨蛮曲》。后人依这个曲子填的词很多,如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等等。既然填词须合音律,可以想见,唐宋时期,填词的文人大都精通音律,像我们熟悉的柳永,李清照等人,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曾经自创了许多婉而动听的曲调,难怪他们的词作至今读来犹有回肠荡气,余音绕梁的音乐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词的格律逐步成熟,格式也逐渐固定下来,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并且各不相同。依据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前人将词分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人主张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人主张62字以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这和我们今人的歌曲分几段来唱有点相似,不过古人填词时更加灵活罢了。

词的格式和格律的规范化就使得许多文人可以渐渐脱离乐谱而仅依照某个词牌所形成的固定的格律来填词,从而使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堪与诗媲美的文学形式。

那么词的词牌名和词的题旨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懂点音乐的朋友都知道,一首乐曲一旦谱成,它的基调就基本定型了,或激昂,或舒缓,或柔婉。填词的道理也是一样。无论你要抒情还是状物,你都无法改变词牌本身的节奏和韵律。所以,词人在填词之前,一定得选择与自己表情达意相一致的曲调(即词牌)。这样说来,一首好词,无论词牌名和词的内容有无关联,词牌所蕴育的意趣和情调与词人的感情和心境肯定是一直致的。比如,有学者研究发现,小令《浪淘沙》音调激越,用之怀古抚今,最为适当。《烷溪沙》与《蝶恋花》则音节和婉,宜写情,亦宜写景。可见,古代词人欲填词,必先将许多词牌的韵律风格烂熟于胸,不然的话,肯定会使写出的词滞塞难读,贻笑大方。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有许多精通音律的词人,他们或者自创新词,或者因循词牌的本义填词,这就使得许许多多的词词牌名就是词的题目。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是咏渔夫生活的,温庭筠的《更漏子》是咏春夜闺情的等等。这种情况下词人通常在词牌下注明“本意”二字,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绝大多数情况下,词牌名和词的题旨没有任何联系。这时,作者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唐人之词,必缘题作曲,故词旨多与调名相符,宋人因调填词,词旨多与题不合”。可见,越到后来,词牌和词题的关系越疏远。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不过,无论词调和词的内容如何疏远,文情和曲情不和谐的,肯定不是好词。

简单解释就是:所谓词牌和曲牌名跟词诗本身内容无关,而是规定该词每阕(或叫每片,曲不分阕)有几句,每句几个字,句尾押什么韵这些。可以看一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和郦山怀古)帮助理解。而真正与词曲内容有关的是词题和曲题。

给你找了个答案,虽然很长,但估计你如能看完就可以看懂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关于词牌的来历.主要有下面6种情况:

1.来自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宫廷。词刚兴起时.曲调大多来自民间。唐、宋两代,民间谱制的相当多,有些曲调为文人所爱好,因而据以填制新词,后来就得到了广泛流传,例如唐代的《竹枝》和《杨柳枝》,原来就是长江中上游一带的民间歌曲,后来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从中汲取了营养,据以谱写了不少的新词。

2.摘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由于苏轼的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取自原词的题目。有些词牌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大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间景况.《抛球乐》咏的是抛球,《踏歌词》咏的是舞蹈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里的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4.取自乐府。汉武帝时.曾委派擅长音乐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把制作乐曲规定为乐府的任务之一。此后,唐、宋两代也都设有类似的音乐机构,专门整理古乐和创制新曲。这些新曲后来有不少都成了词牌。例如《并蒂芙蓉》《黄河清》《寿星明》《舜韶新》等就是由此而来。

5.来自外域或边地。汉唐两代,西域和边地的音乐不断传入内地,那些地方的某些曲调也随之到处流行,有的就被采用为词调。来自外域的、最著名的如《菩萨蛮》,据唐代以至明代一些文人的考证.尽管说法有所不同,但都肯定这个词牌来自西域。又如唐代最有名的《霓裳羽衣曲》,也是吸收了从西北传入的印度《婆罗门》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来自边地的曲调,如《凉州》《六州歌头》《八声甘州》等。凉州、甘州都是唐代边地的州名,这些地区,的曲调传入内地,后来也被采为词牌的名称。

6.诗人自度或自制。唐宋两代,不少词人通晓音律乐理,能自己创制词调。例如宋代词人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既是词人,又是音乐家,他们的词集中就有不少自制新调。词人自制的词调(词牌),叫做“自度曲”或“自制曲”,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往往在词牌下面加注“自度曲”字样,或加小序。如姜夔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卷四中的《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石湖仙》等十七调,都自注为“自制曲”,而且都分别注明宫调.旁边填有“工尺谱”——是惟一完整的宋代乐谱。

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

元曲与宋词不同,很多元曲可以根据需要加衬词,甚至加句子。所以没有谱子时拿着不同作者的同一名称的小令便会发现字数参差不齐,句子多少不一。不过有些衬字是极明显的,如王实甫的《[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棉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搂带宽三寸。

这里前面的小令《十二月》共六句,依谱通常都是四字句。而王实甫在每个四字句上全加了三个衬字,读起来比单纯的四字句活多了,何况唱的时候?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评此曲“对偶、音律、平仄、语句皆妙。”后面的《尧民歌》共七句,合在一起写的叫《带过曲》,当然何种可带何种不可带以及谁与谁带,自有严格的规定。

下面是我前次用过的两个曲谱(另一个《小桃红》没谱,是依前人画的“葫芦”。)《喜春来》和《乾荷叶》:

【喜春来】小令兼用。又名[喜春风]、[阳春曲]、[喜春儿]。亦入[正宫]。

◎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 △

元好问的《春宴》被认为是这首小令的正格,其曲词如下:

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

这首小令按律应通首押韵,但我填这首小令时找不到第四句一定要押上声韵的字,又为了不损全首的意气,故用了一个“鼓”字。“鼓”字现代音与通首的曲韵读起来差不多,但严格说算出律了——它不在这个韵部里。特此说明一下,免得变成“教输先生”。

【干荷叶】小令用。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此调[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去。
▲ △ △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
△ △ △ △

这是一首来自民间小调的小令散曲曲牌,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无曲可唱,所以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于是词作者为之填词,曲作者精细加工,遂成了“元曲”这枝咱古代文化艺术史上的奇葩。民间小调这个方向的突破,也可以说是“元曲”成其为“元曲”的一个根基式的过程。所以前人讲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举一首元人刘秉忠的《乾荷叶》以为范例:

乾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雨,寂寞在秋千上。

http://club.dayoo.com/read.dy?b=manuscript&t=588039&i=588039&p=1

据今人李昌集考证,今存元曲曲牌来源有三:

1、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其中直接源于唐曲者有5;直接源于唐宋词者有32,而此类多为唐之教坊曲,后沿为唐宋词牌;源于宋词者25,其中格律与词同或近似者十余只,余者或为宋词孤调,或与词之格律大异,由此亦可见曲子非源于词;源于诸宫调者26;与上诸文体皆渊源者25。

2、源于宋杂剧(此杂剧非元杂剧,乃杂技、相扑、小歌舞等杂艺之总谓。而元“杂剧”乃是对元朝兴起之戏剧专指。)教坊舞曲、宋杂曲、金院本。

3、北曲本生曲牌。此类曲牌约有60%,中有北胡俚曲若《阿纳忽》《六国朝》等,有北民俗曲若《山坡羊》《穷河西》等。另有源自军乐、酒曲、佛曲等。

自此观之,唐曲一分而三,一入宋词,一入教坊若宋大曲、宋杂剧、诸宫诸、金院本,一入民间若《敦煌词》等文风者,暗流于闾巷,绵延不衰,由宋而入金元。至元,一种杂唐宋大曲、宋词、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北胡俚曲、北民俗曲为一体之“俗乐”——元曲,横空出世。

这是一首来自民间小调的小令散曲曲牌,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无曲可唱,所以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于是词作... ... 3、北曲本生曲牌。此类曲牌约有60%,中有北胡俚曲若《阿纳忽》《六国朝》等,有北民俗曲若《山坡羊》《穷河西》

词有词牌名,也有题目,词又称长短句